莱布尼兹《單子論》中文翻譯/註釋 1

第一部分·單純實體(第 1節—— 第 9節)

1 The Monad, of which we shall here speak, is nothing but a simple substance, which enters into compounds. By 『simple』 is meant 『without parts.』 (Theod. 10.)

我們這裡所要談論的「單子」,不是別的而是構成複合物的單純實體,「單純」指的是「沒有部分」。(參見《神正論》第10節)

2 And there must be simple substances, since there are compounds; for a compound is nothing but a collection or aggregatum of simple things.

一定存在著單純實體,因為有複合物存在;複合物只是單純物的集合或堆積。


3 Now where there are no parts, there can be neither extension nor form [figure] nor divisibility. These Monads are the real atoms of nature and, in a word, the elements of things.

在沒有部分的地方,不可能有廣延、形狀和可分性。這些單子是自然的真正的原子,即事物的元素。

解釋:「實體」是西方哲學傳統中的核心概念,其基本含義是指,在事物變動不居的現象後面有一個不變的東西。萊布尼茨的實體概念強調「沒有部分」的「單純性」,即不具有量的規定性(廣延、形狀和可分性等),這是對早期近代哲學建立在機械力學基礎上的物質實體學說(物質是廣延或物質是原子)的批判,表現出了萊布尼茨對古代哲學的尊重和繼承。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節中的「復合物只是單純物的集合或堆積」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字面上的,即單子堆積在一起就構成了物質。但不佔空間的單子如何能夠堆積成佔有空間的物質呢?而且這樣一來,實體與現象的關系就成了堆積與被堆積的量的差別,這顯然是違背萊布尼茨哲學思想的。第二種解釋是唯心論的,指單子以某種方式構造出了物質,具體內容有點複雜,將在後面論述(第61節的解釋)。

單子(monad)一詞源於希臘文monas, 意指「個體」(unity)或「一」。在近代,吉歐達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亨利·摩爾(Henry More)、安妮·康韋(Anne Conway)、赫爾蒙特(F.M.von Helmont)也使用了這一術語。萊布尼茨的單子概念曾受到安妮·康韋和赫爾蒙特的直接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哲學家的單子往往指作為自然的基本要素的物理-心理統一體,萊布尼茨1690年首次使用單子概念時也是指這一意義,即由心靈和身體構成的單個的生命體,萊氏本人將之類比為亞里斯多德的形式-質料實體觀。但最遲在1695年的《新系統》中萊氏拋棄了這種亞里斯多德主義,認為真正的實體或單子只能是非廣延的精神,這標志著萊布尼茨哲學思想的真正定型和成熟,並在1714年的《單子論》中得到了最清楚的表達。

5.No dissolution of these elements need be feared, and there is no conceivable way in which a simple substance can be destroyed by natural means. (Theod. 89.)

不必擔心這些元素會消亡,因為不可想象單純實體會以自然的方式而被毀滅。(參見《神正論》第89節)


5.For the same reason there is no conceivable way in which a simple substance can come into being by natural means, since it cannot be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parts [composition]. 

同理,不可想像單純實體會以自然的方式而被產生,因為它不是由部分的組合而構成的。

6.Thus it may be said that a Monad can only come into being or come to an end all at once; that is to say, it can come into being only by creation and come to an end only by annihilation, while that which is compound comes into being or comes to an end by parts.

因而可以說,單子只能突然地產生或消亡;也就是說,它只能通過創造而產生,通過毀滅而消亡,而復合物則部分地產生或消亡。

解釋:所謂「以自然的方式」,即通過量的變化或部分的變化的方式,既然單子是沒有部分的單純實體,不具有量的規定性,單子就不能以自然的方式產生或消亡,只能由於上帝的超自然的奇跡而產生或消亡。以此,萊布尼茨將近代科學的量的分析限制在現象領域,而將本體界保留給哲學和宗教。

(莱布尼兹《單子論》,桑靖宇翻譯/註釋;The Monadology (1714)by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English edition translated by Robert Latta (1898);  中文翻譯/註釋:桑靖宇( 2008年初),原見:百度文庫)

中文翻譯/註釋:桑靖宇,男,1971年生,江西九江人。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1994年畢業於湖北大學政治教育系。199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獲西方哲學碩士學位。1998——2001年為武漢大學哲學系博士生,獲得西方哲學博士學位。2001年留武漢大學任教。2003年晉升為副教授,2008——2009年,為美國Baylor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2009年晉升為教授,2010年取得博士生導師資格,同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現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萊布尼茨研究中心成員,湖北省宗教研究會成員,中西比較哲學國際協會(ISCWP)成員。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