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開·史詩:詩性的歷史敘事及其認同功能 中

換而言之,史詩之所以凌駕於歷史之上,並非因為史詩對歷史事件加以真實再現,而是因為它能夠對顯現普遍理念的人物和故事加以藝術再現,對操縱現實世界的各種法則進行真切的再現。史詩中的英雄是符合理念本質的具體形象,具有泛化式的普遍性,他們的言行符合特定民族對於某種人物類型的理想美德的想像,而且由於遵循可然或必然的法則而表現出一致性和普遍性。

嚴格意義上講,史詩並非為對具體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真實記錄,並非忠實於事實之真,而是忠實於自身的演述傳統,講述的歷史與已確實發生的事件在真實性、可信性與權威性上有著一定的距離。蒙古史詩中的英雄和故事便難以在真實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中找到某種程度上的對應關係。「今天我們所見的蒙古史詩中,有哪位歷史上真實人物的影子?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從拔都汗到蒙哥汗,哪位驍勇善戰的歷史人物在史詩中得到了描述?哪個真實城堡的攻克、哪個曾有國度的征服、哪次偉大的勝利或悲壯的失敗,在蒙古史詩中得到過敘述?完全看不到蹤跡。史乘說成吉思汗『帝深沉有大略,滅國四十』,可見當時戰爭的頻仍和慘烈。黑格爾說戰爭是英雄史詩最合適的土壤,蒙古史詩為何卻刻意不記載蒙古人的戰爭歷程,不歌頌他們名揚四海、威震天下的梟雄呢?不僅正面的英雄被隱去了,連史詩英雄的對立面也被刻意地抽象化和符號化了,成了長著多個腦袋的惡魔『蟒古思』,歷史上曾經敵對和沖突的族群和國度,都消解不見了,沒有了具體的指向。」

誠然,史詩或多或少都會以某個歷史事件為背景展開故事,其主人公或為神祇或為半人半神的英雄,他們都直接或間接地附著某些歷史人物的影子。但是史詩演述的內容大多是非歷史性的、虛構的,建構的是一種美或善的世界,充斥著許多超乎現實,充滿神話色彩的要素。以此而言,史詩中的歷史是詩性的歷史,而非執著於追求某種歷史的真實,使用各種語言藝術和修辭所渲染的歷史敘事也是詩性的,包含著更多不能用來建構歷史的虛構成分。從演述史詩的歌手而言,他在遵循史詩演述傳統的基礎上,能夠較為自由地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靈活的藝術處理。他可能將發生不同時間的歷史事件糅合在某一個特定的故事里,甚或創造和虛構一些人物,使故事情節更加連貫,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意義。在長期的口頭創編、演述和流布的過程中,史詩消化和吸納不同歷史時期發生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這使得史詩具有將不同歷史時期發生各種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有機地交織在一起形成的複雜性,也具有了歷史的繼承性和不同歷史時期發生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層累在一起形成的多種特性層。但是,也不能排除歌手遺漏或忘記了原先已經消化和吸納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可能。歌手演述的是一個傳統故事,他不是在創造故事,也不是在講述歷史,而是對傳統故事的重新創作。因為他必須遵循的並非歷史事實,而是在重新演述史詩傳統中的神話,是對一個傳統故事的重述。


(中國民俗學網 2022-12-28)

Views: 2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