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暉〈空間、地方感與戀地情結的文學抒寫〉(6)

其實,在文學世界中,地方依戀往往通過「思鄉主題」、「家園情結」和「愛國主題」呈現出來,由此表達作者對家鄉、對國土的認同感和歸屬之心。就成長地域而言,家鄉是一個人實實在在的成長地域,有具體性和可指性的地理內涵;國家也是一個人的成長空間,但作為地域空間具有更多的抽象色彩和普泛意義。

當一個人被問及「你是哪里人」時,假若他身處國內,便會以自己的家鄉所在地來回答,若在國外就會以自己祖國的名稱作答。中國現代作家與古代文人一樣,都具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精神和戀地情結,他們深愛自己的棲居地、家園和祖國。聞一多寫於1926年《死水》把黑暗的中國比喻成「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實乃因對中國每一寸土地愛得太深太切。1925年他抱著殷殷的愛國之情從美國留學提前歸來,不料看到的是國內軍閥混戰、生靈塗炭、滿目瘡痍,因此以揭露與批評的視角從負面上表達了對祖國大地的正向熱愛。

可見,「地方依戀」的情感結構應該是多維的,有時會以負面和消極型的情緒反應表現出對「此地」和「彼地」的高度依戀與熱愛。艾青寫於1938年的《我愛這土地》更是將「戀地情結」推向一個情感高潮,「為什麽我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25p298)

當時日本已經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大地正遭受日軍鐵蹄蹂躪,詩人對祖國山河的愛化為了一種悲憤與無奈的感傷。郁達夫寫於1934年的《故都的秋》,雖不是對自己故鄉的懷念與贊美,卻表達了對旅居之地的深情顧念和向往。北平的秋如此之美,北平如此宜居,他在文中直言「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26p86) 留住這北平的秋,可見他對北平的依賴情感有多深和多真。


魯迅雖在北平旅居多年,但他從未表達過對北平的贊美和依戀之情,倒是以客居北平的「北漂身份」寫過不少直抒胸臆的鄉愁之作。「鄉根性是中國現代作家所具有的普遍情感,」(27p6)很多現代作家在鄉土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光,故鄉作為養育他們體格和心性的原初地域,凝固了他們的童年經驗、鄉土認知和親情觀念,使之永遠無法割舍。故鄉既是他們生命征途的起點,也是靈魂的歸途。海德格爾曾說:「接近故鄉就是接近萬樂之源。故鄉最玄奧、最美麗之處恰恰在於這種對本源的接近,絕非其他。」(28p87)


從文化心理上看,故鄉等於家園,是給人提供衣食溫暖和安全庇護的場所,對故鄉的接近與向往是一種潛在的生命沖動。海德格爾的觀點實際上反映了把故鄉視為樂土、視為人生歸宿地的隱秘心理,這是地方依戀的終極心理圖式,恰恰與中國傳統的「安土重遷」、「葉落歸根」或「魂歸故里」的文化心理相符。數千年以來,中國人一直重視「歸鄉」,流落異鄉、羈旅他鄉始終成為文學抒寫的感傷題材,現代的鄉土文學、戀鄉之作和古代的羈旅詩、鄉愁詩從情感上一脈相承。「中國人生存的最終歸宿就是靈魂回到祖墳,」(29p183)

他們最怕客死異鄉成為孤魂野鬼,魂歸故鄉既是人生旅程的最後一程,也是對歸宿空間的最終選擇,更是他們生命價值觀的地理邏輯。葉落歸根的傳統思維不僅僅是對歸宿之地的簡單追認,更流露出中國人骨子里視家園、故鄉為母性大地、母性空間的心理,故鄉不只是物理場的空間存在,更具有一種心理場的空間意義和存在價值。

[28][德海德格爾.人,詩意地安居—海德格爾語要[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

[29]徐劍藝.中國人的鄉土情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

(原載:湖北社會科學2017年第11 作者:徐漢暉 [1978一],男,文學博士,湖北大學哲學院博士後,凱里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圖分類號:I2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477(2017)11-0119-07)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