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竑,高 權〈西方地理學「情感轉向」與情感地理學研究述評〉(7)

「情感轉向」研究是繼「文化轉向」以來的又一次強有力的哲學思潮洗禮過程,在批判「社會—空間辯證法」的基礎上又加入了情感這一新的維度,強調 「關係性」、「主體間性」等思想,為理解人與生活世界的關係提供了新視角。

「情感轉向」的深入發展,意味著一個理性地理學時代的到來,人文關懷和情感關懷在地理學將得到更充分的體現。情感地理學作為國際上較為前沿的研究領域,在國內文獻中僅見於邵培仁等在媒介地理學中的介紹[139,140]

此外,20137月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辦的「中國地理學會『社會 文化地理』國際高級研修班」會議上,朱竑也曾簡短地闡釋了情感地理學在西方的發展 脈絡和今後國內可能開展的研究方向。

事實上,國內地理學對地方依戀、地方感和地方 認同問題的研究已開始湧現並初步關註到了人與特定地方的情感聯系,但對情感的空間性和社會性問題仍需更加深入和理論化的研究。值得指出的是,情感在中國文化語境 下,卻有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歷史淵源和哲學基礎。

與西方哲學將情感與理性對立起來的二元論哲學以及視情感為純粹私人的、主觀的和非理性的情感主義倫理學相比較,中國儒家哲學則重視情感的共同性、普遍性,並主張情感與理性的統一[141]

國內情感地理學的研究應紮根於中國歷史文化的土壤中。在當前全球化和快速城鎮化的背景下,中國的社會文化空間正經歷著劇烈的變革與重構。這一過程不僅是物資、文化和符號等一套系統的轉變,還是社會情感空間的轉變再建構。因此,未來情感地理學的研究應立足於中國的背景,著重分析情感如何在社會、經濟、政治甚至權力過程中參與到社會空間的建構,例如城鄉、國際和工程移民等情感空間的重構、情感與居住和生態環境、城市邊緣群體的情感體驗、情感在社會空間中的消費和管制以及情感的文化政治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總之,情感作為構成人類生活世界的一個重要維度應受到地理學的重視,從而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139] 邱子桐. 来自边缘的抵抗: 作为跨学科领域的情绪地理学初探. 中国传媒报告, 2010, 9(4): 55-65. [Qiu Zitong. Re[1]sistance from the margin: Exploring emotional geographies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Chinese Media Report, 2010, 9 (4): 55-65.]

[140] 邵培仁, 林群. 时间、空间、社会化: 传播情感地理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中国传媒报告, 2011, 10(1): 17-29. [Shao Pei[1]ren, Lin Qun. Time, space and socialization: Three dimensions for spreading geography of emotion. Chinese Media Re[1]port, 2011, 10(1): 17-29.]

[141] 蒙培元. 情感与理性.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Meng Peiyuan. Emotion and R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2.]

(朱 竑,高 權〈西方地理學「情感轉向」與情感地理學研究述評〉;地理研究第34卷第7期2015年7月 / 作者單位: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文化產業與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廣州 510631)

Views: 4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