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政治詩學——雅克·朗西埃電影美學評述(5)

朗西埃在“作者論”中灌注的歷史意識,還體現在宏大藝術視野下關照電影作為現代藝術的歷史發生。《無聲的偽君子》這篇文章分析了茂瑙的默片《偽君子》(Herr Tartüff, 1925),該片改編自莫里哀的同名戲劇。朗西埃把茂瑙對電影語言的處理放置在文學、戲劇與電影的交界處進行分析,他不關心影片對戲劇改編的成敗,而是茂瑙如何運用電影語言完成戲劇的轉換。他從茂瑙的場面調度細節出發,提出電影在再現戲劇的同時,必須為實現自身的視覺意圖,對再現語言進行修正。如歐爾米的裙子不僅反映某種歷史真實,更為了表現她發現丈夫不再愛她時走下樓梯的沈重腳步。朗西埃把這種從戲劇到電影的轉換稱為“虛構轉移”(déplacement fictionel)。朗西埃認為這顯現了電影與戲劇的差別,以及兩種藝術的歷史關係。

 

“偽君子”達爾丟夫是西方古典戲劇著名人物,其名字成為“虛偽”的同義詞。“虛偽”(hypocrite)一詞源於戲劇用語“personna”,指“躲在面具背後說話的人”。朗西埃認為,在莫里哀的戲劇中,達爾丟夫之“虛偽”主要通過戲劇文本的臺詞表現出來。作為文學語言的臺詞有著語言的雙重性,既成功掩飾了他的虛偽以欺騙劇中人,又揭露了他的虛偽以昭告觀眾。電影無法運用大量文學語言,茂瑙改編《偽君子》時處於默片時期,無聲的臺詞難以實現臺詞的雙重效果,茂瑙只能運用影像的特性,在電影中提供可以取代戲劇臺詞之雙重效果的對等物。也就是說,在影像中同時把達爾丟夫展現為“普通人”和“偽君子”。這是茂瑙面臨的挑戰,一方面,電影影像只能呈現影像所呈現的東西,另一方面,由於主題是“虛偽”,影像必須克服復制性和直呈性而背叛自身,完成戲劇文本的雙重意指過程。朗西埃稱之為“慕理鎮效果”(l’effect Moonfleet)[16],即“影像揭穿了自己的謊言”[17]。在這種對“再現”的揭穿中,影像不得不走向“表現”。在莫里哀的戲劇中,達爾丟夫在前兩幕沒有出場,關於這個人物都是通過奧爾恭的對話來呈現的。但在電影中,茂瑙用“影子”這個具象形式取代戲劇對話的間接再現,在奧爾恭和歐爾米之間清晰的陰影,把兩個人分開。因此,電影的“具象性”(figural)成為戲劇臺詞之“雙重性”的對等物。 

朗西埃進一步指出,電影影像具有“再現”和“表現”兩種機制,二者並非各自為政,而是共存於影像中。在以紀錄(盧米埃爾)和情節(格里菲斯)為核心的電影中,“表現”被影像的“再現”體制壓制而變得“不可見”,這種“不可見”並非“不存在”,而是被感性的配置所遮蔽,這就是朗西埃所說的兩種“藝術的美學體制”(régime esthétique de l’art):再現體制(régime de représentation)和表現體制(régime d’expression)。“藝術的美學體制”的提法最早出現在朗西埃的《感性的分配》中,其思想主要源於他對文學和歷史的分析,早在1998年的《無聲的言說》中,他就提出“再現體系”與“詩學體系”[18]之說。與其他藝術相比,電影具有前所未有的關聯現實之再現能力,也同時表現了“美學時代”之藝術的重要內在沖突,即在“再現”和“表現”的共存、沖突與相互背叛。

朗西埃通過《偽君子》這個介於戲劇與電影之間、連續性敘事與表現主義之間的作品,通過電影語言的矛盾回答了德國表現主義存在的問題。茂瑙只能用清算表現主義的代價,完成電影對戲劇的轉換。因此《偽君子》表達出電影藝術的某種“陰沈”,只有字幕卡上平淡無奇的句子才呈現出茂瑙對失去莫里哀那些精彩句子的愁懷,這是對德國表現主義衰落的某種哀悼[19]。所以,“作者論”是朗西埃介入電影理論和電影史的途徑、中介和策略。朗西埃所謂的“電影詩學”,指能夠呈現電影影像之悖論、電影美學之歷史命運的導演風格問題,它穿越“作者論”抵達了電影作為藝術的歷史性。朗西埃放棄了德勒茲的“影像分類學”,而選擇“作者論”,這不是對場面調度理論和精英趣味的理論總結,而是基於“作者論”去探尋個人風格所能觸及的電影史和電影美學問題。

[16] 《慕理鎮》(Moonfleet)是蘇格蘭作家J. Meade Falkner發表於1898年的小說,小說講述海盜收養一個孩子,並想利用孩子奪取寶石的冒險故事。1955年,德國導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曾把小說搬上銀幕。雅克·朗西埃用這個故事中“以講真話的方式講假話”的特征,看作電影之“再現美學”的矛盾寓言,在多篇文章中論及這個“寓言”。

[17] Jacques Rancière, La Fable cinématographique, Paris: Seuil, 2001, p.45.


[18] Jacques Rancière, La Parole muette: essais sur les contradictions de la littérature, Paris: Hachette Littératures, pp.17-18.


[19] Jacques Rancière, L’inconscient esthétique, Paris: Galilée, 2001, p.63.

(2012年發表於《文藝研究》第五期 )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