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韓炳哲,德國學者(Byung-Chul Han)在《敘事危機》(Die Krise der Narration,中信出版社李明瑤譯,2024年5月)…
Blog 李公明·韓炳哲的「敘事的困境」1 9 Promotions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6在我看來,哲學中與真和真理的相關談論實際上涉及兩種關係,一種是句法和語義之間的關係,另一種是語言和語言所表達的東西之間的關係。這是兩種不同的關係。二者相加就形成三個層次,如同下面的句子圖式顯示的那樣:…
Blog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6 9 Promotions 柏楊〈談文化人性〉由於長期的專制封建社會制度斫喪,中國人在這個醬缸裡醬得太久,我們的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污染。
我們的丑陋,是在於我們不知道自己的丑陋。…
Blog 柏楊〈談文化人性〉 9 Promotions 賀念·存在的建基者:海德格爾論詩人對民族共同體的歷史性意義 7 Blog 賀念·存在的建基者:海德格爾論詩人對民族共同體的歷史性意義 7 9 Promotions Brett McCracken:了解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情緒 上為什麼當我們審視當代流行文化——電影、音樂、電視、校園抗議、迷因…
海德格爾的理論表明,詩歌具有「道說性」的創建本質。所謂「道說性」,是指詩歌通過語言揭示存在本身的意義,使語言成為一種原初的存在敞開方式。在此語境下,語言不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種存在論意義上的行動。詩歌作為民族的「元語言」…
Blog 愛墾APP: 詩歌道說性 7 Promotions 塞格沃斯 格雷格 合著·李婷文 譯:情動理論導引 6作為可共享的(擬態)、作為粘附、作為集體、作為偶然性、作為臨界點或匯合點、作為潛能的內在性(未來性)、作為開放、作為包圍著陳詞濫調和傳統領域的動蕩不協調性,以及作為收納傾向的聚集地。以上的每個形態都以它們自己的方式把情動的「未完成性」說成它的「承諾」———沙拉·艾哈邁德(SaRa Ahmed) 、本·安德森( Ben…
Blog 塞格沃斯 格雷格 合著·李婷文 譯:情動理論導引 6 8 Promotions 蘇德超:哲學為什麼不能是一門科學 3 Blog 蘇德超:哲學為什麼不能是一門科學 3 8 Promotions摘要:中國美學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結晶,又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原動力。中國美…
Blog 陳望衡:中國美學精神簡論 1 11 Promotions Kappelhoff & Lahmann :情動詩學 (Poetics of Affect)2 Blog Kappelhoff & Lahmann :情動詩學 (Poetics of Affect)2 12 Promotions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1 Blog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1 11 Promotions 趙天舒·一條通向神聖的僭越之路—試論喬治·巴塔耶的《天空之藍》7也就是說,人是無法真正觸及存在的延續性的。但是,死亡能夠將人無限趨近於這一理想狀態,讓主體在一瞬間隱約體驗到存在的神聖性。基於這一觀點,同時基於多年的人類學研究,尤其是對原始社會宗教儀式的思考,巴塔耶提出了「獻祭」(sacrifice)的概念:…
Blog 趙天舒·一條通向神聖的僭越之路—試論喬治·巴塔耶的《天空之藍》7 12 Promotions直子忽地停下腳步,我也跟著停了。她將兩只手搭在我肩上,從正面凝望著我的眼睛。在她的明眸深處,一窪濃黑的液體聚成一種奇妙的圖形。這麼一對美麗的眸子盯了我好久好久。然後她踮起腳,輕輕地將她的臉頰貼上我的。這動作棒透了,暖得教人感到胸口一陣緊縮。…
Blog 葉惠譯: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書摘·綠子的信 下 5 Promotions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8"quickly" 所表達的細微差別與 "quick" 的細微差別太過接近,它們的具體性範圍幾乎相同,這讓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時感覺不太舒服。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這些以 "-ly" 結尾的副詞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消失,即便它們明顯有用。另一個犧牲了高度實用形式以適應這種不耐煩的例子是…
Blog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8 5 Promotions 愛墾APP:Brian Massumi 時間概念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的時間概念與捕捉瞬間的理論,在夢、存在、情動之間的作用,建立在他對「情動」…
Blog 愛墾APP:Brian Massumi 時間概念 7 Promotions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章斯賓諾莎 2斯賓諾莎的形而上學體系是巴門尼德所創始的那樣類型的體系。實體只有一個,就是「神即自然」;任何有限事物不獨立自存。笛卡爾承認有神、精神、和物質三個實體;固然,甚至依他講,神在某個意義上也比精神和物質更稱得起實體;…
Blog 羅素《西方哲學史》第十章斯賓諾莎 2 8 Promotions 德勒茲定義「精神分裂」德勒茲對「精神分裂」的定義,特別是在他與費利克斯·瓜塔里(Félix Guattari)合作的著作中,是基於他們對資本主義、社會控制和主體性的批判。德勒茲和瓜塔里在《反俄狄浦斯》…
Blog 德勒茲定義「精神分裂」 11 Promotions 周寧·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四種范式 3姚斯認為, 文學史研究不僅要注意到作者創作作品這一「事實」,…
Blog 周寧·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四種范式 3 10 Promotions 愛墾APP·個體或群體情感體驗的具身化:吉爾·德勒茲的視角(附:情動索引)愛墾APP:個體或群體情感體驗的具身化:吉爾·德勒茲的視角~~吉爾·德勒茲的理論,尤其是他關於情感、生成、以及「無器官的身體」(Body without…
Blog 愛墾APP·個體或群體情感體驗的具身化:吉爾·德勒茲的視角(附:情動索引) 9 Promotions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