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西 V·大江健三郎與《政治少年之死》

這是正式看過的大江健三郎的第二部作品(《政治少年之死》,第一部為《哭喊聲》),深深地為其神奇的語言堆砌與組合、視角的靈活變化、對於人類內心探索的勇氣,以及其對垮掉一代感受的精準理解所折服。
  這兩部作品都聚焦於二戰後的青年一代。和平降臨卻也帶來了平庸、經濟復蘇機會遍地也牽出了迷茫。美國軍隊的駐紮、日本的屈從、蒙蔽了的天皇的榮光。支持工人運動暴力革命的“左派”、甘做遁地鼠的“保守派”與堅決站在天皇背後的“皇道派”都在虛假的政壇上大吼大叫……這一切的一切導致日本的這一代陷入了迷惘。
大江健三郎最讓人震驚的地方在於他並不試圖從外部矛盾來表現一個時代的青年心理,而是直抵本質的內核,往往使用“第一人稱”從最為人性的角度給予一個個行動以合理解釋。大多數文藝作品都竭力凸顯矛盾,從古希臘戲劇的“三一律”到好萊塢劇本寫作準則,都一味地強調“給予主角以矛盾”,引發故事的進行,創造波瀾起伏的情節。
舉個例子,拿中國電視劇來說,一個無知少年投奔紅色革命,原因可能是他看到了什麼、遇到了什麼。這個矛盾引點引起了少年自身的一系列變化。但是,並沒有回答為什麼這個矛盾引點會使他蛻變。少年看到了紅軍嚴明的紀律、高尚的理想,看到了紅軍的救死扶弱,於是少年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其中跳過的一環是從人性角度進行解釋:少年想擺脫孤獨,成為集體中的一員,想選擇一個好的立足點讓別人尊敬,想為原本平庸的人生找到閃耀的明星。這才是最最本質的原因,如果默認人是站在他人立場考慮問題的,這本身就是非人性的。
在本書中,大江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展現了一個平凡的十七歲男孩兒被卷入政治最後成為“右翼”犧牲品的本質原因。
本書的前十頁已讓人震驚,因為作者以寥寥幾筆就將現代中國大學生中那些看似瘋狂實則無知的學生形象勾畫並批判得體無完膚。我,一個成長在左翼學校的十七歲少年表現得極度熱衷政治,我與支持右翼的姐姐就自衛隊問題大吵特吵,我發現自己完全無力抵擋姐姐的論據,節節敗退。最後我在心中承認我根本不關心政治,只不過想通過嚴肅的爭論在同學中賺得尊敬。而這種無知的、恫嚇的爭論原本就是漏洞百出的。惱羞成怒的我,只得轉而依靠年輕的力氣——將姐姐踢倒在地。
就像這樣,每一次十七歲少年政治立場的轉變都有其本質原因,而不是敷衍的只給出事實矛盾引點:(1)從左翼到右翼的“皇道派”:在體育課中出盡洋相的我逃開了左翼研討會,懷著叛逆的心理來到了右翼演講的廣場。任佯作的激情演講穿過昏昏沈沈的腦子,突然發覺臺上演講者所罵出的穢語正是我想拋給世界的,我開始振臂狂呼,大叫“右翼萬歲”,這一行動激發了身旁人們的恐懼眼神,十七歲的我得意洋洋,發現披上“右翼”的鎧甲即可逃脫自卑,獲得尊敬。我加入了皇道黨。(2)我驚奇於站在天皇背後獲得的榮光,開始狂熱地了解天皇陛下。此時我終於找到了讓平庸生命燃燒起來的意義:捍衛天皇。(3)在皇道派中遇到了安西繁,他認為現在的皇道派只是拿天皇當盾牌想通過政治獲得利益。我信的是天皇,在意的是我與天皇的聯系,在安西繁的攛掇下我退了黨。(4)一次意外得知一個十七歲少年為了表達真心,捍衛“天皇榮光”義不容辭地切腹自殺。青春的激情被點燃,我覺得我也只能以這條路去證明我就是那被天皇選中的少年。(5)我開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刺殺活動中,刺殺的對象無所謂,只要在表面上是天皇的敵人即可,我希望得到的是為了天皇而進行的“刺殺者”的身份,是以天皇為理由的赴死的機會。
那樣一種東西,我們都擁有過,特別是在青年時代它尤為活潑。那是一種無可名狀的激情,是一種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是被選上的人的堅信。這種東西我們暫且把它叫做“青春”。它在我們體內四處奔湧,它削尖了腦袋尋找能使得我們脫穎而出的某種“意義”。一旦它認定了“這就是意義”,它就會將我們卷入漩渦。如果“意義”不被眾人認可,更使得“意義”散發出一種獨一無二的美感,青春熱愛這種美麗。
大江健三郎是政治的,他擁有明晰的政治知識,關心日本未來的走向,但他更是一位人性的冷靜觀察者。他從最本質的人性角度去透視日本垮掉一代的心靈,記錄了一個時代青春的無所適從。
那個十七歲的少年最終選擇的是自殺。是青春(激情、被選中的堅信)將他推向了死亡。這個少年是勝利的,他忠於青春,堅定地使自己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存在,擁抱了那被人唾棄自己卻珍惜的“意義”。
大江健三郎的諾貝爾文學獎評語強調了他特有的“詩化語言”。這種語言結構可謂獨創,有時甚至打破句法結構,形容詞的重重疊疊是其一大特點,這些形容詞以排山倒海之勢給予作品本身一種青春的張狂。
此外,在段落結構上,在視角上,大江健三郎也憑借奇妙的嘗試獲得了成功。在《政治少年之死》的結尾處,作者突然轉變成第三人稱,以一幅幅凝固的鏡頭串起了少年政治刺殺的影像過程。從電視臺的角度,“報道”了各界對這起刺殺的種種態度,達到了諷刺的效果。
今天看到了《電影世界》2月的一則評論。論調是三部奧斯卡入圍影片《黑天鵝》《國王的演講》《社交網絡》都聚焦於內心的掙紮與病變。作者進一步認為,也許只有到達發達社會溫飽不再成為問題,有閑階級有足夠的精力去反觀自我的時候,藝術才會聚焦於人的內部,開始去關註人性。直到那個時候,病態才會成為一種扭曲的美。
那麼,關註人的內部的影視劇作品在中國出現,應該還是在很久以後吧!故事並不只是現實世界的起承轉合,內心的分裂與蛻變才是更加本質、更加有力的情節藝術。
以下是《政治少年之死》的片段摘錄:
總覺得你們不是出於真心,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一邊喝著保守黨政府的攪汁器制作出來的甜果汁,卻把酸苦果汁的責任推給政府。(自衛隊的姐姐)
我沒有朋友沒有夥伴,難道我應該變成左派加入共產黨嗎?這樣我就不再是孤獨一人嗎?
啊!這個世界如果能伸給我一雙切切實實的、充滿熱情的、明確把握得住的手那該有多好!
轟響把我疲憊不堪的身體從現實中分離出來,浮在夏夜溫暖沈重的海面上。
他演講中惡毒憎恨的語言形容其實都是我的心聲、都是我靈魂的吶喊。
對了,我就是右翼分子!一陣突發的喜悅激流震撼全身。
我覺得我已經把虛軟卑微的自我藏在了堅固的鎧甲裏面永遠不再接觸他人的眼光。這是右翼的鎧甲!
姑娘們熱血躁動心驚肉跳的恐懼像性欲刺激一樣令我精神歡喜癲狂。
我就把一個個失望的小泥球擺在“右翼”的螞蟻洞口。
年輕的皇道派成員都不善言辭,到非說不可的時候,就瞪著眼珠子,揮舞手臂,恫嚇威脅般吼叫:“我們必須制止赤色分子幹壞事!”
如此單純,以憎恨與敵意拒絕其他任何的一切。
別人看不見我的內部,只能看見我右翼的制服,還要帶著幾分懼怕。我用這道屏障把我脆弱的少年的靈魂永遠隱藏起來。
以前我覺得如果手淫被人發現會羞愧地去自殺,這就是別人眼睛的最大能量和自己怯懦羞恥的最軟弱的肉體的戲劇。
我一輩子都一直勃起。
我這個右翼少年也有對別人肆虐的權利。
對,忠無私心!我之所以恐懼不安貪生怕死,無法把握現實世界,感到無能為力,就是因為有私心。
我永恒不滅!我對死無所畏懼!啊,天皇喲,您是我的尊神我的太陽,我的永恒。是您給了我真正的人生。
我是面對十萬左翼分子的皇道派青年組而是人中最勇敢玩命最兇殘暴戾最右翼的十七歲。我是一邊在深夜的混戰中橫沖直撞一邊從充斥著痛苦恐怖悲鳴怒吼謾罵的夜的黑暗中唯一看見金色燦爛耀眼奪目的天皇陛下的無比幸福的十七歲。
不論我在現實生活中感覺到什麼樣的寂寞,我作為天皇之子唯有接連不斷的無比幸福的瞬間才是我的真實,所以這灰色的世界才是欺騙。
我有時坐在總部裏的天皇照片前,一整天都沈浸在無比幸福的情感裏。當天晚上,我就像自慰了十次以後那樣精疲力盡。
揍死這幫赤色分子!我的現實開始後退,我的電影已經開始。
無比幸福的強奸者的全部精神和全部肉體所感受的一陣一陣連續的美妙熾熱的性高潮立刻襲上心頭。我一邊奔跑一邊呻吟著咬牙切齒:“啊,天皇喲。啊,啊!”
那些數量龐大的死者(原子彈罹難者)不是誰也沒有對我們活著的人說一句話嗎?跟我們有什麼關系?!這又算是什麼!
居然還有以這種方式活著的青年。他正視現實中的恐懼,從現實的侮辱中跳起來而不逃脫,像豬一樣拖著緊貼在現實的醜惡腐臭的爛泥上匍匐前進。然而,我是全速逃離現實的恐懼,跳下閃耀著玫瑰色光輝的崇拜天皇的山谷。
盡管不再在恐懼中匍匐前進,但一到晚上,就蹲在威士忌、毒品、同性戀,還有稀奇古怪的鋼琴曲這些爛泥溫泉裏治療傷口。
僅僅是變成了右翼,實質上依然不過還是那個學習成績糟糕的陽痿的高中生。
啟示,我依靠自己的力量,制造出作為具有真正右翼之魂的、被選中的少年的證據。
我的心中開始流出浸泡著悲傷的清凈的英雄主義情感。
如今我蔑視每一次小小的勃起和性高潮。我要按照啟示,為了拼將全部性命的大勃起和性高潮,一直儲藏著精液和性能量。
我說啊,別說愛國呀、憂國呀什麼的,來看看這土地吧,這野草、蔬菜吧,用你的雙腳感受一下田地裏濕潤松軟的土吧!(農人)
大家只不過是在議論外邊的世界,不過是談論別人的事情。我現在只與自己的內心世界發生關系,感興趣。
為死者成立一個只有死者才能成為盟員的組織,這就是右翼青年的狂熱、激進以及絕望的性格。
孤獨一人沒有祖國。
我還沒有決定下來就是這家夥,還是日教組那家夥?是共產黨那家夥,還是總評那家夥。
我又回到懼怕死和別人的眼睛、憔悴於手淫與妄想、極度無力感和自我厭惡的十七歲。
逐漸覺得自己像露珠一樣被吸進天皇的太陽般光輝的幻影裏。
會場上沒有一個聽眾流淚,只有好奇和震驚。
然而又酷似江戶時代的春宮畫中那些同性戀少年的性高潮時的表情。
我幹那件事完全是為了天皇的榮光。
日本、日本人都是第二位以後的。我一心一意只想著天皇。
早晚我會和這些十七八歲的少年一起被釋放回到人的大群體中去!我一邊感覺到恐懼再次從我的胸間一點一點地滲透出來。
對我執行死刑吧,現在立即叫人來對我執行死刑。
自殺吧。我最後要背叛骯臟的眾人。
據說將被絞死的屍體放下來的中年警察聞到了精液的氣味……(收藏自 《新浪博客》)(大江健三郎 《十七歲》《政治少年之死》全文

Views: 8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