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对一个籍贯菜,我们的想法有时太偏颇了。
我们常以一个想法,一道菜去定义一个籍贯,往往导致我们和习惯以外的菜色错身而过。
诚如,第一次来老福州,我们就非叫红酒面线不可。
纵然,这家店明明有两套菜餐,一福菜、一老板娘的私房好菜。
硬硬只钻一张菜单,就叫墨守成规,也叫……不讨好、自讨苦吃。
红糟去腥提鲜调色 就是爱这老味道
放下心里的执念,来老福州不一定要吃红酒鸡面线,一碟福州干盘面,一煲白烟袅袅的猪肚汤,也许,它颠覆了你心里的“福州”印象,不要紧,学习接受,福州菜还有另一面貌,也是一种成长。
短短7天内,我去了“老福州”3次。
第一次吃了福州鱼丸、福州炒粗米粉、煎蚝饼、福州云吞面、还有一客福州红糟炒猪肉(配2颗馒 头),来自砂拉越马鲁帝(Marudi)的编辑溧栗是福州人,她带我们去找福州菜,她讲好吃,比我们有说服力。蚝饼和红糟炒猪肉是她点的,我指定要试云吞 面、另一位爱汤的朋友则摆明要试福州鱼丸汤。
虽然,允许她点,不过我就是要放话:“我不爱福州鱼丸,不过你可以点的。”
三个女人的点评都是很直接。
手制鱼丸
“哗,那鱼丸凸凹不平,丑的很有型。”(在我们的观念中,工整就是加工和机械化的代名词,因此 看到一颗颗颗呈墨灰色,形状像三角形的鱼丸,手工捏造的,倍感亲切。入口是无阻隔的柔软,中间有小撮的猪肉,非传统可见的雪白、乒乓球,咬起来弹牙,咬下 去还有溅汁的空隙。老福州的手制鱼丸,鱼丸与猪肉就像包子与红豆的关系,是密密相连的。)
当然,鱼丸再好,没有好汤 ,“云吞面?这是云吞面?”无可否认有面有云吞,但这和印象中的云吞面(一般是采用全蛋面)差之千里……溧栗解释,我们福州人是这样的,只要有云吞就叫云 吞面,面未必是我们常吃的那一款。采用的汤就是福州鱼丸汤同一,多了拉面,味道比较混浊了点。
最令人绝倒的是,原来这云吞面的吃法是要拌“蒜醋”吃的。
“蚝煎,单吃很无味,一定要蘸甘文阁辣椒酱。”
“还有,一来就要吃完,不然,搁久沉淀后,底层累累油渍,看到都倒胃口。”红糟炒猪肉,馒头很好吃,红糟搁冷了,酒味更沉重……
美丽的老板娘陈翠媚,绝对是餐厅的加分点。可惜的是,周一至周五的晚间,她很少逗留在店里,她要回归家庭。
加酒不加钱
第二次再访老福州,是一个下雨的夜晚,凉瑟瑟的夜,若有一碗辣乎乎的胡椒汤将是人生一天乐事。于是就拐了室友再闯老福州。
暗夜的Damansara Kim很沉静,没有多少店在营业,连隔两三间白天生意很好的鱼面之家都店门深锁,另一间出名天天客满的西餐店Euro-Deli又在很远,对面很大一间的中餐厅文华轩又像与世隔绝,老福州一间店,默默的发光发热。
全店只有10张桌子,寥寥清清的三四座客人。我和室友占了门前五脚基的一张,本来就不热,老板娘还客气开了顶上的风扇,阵阵风袭来,小冷,打了一个哆嗦。
两个人,就随便叫了一煲猪肚汤、一碗红酒鸡面线、一碟蚝煎。
蚝煎,二个人吃真的太勉强了,撑到好饱。
红糟炒猪肉(RM15.90/加馒头70仙一颗) :利用红酒过滤后剩下的酒糟炒肉,表层是酒味,深层则是米香和流连的发酵酸气。
红酒鸡面线,之前就听溧栗讲了,觉得她妈煮的更好吃,现一试,偏甜,酒味也不会太浓,我必须承 认,我是重口味的,这一碗面的酒味不够…… 频频期待的胡椒汤(这不属于福州菜,是老板娘陈翠媚的拿手好菜之一)终于上桌,第一口,我就评说:“味道好淡喔……”后来,就是一股股辣辣的胡椒味侵来, 好喝到不得空评之议之,猪肚还是切得厚厚一片,连我这不太爱内脏的人,都忍不住吃的比平时多。
陈翠媚探头出来,问我们食后感,我说:“福州红酒偏甜吗?还有酒味也不够浓……”
“你们爱浓一点的吗?那下次来记得要在Odrer时提醒:要加酒,我们加酒不额外加钱的,以前,这家英文报帮我做食评,也特别注明,重口味者,一定要注明:加酒。”她指指贴在玻璃门口的报章。
福州自制鱼丸汤(10粒/RM16.90):不规则的鱼丸,鲛鱼酿成的鱼丸间蕴藏着一颗“猪肉”轴心,是否也反映了福州人一种特殊饮食文化呢?
愈吃愈酸香
采访时,因我要求做“福州菜”报道,因此,上阵的都是福州菜。有六七道这么多,有些我前面提到 了,就不再赘言了,我只写叫我惊艳、惊喜,还有出乎意外的——福州干盘面、福州旦燕面、红糟炒饭。福州干盘面本来不在菜单中的,是陈翠媚的孩子要吃,请厨 房准备,我挟了一口试吃,就是猪油香扑鼻、肉碎、猪油渣,他们还在碟里加入三小匙的“蒜醋”,酸酸辣辣的,中间还混杂了酱油及猪油香,差点被美味杀死就是 这种感觉啦。
旦燕面像是薯粉条,只是它比薯粉条有“面感”,炸泡过油,因此那清汤中带有一股油香,这一碗面据说是福州人有客人来才会做的,简单但是多功制作,现在也只有嘴尖挑剔的老人家才懂的欣赏了。
红糟炒饭……愈吃愈酸香、越吃越开胃,如果配红糟炒肉或焖五花肉,再喝一口红酒汤,一定会让人醉死桃花园。
红糟炒饭(RM8.90) :碎肉、虾、长豆,红糟,吃了必醉的红糟炒饭,其香馥的酒味比红酒面线更入心入肺,一试难忘。
细说福州味
说到福州菜,要去哪里吃,还真的有一点被考倒。
当然,如果你到几个福州人的集中地譬如实兆远、诗巫或者是永平,或者美里,还有数年前我们曾报道过的马鲁帝,街头巷尾都有的吃。可是,每一处的福州菜都有那么一点一样,那么一点不一样。
福州菜,清中带一股自然溢发的“老”味。做法很纯朴,一般以面食,尤其以汤食见多。但另一方,他们又有一些功夫菜,不值几个钱,贵在一个诚意和用心,暖暖的手工艺术,就是匠心。
细说福州味,白醋、酒,是他们常用、爱用的调味料。
在吉隆坡最近接触到一家福州菜,无独有偶的摄影YORK也提到,那就是来自中国人开的大丰收 (F-11,Jln PJU 1A/20D,Dataran Ara Damansara,PJ)很多人来大丰收都会漏了它的福州菜,可是,我就觉得它的福州菜受到其它菜系影响,唯一不变的就是“老色”。
老福州的福州菜,就比较偏“实兆远”,毕竟老板娘是那里土生土长的。
(2011-11-12 南洋商報美食版:吴梅珍報導 / 谢德煜摄影)
Comment
田欣颖·沿路大城小镇风光好· 拉让江畔自驾游好去处~~拉让江,砂拉越第一大河,也是马来西亚最长的河流,河长563公里,从加里曼丹的伊朗山脉(Pergunungan Iran)流下,途经布拉吉、加帛、加拿逸、诗巫、泗里街、依干、达佬、达叻、沐胶等大小城镇,注入南中国海。这些沿着拉让江的大城小镇,常有耳闻,却一直未有机会探访。
于是,我和旅伴Nick Jansen,决定走一趟拉让江下游,从诗巫出发,前往少为人知的布鲁依岛(Pulau Bruit)、探索马兰诺人的家园达叻和沐胶。最后,再沿着诗巫—沐胶大道,返回目的地。
诗巫马来甘榜以“糯米条”(Pulut Panggang)闻名。旅伴Nick对马来糯米饭赞不绝口。
来诗巫必尝福州料理
诗巫,一座以福州人为主的城市,也被喻为“新福州”和“天鹅城”。这是一座生活节奏较为缓慢的城市,保留了大量的旧建筑和老行业。走进老城区,感受着当地淳朴的生活气息,听着当地的福州乡音此起彼落,时间也仿佛静止在上个世纪的旧时光。
在诗巫,随处可见天鹅雕像。因此,诗巫也被喻为“天鹅城”。
来到诗巫,当然不能错过道地的福州料理。干拌面、福州鸡汤面线、红糟料理、鼎边糊、光饼、征东饼等,这些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食清单。除了品尝道地美食,诗巫的中央市场也是必逛景点。这个号称全马最大的中央市场,一共有1118个档口。据说这是为了纪念黄乃裳垦主从福州带来1118名垦民到诗巫从事开垦工作。市集内除了贩卖新鲜蔬果、海鲜等,也有原住民从森林里采集的野菜野果。最有趣的,你还可以看到“纸包鸡”——用报纸包裹活鸡。
随后,我们便到诗巫的甘榜西里购买马来蕉叶香辣糯米条。这带有蕉叶清香、黏糯口感的糯米条是最佳的充饥食品。接着,我们便启程出发,前往下一站—达佬(Daro)。
见识300年历史伊班部落
诗巫与达佬之间的路程偏远,需费时2到3小时。我们途经峇旺阿山,顺道拜访了拥有300年历史的伊班部落,与当地村民做交流。
前往达佬,需搭渡轮,进入一个名为布鲁依(Bruits)的大岛。从地图来看,布鲁依岛是一座被巴罗河和拉萨河隔开的孤岛,而这个孤岛却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岛。不过,这里地广人稀,只有13座马来和马兰诺渔村散落在这座大岛上。
无论是前往或离开布鲁依岛,都需要乘搭渡轮。
我们在布鲁依岛上有幸参观亚答糖制作。热情的马兰诺阿姨和叔叔也为我们展示如何熏虾干,并招待我们吃美味的马来糕点。
我们在布鲁依岛的马兰诺村庄见到传统的亚答糖制作。
这段路程很漫长,延绵不断的亚答芭和油棕芭是唯一的风景。然而,我们却非常享受在布鲁依岛上,缓缓行驶。
达佬“刺壳”最受饕客欢迎
抵达达佬(Daro),已近黄昏。我们入住当地的小旅馆,并在隔壁的小食馆享用美味的海鲜料理。酒店楼下的超市老板也热切地与我分享达佬的历史的故事。原来,达佬开埠历史可追溯至100年。华人大多从事鱼产收购和其他贸易活动,当地的马兰诺人大多从事捕鱼。其中,就以一种咸淡水鱼“刺壳”最受饕客欢迎,带动当地的渔业经济。经老板的推荐,当地马兰诺妇女也制作一种名为“Pupus”的香辣鱼虾肉卷。我们特地驱车前往这座渔村,享用这一道美味的传统小吃。
翌日清早,我们离开达佬,前往达叻。途中,我们拜访玛都小镇。这个偏远小镇,最让我惊喜的,这里保留了上百年的木造店屋,而且十分完好。据70岁的杂货店老板分享,他的孙子已经是玛都的第五代华人。接着,我们便前往甘榜索(Kampung Sot)参观世界仅存,拥有150年历史的马兰诺长屋。
玛都的甘榜索保留仅此唯一的马兰诺长屋。
旅程中渡轮渡河少不了
渡轮是我们这趟旅程中频密使用的第二交通工具。我们再次使用渡轮渡河,方能抵达彼岸——依干(Igan)。从依干前往达叻(Dalat),又是另一段漫长驾驶旅程。长途漫漫,我们决定在乌也小镇稍作休息,并前往一家马兰诺住家式的虾饼制作坊购买炸虾饼,作为伴手礼。
夕阳西下,拉叻伊干江景美得让人陶醉其中。
经过一日漫长的驾驶,我们终于来到达叻。这座美丽的小镇有一座漂亮的河滨公园。达叻河滨公园有一座可以登上三楼的瞭望塔,可以360度俯瞰依干河景。我们也跟随着当地的朋友,乘船到对岸的马兰诺村庄做客,并向马兰诺老奶奶学习制作传统遮阳帽。热情的马兰诺朋友一家还特别地准备传统料理和糕点,让我们品尝。
我们得悉马兰诺是一个善于制作硕莪食品的民族。于是,第二天清早,我们便到到甘榜孟东西里拜访一家传统的硕莪粒制作坊。硕莪粒制作真不容易,制作工序相当复杂。妇女们还得长时间在高温的烧窑旁,不停地翻动硕莪粒。
沐胶逛市集吃海鲜
随后,我们便出发至沐胶。沐胶是这一趟自驾旅游的终点站。我们先是在沐胶市中心逛一逛,参观市集。这里的鱼贩除了售卖新鲜的海鲜,他们还是专业的鱼生师父。他们以利落的刀法,取出鱼肉切片,再搭配起酸青桔、小辣椒、洋葱丝、花生碎,就是一盘美味的鱼生(Umai)。
沐胶盛产的虾饼,是我们必买的伴手礼。
旅程的最后一站,我们决定入住甘榜迪廉的“Lamin Dana”的马兰诺民宿。这一座仿造早年传统马兰诺高屋的民宿,是由Diana Rose和其家族所拥有。民宿除了招待访客,也是村里的小朋友学习传统舞蹈和音乐的文化中心基地。这里,也是学习制作硕莪峇迪绸的地方。我们也乘搭当地村民的小舢板,漫游迪廉河,并参观村民的硕莪林以了解马兰诺人的生计来源,也挑战生吃硕莪虫。
甘榜迪廉仍保留了传统的“Jurenei”墓碑。
挑战生吃硕莪虫,绝对需要勇气。
深度的自驾游,并不只是一味地享受行驶的乐趣,更多的是,我们总能随心停下来,参与当地居民的日常,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星洲日報 29.6.2024)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