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沒有所謂的巧合,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背後的意義。」

我想這句話是可以成立的。

九把刀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從台灣一路燒紅,並且蔓延到馬來西亞,算起來已有好一段時間了,一直很想去看,但也一直安排不出時間去看。

這段期間,我並沒有去看原著小說,沒有刻意關注媒體上的影評和各種消息。但有關電影的種種傳聞,還是透過身邊的朋友和電台無孔不入的流入耳朵。說起來我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這麼火熱的電影,我居然能夠淡然處之的面對。

然而現在,我終於知道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上個月,在命運的安排下,我找出了收藏在房里十多年的回憶,那是一疊中學時期和筆友寫給我的信。那個晚上看著那些信,回憶泛濫,電台DJ正進行贈送「那些年」的戲票的游戲,參加的方法,是告訴DJ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如今過得如何?

上個星期,開始反覆的聽著胡夏唱的電影主題曲:「那些年」,每聽一遍就陷入一點。昨天,一邊聽著一邊跟著哼,哼著哼著居然濕了眼眶,差點唱不下去。

我知道,是時候了!

很慶幸我是在電影快下檔的時候才看,同場的觀眾只有五個人。讓我更能完全的投入整部電影,和我自己心里的那些年。更慶幸的是我自己一個人開車到四十五分鍾外的馬六甲戲院去看,一個人走出戲院,身邊沒有逼不及待的意見分享,讓我能夠把很多的感覺盡可能的延長,細細體會。

今天一整天都陰陰冷冷,只有五個觀眾的電影院也好冷。散場後我逼不及待的上廁所,把憋了一個多小時的尿給排出來,而深藏在心里的,那些屬於我自已的那些年也忍不住的一湧而出。

那年,我坐在學車後座偷瞄的那位女孩......

那年,女孩意外的出現在營火晚會中,我精神抖擻的對抗熊熊營火,像瘋子般的跳著叫著......

那年,我心痛的看著女孩站在人群的的一角默默的落淚,遞過一杯溫開水......

那年,生活營的最後一夜,我和同伴守在女孩宿舍前等她醒來繼續我們不想結束的舞會......

那年,女孩要去比賽之前我借給她的男裝皮帶,和為她准備的早餐......

那年,失戀後在電話里長達半小時的泣不成聲......

那年,女孩晚自習之後和死黨們一起陪她走路回家......

那年,特地搭了兩小時半的車去見女孩一面,回程上車時弄傷膝蓋,痛得坐不住,到了車後還被流氓勒索......

那年,暗戀了很久的女孩開心的牽著好朋友的手,笑著告訴我他們在一起......

是的,當那些年,你也有過這些類似的經驗的話,在某程度上,也正是為了今天在看這部電影,命運悄悄所埋下的伏筆。

如果你也經歷了那些年,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你怎麼可能不想起那屬於你自己的那些年?想起那屬於你的那些年,你又怎麼可能對於電影沒有共鳴?你又怎麼可能不被感動?

後記:老編有在噗浪問我會不會寫這部電影的影評,那時還沒看,也沒有一口答應一定會寫。而看了之後,說真的我完全沒有想寫影評的想法,只想記下看完影片後一些擋不住的情緒。這電影對我來說,與其說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一場回憶--而我完全沒有對別人的回憶評頭論足的習慣,尤其是那些回憶如此動人,尤其是那些回憶也触動了我的回憶。再說,與其說九把刀的電影,其實不如談論他的作品那麼有趣。或許吧,或許有一天,可以寫一些談論九把刀小說的文章。

Views: 110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就是冷門 on December 15, 2011 at 1:38pm

我不反對老編的說法。我有一個補充,在2011年找個“年度大詞”,首選“那些年”之同時,不妨也來選中華圈文化創意界2011的年度“風云人物”;我推薦“沈佳宜”。對,電影里的沈佳宜,不是銀幕下的陳妍希。

看了《那些年》,JC想起他的“那些年”,和他的“沈佳宜”。

連據說是“香港第一才子”的陶杰,看了《那些年》,也想起他的“沈佳宜們”。他在他的部落格里,一口氣談了好幾篇的“那些年”,篇篇離不開“沈佳宜”;2011年11月18日的那篇《臺灣女子》,更深入在談他的時代的“沈佳宜們”,”我那些年的那些女“。

一談開來,香港才子就比不上麻坡才子JC深情了。因為JC心頭只有一位“沈佳宜”;而陶杰心中是一群“沈佳宜”,包括林志玲在里頭,唉。。。

他認為,《那些年》是拍不了一個香港版的,因為找不到那樣的女主角。

在前一篇文字里,他提到莊靜而、李通明,似乎表示香港也曾有過這樣的純真眼神與模樣,只是近年來”絕種“了。

他眼里的”臺灣女子“,”是另一個品種“,可是也只有一個樣板:以”伊能靜、劉藍溪、沈雁,然後才是吳倩蓮,到今日的林志玲“為代表。

九哥迷應該抗議,拿陳妍希和伊能靜和林志玲“做比較?

我爸爸也要抗議,他對劉藍溪、沈雁,和吳倩蓮沒意見,但把伊能靜、林志玲和陳妍希放在一快,想到就倒胃;中年寬容,也不至于把”自己看到會引起想象力的“女性們,統統全灌進”那些年“的投射里。

”香江第一才子“陶杰又說:“台灣女明星沒有那股撈味,即使從小在西門町漫步,上明星咖啡館,後來泡誠品書店。台灣有一所建國女中,女孩子校服穿得整齊,恭恭敬敬,向國旗敬禮。”

原來他以為,全臺灣的女生都在“建國女中”讀書。

他又說,”港女欠了這點點歷史風情。不錯,台灣女孩子來到香港,看到尖沙咀鐘樓、文華酒店、香港會、半島的下午茶,都有點自卑感,覺得還是鍾楚紅和張曼玉有國際視野。殖民地時代,香港的那一層洋味,是從張愛玲傳下來的,台灣卻適逢戒嚴,三民主義和儒家思想把女孩子壓得有點苦,這一層束縛,香港七十年代何幸,不曾經歷過。

“但今天再看,在一九九七年之後隨着香港的身份消失,香港人失去了靈魂,”港女“漸漸也不成為一個時代的類型──化妝、服飾、說話腔調一個樣,尤其沈 迷飲食消費、喧譁無度,台灣女孩子還是在台北的小盆地,仰視天空青天白日旗悲哀地在風中飄,台灣女孩子在純樸中另有笑容難掩的悲情,逐漸成就了一派風格。

”特別跟對岸一比,就更加稀罕。台灣女孩子是在《月亮代表我的心》和《小城故事》的歌聲裏蹦跳出來的一群小白兔,民國女子的另一種變奏,她們還不至於當高官的小三,或富豪的二奶,在大中華的年輕女性之中,她們是一座尚未淪陷的孤島。“

陶杰大概受過港女的當,和被陸女騙過,寫文章一刀切下去,變成好像臺妹全都是鄧麗君、陳妍希(她們都是建國女中嗎?)';港女陸女全都是江青再世,圖有軀體、沒有靈魂的一群。

有一點我同意陶杰,香港恐怕真的拍不成港版的《那些年》,因為連第一才子看事物都是一邊倒;有偏見了,怎麼會挖掘出港式的《那些年》?

或說,有些人談一些事,要點不在談一件事,而是項莊舞劍,另有所圖。臺灣許多文化工作者如九把刀,做一件事就在那件事,熱忱夠單純,心有所專一(不是我那些年的那一大堆幻想對象),故事才動人。

做一件事,心頭想的卻是另一件事,何來能量?

幸好,香港還有些文化人是沒有意識形態束縛的。要不,爾冬升導演當年拍不出“港式的抒情片“《新不了情》。

話說回來,連香港第一才子陶杰,都為“沈佳宜”癡迷了,卻是千真萬確的事。這就是對“沈佳宜”、“那些年”的共鳴。港臺一個想法,難得;“沈佳宜”不是“年度風云人物”,誰是呢?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December 11, 2011 at 11:24pm

2011年,中華圈要找一個詞做總結,我建議“那些年”。誰沒有“那些年”,以及那些年的人兒與事物?老編是另一個世代的人了,看了JC的那些年,我找到我們的一個共同點;我們都交過筆友。看九把刀、柴智屏和小野聊天的錄影片,我知道他原來也交過筆友。

人人的那些年都不一樣,但做過的正經的、荒唐的事,許多都是一樣的,這里頭的共同點,引起我們的共鳴。

JC畢竟年輕,還有赤子之心,唱着胡夏的歌,唱着唱着越陷越深,發現眼眶有些濕了。是啊,想起狂飆的青春,總有眷念、緬懷;那時,我們都很認真、很單純,記憶所以特別深刻。

九把刀說,從前的人交筆友,寫一封信來去個多星期,來往了許多封信以後,才開始敢要求一張“玉照”,若是不認真、投入,能有那耐性嗎?過了很久很久,才開始決定相約看看戲、逛逛街。

現在男女還沒開始來往,先上對方FB看過他/她的一百數十張照片,連其家人、閨房、寵物......,都看夠了。

但人還是有能力去喜歡、有能力去愛。

“喜歡”當然不完全是“愛”,但少年時的喜歡,卻很溫馨、叫人心跳;每個小動作都記得清清楚楚,畢竟那是初識人事、情竇初開的時節。

感激那時節的人兒、事物,不忘記我們都曾經是單純、快樂奔風的人;現在,不管什麼年紀了,我還是愿意那麼真誠看待身旁的人事物。

生命美,就不僅僅美在那些年。

開45分鐘的車去看一部電影,那就是一種真誠、投入。

JC,歡迎你來談九把刀的文字作品,我知道你會寫得很真誠、很投入。期待。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