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國華團組織數量龐大,近萬個大大小小的華團組織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我國華裔族群裏,閩南人數量占了較大比重,約有華裔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衍生出的閩南地緣會館更是遍佈全國,惟目前並沒有一個確實的統計數據。
為此,雪州加影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歷史研究中心主任廖文輝博士應雪隆福建會館的邀約,在3個月的時間內收集了我國各州閩南地緣會館的數量與創辦年份,並從中加以統計分析,從中發掘早期閩南人遷移的足跡,與地緣會館在華社扮演的角色。
廖文輝指出,占了我國華裔總人口近三分之一的福建籍貫,卻沒有太多的學術相關研究,是相當可惜的一點,因此他才會動起了研究福建學的念頭。
(馬六甲福建會館,收藏自《飛天俠的攝影視界》)
「相比起客家、廣東、潮州與海南等籍貫,人口眾多的福建籍貫卻沒有太多學術研究;好比已經主辦數年的『國際潮學研討會』,就是國內外潮州籍貫研究的最佳交流平臺、臺灣政府更是大力推動客家籍貫研究,也帶動了其他國家的相關研究。」
「早期南來的其他方言籍貫族群人數較少,需要組織會館以集合鄉親的力量,閩南人方面則因為『人多勢眾』,對會館的需求並不強烈,因此,大部分會館的成立年份都比較晚,這是相當特別的一點。」
名稱成立年份找起
他指出,我國部分福建會館也相當低調,因此在推動福建學研究上也沒有太多著力點,惟隨著中國福建省數間大學開始成立閩南文化研究,邀請我國學者參與研討會與工作坊等,因此「福建學」在我國也慢慢興起了。
「我本身是福建人,希望可以為福建族群貢獻,因此今年6月在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歷史研究中心下,成立『閩南文化研究小組』,目前以收集閩南社團資料與特刊為主,希望可以成立一個簡單的資料庫,讓往後的研究可以根據其中的基礎資料繼續深入挖掘。」
他坦言,從各屬地緣會館的名稱和成立年份著手,是最容易找到的資料。他也希望未來數年再加以整理與分析,閩南社團與民間信仰之間的關係,或以會館為研究方向,梳理閩南人南來的人口分佈。
「福建幅員廣闊,基本分為六大民系,包括福州、興化、閩南、閩北、客家與龍巖,惟閩南移民是我國福建方言族群中的主體移民,因此我的研究只以閩南人為主要研究方向。」
他強調,隸屬各地緣會館以下的宗親會或家族會,雖然被視為各會館的屬會之一,惟大部分宗親和家族會皆屬於地緣和血緣結合的社團,在組織動機與活動性質上,更偏向血緣社團,與地緣社團不盡相同,因此不在分析的範圍內。
廖文輝指出,以省會直接命名的福建會館,遍佈全國各州,粗略估計超過100間,詳細數字則由於部分會館資料不齊全而無法確定。
「接下來是以為數最多的單一閩南縣市地緣會館,包括永春會館、南安會館、晉江會館、安溪會館、惠安會館與德化會館;以數縣市聯合組成的會館則計有同安金廈會館、詔安東會館和永德會館3種,而以區域命名的閩南地緣社團僅有漳泉公會一種。」
閩南人最早定居甲檳
他指出,福建會館大約占了所有閩南地緣會館中的40至50%,接下來是各屬閩南會館所組成;而閩南各屬中最早的地緣會館,大多集中在檳城和馬六甲,反映出馬六甲和檳城是閩南人最早移入並定居與繁衍成社區的事實。
「有趣的是,從閩南各屬會館的總數來看,永春會館的數量最多,共有34個,這是因為我國擁有比永春原鄉還要多的永春人緣故,粗略估計,我國大約有60萬名永春人。其次是南安、同安金廈、漳泉、晉江、安溪和惠安,屬會總數皆超過10個。」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1970年代以前的吉隆坡屬於雪蘭莪州以下,因此雪州大部分地屬會館的名稱皆以雪蘭莪命名;直到後來吉隆坡獨立出雪州以外,製造不少混淆,因此在2000年左右,各組織也開始以『雪隆』重新命名。」
從各屬會館看出移民落戶地
廖文輝指出,閩南各屬會館在各州的分佈情況也值得留意,包括遍佈各州的南安會館、永春(10州)與安溪(9州),大量集中於某州屬的一枝獨秀各屬會館如柔佛的永春會館、雪州的同安金廈公會、霹靂的晉江會館與砂拉越的漳泉公會,由此可看出各屬閩南移民落戶所在。
「玻璃市的各屬閩南會館大多與吉打合組,因此也是目前各州唯一沒有任何閩南地緣會館組織的州屬;柔佛則是所有州屬中,閩南各屬地緣會館分佈最均勻,各類會館皆有在此設立,其次為馬六甲,除了雲詔東會館,其他各屬會館皆有成立。」
柔佛最多屬會
他補充,各州屬會加總數量最多的是柔佛,共31個,依序為雪蘭莪(19)、霹靂(16)和砂拉越(14)。
「除了數量最少的雲詔東會館和德化會館,其他各屬會館皆有全國性的聯合會組織;而柔佛永春會館因為屬會眾多,故此又有柔佛永春聯合會的組織,這點與砂拉越的漳泉公會與沙巴的福建會館基本相同,都有州屬本身的聯合會。」
各屬地緣會館比福建會館多
在分析我國各州的閩南會館數量時,廖文輝也發現,除了原本華裔人口就較少的地區,如吉打、玻璃市、登嘉樓和吉蘭丹之外,檳城、馬六甲和砂拉越也有「福建會館數量較少,各屬地緣會館數量較多」的奇特現象,這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廖文輝指出,吉打、玻璃市、登嘉樓和吉蘭丹華裔人口較少,閩南人也不會太多,少量的福建會館足以協助處理同鄉所需,而玻璃市與吉打的閩南會館大多也會合組,以集結更強大的力量。
分攤福建會館功能
「在閩南人較早進入發展的檳城和馬六甲方面,卻分別只有五六間福建會館。在檳城的閩南宗族力量強大,為數不少的宗祠。宗親與家族團體皆扮演了為族人謀取利益與團結宗親的角色,尤其是5大姓氏公司(邱、謝、楊、林與陳)。」
他指出,目前檳城大約有165個血緣姓氏團體,大部分為閩南的宗親組織,加上其他各屬會館分攤了福建會館的功能,因此福建會館的出現難免顯得多余。
「馬六甲早期擁有最多的永春人,影響力很大,並遠至新加坡發展,且與土著通婚,形成峇峇族群;而各屬地緣會館皆在馬六甲創立後,減緩了當地對福建會館的需求;加上後來大量閩南人與峇峇族群外移,進一步壓縮福建會館增加的可能。」
「在砂拉越方面,福州人占了最多的人口比例,因此族群皆凝聚在福州公會以下,加上數量也不少的漳泉公會,取代了福建會館的功能,因此擁有不少福建人的砂州,也只有區區的4間福建會館。」
廖文輝續說,彭亨、森美蘭和沙巴的各屬地緣會館數量,總數皆不及福建會館;以屬於內陸山區的彭亨為例,以採礦和發木業為主,廣東與客家人較多;以出產錫礦盛名的森州方面,也是以客家及廣東人為主。
「沙巴則是客家人的天下,各屬閩南人數量不多,因此皆團聚在福建會館以下;總的來說,上述3個州屬的閩南人相對較少,不易組織會館,因此皆集合在福建會館以下。」
福建會館數量龐大,閩南各屬會館分佈也均勻的州屬如隆雪、霹靂與柔佛方面,則是因為經濟較為發達、華裔人口較多、與地點處於閩南人士較早進入開發的地區等緣故。
會館功能隨時代轉型 興學辦教傳承文化成支柱
提起各地緣會館成立的原因與宗旨,人們的第一想法通常是「團結鄉親」或者「聯絡感情」,殊不知除此之外,管理廟宇與殯葬事宜也是不少會館成立的原因;而來到21世紀,會館也搖身一變,在興學辦教與文化傳承上,扮演決定性角色。
早期的會館是為了保護族群在「新世界」的利益,提供落腳地、介紹工作甚至為族群出頭的服務,每到婚喪喜慶更是會員們最好的團聚地點,也是會館在各地林立的主要因素。
廖文輝指出,南來華僑帶著自身的信仰漂洋過海,落地生根後繼續供奉本身的神祗,因此在我國建起神廟供奉,惟後來為了方便管理與更方便鄉親們,在神誕之外的日子相聚,而先後設立會館。
與神廟息息相關
「因此,可以說不少神廟與地緣會館的歷史是息息相關,有些地區是『先有廟才設立會館』,有些則是『先有會館再建神廟』,這點與殯葬管理如出一撤,全國各地的福建義山,大多是當地的福建會館管理。」
來到21世紀,大多數的年輕人對會館的印象,已經變成「長輩聚會的場所」與「每年固定領取獎學金的地點」,會館組織功能也開始轉換,以興學辦教或者文化傳承為主,成為了華社不可或缺的一大支柱。
廖文輝坦言,如今人們大多不必依賴會館排解糾紛與介紹工作,因此會館也開始轉型,聯合全國會館成立聯合總會甚至國際組織,擴大組織影響力,為族群增加更廣闊的機會與發揮空間。
籌資金不忘華教
「在我國也有一項奇景,幾乎一年中平均每個禮拜,全國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籌款晚宴,其中尤以社團組織為最大宗,除了籌款維持社團運作或興建會所,也不會忘記籌款協助當地華小或獨中。」
廖文輝舉例,剛迎來128周年慶的雪隆福建會館,就在不久前的會慶晚宴上移交50萬令吉給吉隆坡中華國民型中學,加上今年3月移交的50萬令吉,總數100萬令吉的捐款,對該校擴建校舍計劃有很大的幫助。
「雪隆福建會館先後創辦中華小學、中華女校、中華國民型中學與中華獨中,加上芙蓉中華獨中也是由森美蘭福建會館創辦,更可見福建人熱衷興學辦教的特質。」
「華教的硬體設備基本由華社自行資助,僅依靠數位董事的出錢出力,並不足以完全支付學校的龐大開銷,因此集合眾多鄉親的會館組織,可說是華小捐款的一大管道;我不敢說占了絕大部分,惟肯定不是一筆小數目。」 (收藏自2014年1月4日《東方日報》)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