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波德威爾·香港電影的秘密(4)

本土英雄(1)

《英雄本色》的成功,引發連串有“英雄片”之稱的黑幫電影的搶拍潮。當地對何謂英雄主義不斷重新評價,是環繞港片進行的文化對話中,討論得最熱烈的話題。………中國歷史上多的是腐敗與貪婪的統治者,一向沒有訴諸客觀公義原則的傳統。因此,在深入民間的故事裏,英雄若非以武犯禁的獨行俠,便是精英統治階層的對頭人。

晚上10時30分,時值香港的典型春日,既濕且熱,人群早已把人行道擠個水泄不通,有的更湧到馬路上。朋友揚手喚我,“你剛錯過舞獅哩,”她說。

要走進大華戲院,得持有特別邀請卡,但那可非名人濟濟一堂的首映。人群中的年輕人,與錄影帶店、地鐵及麥當勞所見沒有兩樣。大門終於敞開,皮拉尼西式的“之”字型後現代風格電梯【Giambattista Piranesi,1720~1778,意大利版畫家兼建築師。——譯者註】,把我們引領到多廳電影院頂樓。觀眾席上,我似是惟一的“鬼佬”,而且也是惟一四十開外的(當眾說了幾句話的監制也許例外)。我們安坐下來,開始欣賞《97古惑仔戰無不勝》的首映。

“古惑仔”電影系列主要講一群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有常人一切的苦惱,如工作難找、愛情兒戲、與父母爭吵或不和等。他們外表吸引,很是上鏡(圖2.1),又愛穿牛仔褲和閃亮的短褸,頭上蓄的不管長發或短裝,都清一色染上時髦的五顏六色。而且,他們都是黑社會分子,身上都有顯眼的龍虎紋身,幹的若非高利貸,便是非法停車場。此外,他們還會跟別的黑幫廝殺,對自己大哥則忠心耿耿,會為愛人遇害尋仇,也會奉命殺人。他們投身香港最持久的“服務行業”,幫內地位日漸重要。

第一出《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於1996年推出時引發熱潮,兩出續集相隔數月便先後面世,不少跟風作還相繼湧現(如《古惑女》,講幫會女孩強硬對付虛有其表的飛型青年)。“古惑仔”系列賣座,引起家長、教師及電影界人士強烈不滿。惟部分影評卻發現其有可取之處。他們認為香港電影死氣沈沈,“古惑仔”系列雖然大講年輕人視幫會如家庭,忠心耿耿,但講來情真意切,而且還很正面。因此,甚至連黑社會,也毫無顧忌的跑出來支持。戲院門外剛好給我錯過的舞獅,幾乎可以肯定是武館弟子的表演,也許亦涉及黑社會。

那天座上大都是年輕人,穿戴入時,頭發染上矚目顏色,赤褐的、酒紅的,也有暗淡紅的,他們都全神貫註地看戲。代表社會權威的人物淪為例牌笑柄時,便爆發哄堂大笑,系列裏經常給揶揄的牧師林尚義,引爆笑聲最多。另外,奸狡的“耀揚”殺害了古惑仔的好兄弟大天二(謝天華),引發幫會廝殺(80年代開始便在黑幫片中扮演這類角色的張耀揚,在《古惑仔之只手遮天》演過奸雄烏鴉後,今次卷土重來擔演新角;此外,他亦參演一些仿“古惑仔”系列的電影)。而最迷人、講義氣,卻被輿論不公平對待的角色,要算是戲中主角,沈郁靚仔型的流行歌星鄭伊健飾演的大哥陳浩南,和他的兄弟——鎖眉怒目的平頭裝老粗山雞(陳小春),也有山雞那滿口粗話性格剛烈的女朋友(莫文蔚)。

其後,我發現“古惑仔”電影,是拍給身處角色世界的年輕人看的,也許半數觀眾,或多或少都有黑社會背景。我又聽聞那些影星的演繹,不帶半點80年代明星的氣質,猶如鄰家孩子那樣才是他們的賣相。此外,我亦曉得不少影評認為,系列表達了面對“九七”的某種務實的樂觀態度。

完場後,觀眾湧到街上團團圍住影星黃秋生。他不僅擅長扮演討厭兼誇張的角色,還在報紙撰寫專欄,又唱自己寫的搖滾歌曲如《雷公劈友除世害》。他給影迷簽名,又讓人拍照。別的影星則還待在多廳影院裏,要到淩晨二時左右另一廳放映完畢,才現身見影迷。

並非所有新片,都可以像《97古惑仔戰無不勝》般引人期待及出現首映的盛況,但只要你目睹觀眾那種反應,便能想像影片水準縱使一般,亦一樣有號召力。導演黃誌強被問到怎樣才是典型的香港電影時,回答說:“一部非常賣力地去取悅觀眾的電影。”翌日,《97古惑仔戰無不勝》移師到20多間影院公映,且成為是年復活節假期的賣座亞軍。5個月內,影片的錄影帶會推出市面,但理所當然的是,我從擠擁的彌敦道左穿右插走到大華戲院的那個晚上,已有人在銷售盜版光碟了。

香港位於南中國沿岸,版圖包括香港島、大嶼山及零星散布的小島、九龍半島及接壤內地的新界,人口約650萬,面積415平方公裏,只是居民大都擠在其中4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九龍旺角區的人口密度,是加爾各答的4倍,即使新界的“新市鎮”,亦以高空發展的小單位建築為主。居民躲到公眾娛樂場所,像公園、遊樂場、酒樓餐廳、卡拉OK及電影院,或參與形形色色的節慶,以逃離擠迫的居住環境。

可彈丸之地卻取得驕人成就,在工業世界熬出頭來。90年代初,香港財富僅次於日本與新加坡,居亞洲第三位,經濟實力居全球第八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則是全球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及瑞士,卻勝過加拿大、德國、法國、意大利及英國。居民平均收入更超越其殖民宗主國,到了1990年,香港投資英國的金額,比英國投資香港的還要多。香港擁有的全球之最(最大、最早和最多),亦是數不勝數。此外,香港出口量超過中國大陸內地與印度,更以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貨櫃碼頭為榮,且亦是成衣、玩具、鐘表及蠟燭的出口王國。白蘭地及勞斯萊斯的人均消費量,亦是全球之冠。

話雖如此,但統計數字或多或少扭曲了真相。事實上,香港貧富懸殊,收入最高的一成家庭,占去總人口收入的42%,收入較低的半數家庭,只得19%。幸有政府介入,入住公屋者大都繳付低廉租金,但地產炒賣卻使住宅單位售價處於不合理的高水平,供樓者平均要把家庭收入的2/3支付按揭。香港提供的社會服務是亞洲數一數二的,但政府在這方面撥出的開支僅占稅收的2%。而且,香港沒有失業保險或退休金制度,只菲律賓女傭及保姆等家庭傭工才享有最低工資保障,法律也無規定工作時間的長短。

殖民統治下的香港成就非凡。英國派來總督管治一切,並欽點具有影響力的商人晉身行政局及立法局,為他出謀獻策。這種安排雖然有些家長制,但卻給了香港相當大的自由空間。英國早於19世紀便已在香港建立據點。為換取珍貴的茶葉和絲綢,英國公司不理中國政府禁令進口大量鴉片。英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於1842年迫使清政府割讓香港島,又於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奪取九龍,更於1898年租借新界,為期99年。期間,深水港的優越條件使香港成為轉口重鎮,而當地經濟,都是以“洋行”為名的公司主導,即太古、怡和及其他企業家族經營的貿易公司,香港甚至成為銀行、航運、造船、貨運及保險等行業的中心。

香港是移民與流亡者的城市。中國帝制於1911年解體以後,先是軍閥混戰,後有日本30年代侵華,好些內地人都紛紛跑到這個殖民地。1941~1945年日本占領香港期間,部分難民回流內地,但戰後不久,又爆發內戰,數以千計移民又南下香港。縱使香港變成亞洲知名的人口中轉站,但好些移民卻留了下來,其中以廣東省各地農村湧來的廣東人占大多數,其次是潮州人和客家人,此外還有俄羅斯人、歐亞混血兒及印度支那人。這些人當中,又以上海人格外重要,他們不少是企業家、專業人士和白領。上海商人擅於融資,使香港工業在50年代間迅速起飛。他們縱使只占人口4%,卻成為工業界翹楚,在紡織、航運及塑膠等行業賺了大錢。

進取的企業家不住湧來香港,英國人更讓此地發展為自由市場的大實驗場。米爾頓·弗裏德曼(MiltonFriedman)有句名言:“要看資本主義運作,便到香港去吧!”海外華人資金大量湧進,當地放款者亦好商量,殖民地在戰後迅速恢復元氣。韓戰期間,聯合國向中國大陸實施貿易禁運,香港航運中心地位大受打擊。為適應時勢,殖民地自我轉型,變身為出口主導的制造業經濟,從初時的紡織與制造成衣,到生產玩具及鐘表,到高質印刷及金屬產品,到最後生產從電路板到電子遊戲等電子工業。另外,當地公共交通及公共事業皆陸續私營化,建立了穩固的基建設施。政府除興建公共房屋及控制賣地外,便很少介入繁忙的商貿活動。70年代間,香港經濟每年均以10%的速度增長。

所有銀行皆覬覦全球性的市場,殖民地未幾成為重要的金融中心。鄧小平於1978年後敞開中國大門,香港商人開始把工廠北移。邊境另一端,土地供應更充足,工資更低廉。到了1996年,殖民地投入工業的勞動力不足一成,香港轉向發展服務業,以銀行、貿易、投資及旅遊為主。華人富商開始收購英資公司。本地公司也大量投資新興的內地市場。香港成為世界商業中心,美國、歐洲及亞洲各地公司都來大展拳腳。盡管80年代期間出現金融危機,但香港仍穩步繁榮。

殖民地與國內一向息息相關。香港不能自給自足,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中國內地便控制了當地食水及糧食供應,正如有句老話:“內地只消一通電話,便可拿下香港。”80年代經濟蓬勃期間,香港對國內變得舉足輕重。香港在國內的投資額估計占所有外來投資的三分之二,國內商人也踴躍投資香港企業;香港居民經常往內地探視,而內地遊客與商人亦不斷湧到香港。

70年代期間,香港開始步進漫長的經濟繁榮期,新一代亦隨之出現。他們是戰後出生較富裕的年輕人,對中國大陸沒有記憶,受殖民地英語教育,且不少在英國、澳洲或美加等地的大學畢業。在都市成長,面向國際的年輕一群,縱然常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卻對廣東的傳統娛樂如粵劇及說教的粵語片興趣不大,吸引他們的,反而是外國的大眾傳媒。樂隊都演奏貓王和披頭士的歌曲;律師探長梅森和哥倫布探長都在電視上出現;好萊塢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高居票房收入冠軍榜首多年。對好些港人來說,香港如今是中西文化務實的結合。

電視廣播於1967年引進香港,加速了文化現代化的步伐。到了1973年,粵語頻道成為黃金時段最多人收看的電視臺,除長篇肥皂劇外,更有一些刻畫社會問題的單元劇,催生了徐克、許鞍華及林嶺東等一整代的導演。粵語電視的出現,還使諷刺時弊的冷面笑匠許冠文大受歡迎,他在晚上主持電視節目《雙星報喜》(以美國電視節目《Laugh-in》為藍本),與弟許冠傑成了最佳拍檔。許氏兄弟的喜劇《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及《賣身契》(1978)皆成績斐然,更帶頭令粵語片起死回生。此外,許冠傑的蓮花樂隊亦同時亮相電視,一時之間,樂壇紛走“廣東流行音樂”路線,炮制半本土半西方風格的流行樂曲。許冠文的電影出現片頭字幕時,許冠傑的歌曲也往往響起,歌詞通常諷刺世態炎涼,宣泄生活艱苦。

許氏兄弟在電影、電視和音樂等方面的成就,反映了港人口味的某些轉變,港人其實正開始建立起獨特的流行文化,口味的轉變來得更深更廣。“港產片”以新姿態出現,除講求節奏明快,還加插廣東俚語,儒家倫理則消失得無影無蹤。歷史學者蔡寶瓊說:“當地市場的文化產品制造者視香港為首要效忠對象,還是破題兒第一遭。”1984年以後,回歸中國有期,本土身份的議論更趨白熱化。愈近“九七”,港人生活方式似變得愈要與別不同,猶如要顯示他們擁有擺脫內地影響的文化自由——即使兩地的政經聯系更趨緊密。到了1988年,調查顯示8成以上受訪者覺得自己根本非英國人也非中國人,而是香港人。

70年代也是午夜場成為一種儀式的年頭。影片制作者開始於周五或周六,同一時間在10~20家影院安排11點半左右的首映,為新片作宣傳。午夜場能制造口碑,對廣告經費有限的影業來說,很是重要;對學生、年輕夫婦和流連夜店及麻將館的夜遊人,則成為必備社交節目。我看《97古惑仔戰無不勝》的時候,午夜場已變成僅屬於市場推廣的一種方式,惟有在其全盛時期,導演可從中知道觀眾反應,制片人還在那時開始強迫導演出席。黃誌強對觀眾反應,猶留有生動回憶:

“他們有什麼不喜歡,便向你喝倒采,他們認得你就是導演。我想說的是,曾在午夜場親眼看到觀眾很光火,站起大喊:‘到底誰是導演?給我站出來!’或者:‘到底是誰寫的劇本?把那飯桶揪出來!’但他們看到好戲,也歡呼拍掌,像暴動一樣。因此,你一做導演,便得捱過這關。嘿,你會變得戰戰兢兢,知道自己遲早要面對那些人。”

若噱頭沒法逗人發笑,或鏡頭拍不出懸疑效果,導演會重剪有關場面,甚至重新拍攝,然後趕在幾天後正式公映前弄妥所有拷貝。

午夜場是對導演的磨練,成功過關便可擁有不尋常的本領,能高度超然地批評自己的作品。看午夜場的儀式也孕育出一種本土電影文化,影癡會相約前往,完場後邊吃喝邊談電影,往往通宵達旦。此外,午夜場亦影響創作過程,幾許導演在拍攝現場的取舍,乃取決於他們想像中的那些不留情面的午夜場觀眾。有導演說過,這儀式促使他們拍攝動作永遠停不下來的影片,使觀眾緊盯畫面。因此,他們不得不拼了命地試圖令影片的每一時刻迎合觀眾。

“我相信沒有其他地方的電影和香港一樣,”黃誌強談到午夜場時說:“香港觀眾有很即時性的反應,就好比即溶咖啡或即食面一樣。那是很典型的香港事物。”這種即時性,連遊客也會見怪不怪。他們發現香港某些地方的步伐,甚至比紐約和東京都要快。在港島中環商業區,人人都匆忙得瘋了似的。一踏進升降機,便即按鈕關門;走到地鐵,會忙不疊打幾通電話。在一個據稱只信奉“錢教”的城市,要成功就須分秒必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紡織廠在《南華早報》創刊號刊出廣告:“Reopeningsoon. Soonerifpossible”(不日重新啟業,愈早愈好)。

香港導演彼此之間或與觀眾之間,對話速度極快,電影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97古惑仔戰無不勝》首映場的趣味性,或多或少系於觀眾每周有兩至三出新戲可看。香港能爭取到足夠的觀眾以維持一個成熟的影業(能維系和滿足公眾對娛樂需求的制作、發行及放映系統網絡),在地區電影中實屬少見。

數十年來,港人到電影院的次數,全球數一數二。全港人口在1959年約300萬,每人每年平均到電影院22次,顯然高居全球首位,甚至是美國的兩倍左右。1967年高峰期,更赫然高至每人每年27次。直至電視出現,影院生意才稍見回落,但縱觀整個70年代,港人平均往電影院次數一直領先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再加上港人大都習慣每周工作六天,只有黃昏及星期天才有空看電影,有此成績就更顯得了不起。

家庭影帶的出現,使觀眾口味更挑剔。80年代中期,50萬港人擁有電視錄影機,超過250家影帶租賃店為他們提供服務。在西方屬於高檔產品的鐳射影碟,更大行其道,卡拉OK更推波助瀾,影迷發現影碟的清晰影像及沒經切割的寬銀幕,是翻錄的極佳版本。賣座電影往往以雙影帶或雙影碟的形式發行,租金因此便可提高一倍。

觀眾縱使對影帶趨之若鶩,卻沒有放棄電影院。1977~1988年間,每年平均觀眾入場人次皆穩守6500萬左右,而且他們都選看港片。好萊塢電影以前一直獨占鰲頭,但60年代末之後,當地票房卻都成為港片天下,20部70年代最賣座影片,港片占去11部,而首4部港片則遠遠拋離最賣座的進口好萊塢片(《摩天大樓失火記》,TheToweringInferno),外國片甚至有好幾年沒法打進前十名。歐洲官員都苛評進口好萊塢片,但《獅子王》(TheLionKing)、《阿甘正傳》(ForrestGump)、《蝙蝠俠》(Batman)、《獨自在家》(HomeAlone)、《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阿拉丁》(Aladdin)、《肥媽先生》(Mrs.Doubtfire)、《貝弗利山警探》(BeverlyHillsCop)及《回到未來》等所以成為全球賣座片,正是歐洲觀眾一手造成的。可在香港,這些影片的票房不過爾爾。

何以有此現象?是時,港片通常由20~30家大影院聯映,而外國片則僅在不到10家的“小型影院”放映。影業實際上設下影院配額制,使好萊塢片進賬有限。到90年代,放映美國片的影院增加,票房收入亦告上升。《侏羅紀公園》(JurassicPark)由約20家影院聯映,成為當年賣座冠軍,遠遠拋離港產賣座片。《生死時速》(1994)及《泰坦尼克號》(Titanic,1997)亦出現同樣情況。

Views: 8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