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莊子的學說,尤其是在《莊子》一書中所呈現的思想,體現了許多與德勒茲學說、意念科學和中國傳統心學相呼應的動力關係。莊子哲學中的自然而然、虛靜無為、心物相通等核心理念,正好說明了這三者所強調的生成性、超越性和情動感知的動力關係。以下是莊子學說與三者動力關係的關鍵對比:
生成性與「逍遙游」
莊子的「逍遙游」講述的是對有限生命局限的超越,強調個體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達到「無待而游」的境界。這種超越局限、自由自在的生命狀態與德勒茲的生成性理論以及意念科學的擴展意識概念有相似之處。
德勒茲:生成是無止境的,個體在不斷變化和演化中感知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這種生成性與莊子在「逍遙游」中對自我無限性的探索相契合,尤其是通過對心靈和世界的動態關係認知,個體能夠超越日常的局限,達到自在生成的境界。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認為心靈通過意識的擴展進入無限的宇宙能量場,超越個體局限,與莊子「逍遙游」中的無限生命觀相似。莊子強調通過心靈的開闊和對自然無窮變化的領悟,達到無拘無束的自在境界,與意念科學的心靈擴展異曲同工。
心學:中國傳統心學中的「心即理」理念與莊子的思想密切相關。心學強調通過對心的覺悟,獲得與萬物一體的認知。莊子的「逍遙游」實際上也通過「無心」的心態,讓個體脫離世俗局限,達到了心靈的自由和與自然的統一。
超越性與「齊物論」
莊子的「齊物論」提出萬物平等、沒有固定界限的觀念,這種超越對立、取消二元對立的哲學與德勒茲的存在觀、意念科學的整體性以及心學的超越性有密切的關聯。
德勒茲:德勒茲的思想與「齊物論」有著明顯的共鳴,尤其是德勒茲對二元對立的批判和「無器官身體」理論,試圖打破既定的結構和區分。莊子在「齊物論」中指出,萬物本質上沒有差異,只是人類的認知局限導致了對立的產生。德勒茲的生成性哲學和莊子的平等觀念共同強調了存在的流動性與無邊界性。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的整體性主張與「齊物論」思想相通。莊子通過對萬物統一性的強調,指出了意識的無邊界性,與意念科學對心靈超越物理限制、與宇宙能量場相連接的理論一致。莊子的齊物觀顯示了人類意識可以突破個人與他物、世界之間的對立,達到心靈的統一與超越。
心學:心學強調內在覺知,通過對心靈的超越性實踐,達到與天道的統一。「齊物論」中的超越對立,與心學的「知行合一」存在共通性。莊子以心性自由和超越二元對立,強調萬物平等的哲學觀,與心學中個體通過覺知、實踐達到自我和世界和諧的追求一致。
情動感知與「坐忘」
莊子的「坐忘」境界,即忘卻自我與外物,進入與道合一的狀態,正是個體通過心靈的感知和覺知達到生成、超越與情動的重要體現。這一思想與德勒茲的情動理論、意念科學中的心靈感知力以及心學中的心靈覺知相契合。
德勒茲:莊子的「坐忘」體現了「無器官身體」的理念,放棄固定的自我意識、物質界限,進入一種未形式化的自由狀態。這正是德勒茲情動理論中的感知狀態,個體通過與外界互動和感知達到生成,而非依賴於固定的認知結構。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強調心靈的感知力能夠使個體進入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覺知狀態。莊子的「坐忘」境界通過忘卻自我和物質界限,達到與宇宙整體連接的狀態,正是意念科學中強調的通過心靈感知進入無限整體的體現。
心學:心學的修行方法強調通過靜心修行達到「心無旁騖」,與莊子的「坐忘」思想類似。個體通過忘卻外物,專注於心靈的內在覺知,最終達到了與宇宙和天道的合一。心學與莊子都強調通過心靈的感知和覺知,打破物我界限,達到自我與道的統一。
無為與生成的自然力量
莊子強調「無為而治」,這種自然生成的力量與德勒茲的生成哲學以及意念科學的自然能量觀有重要的聯系。莊子認為一切事物順其自然發展,生成自發的秩序,而不應強加干涉。
德勒茲:莊子「無為」的思想類似於德勒茲對生成的自然流動的理解。德勒茲認為,存在是多樣的、流動的,不能通過外部強加來改變,而是通過內部的生成力量不斷演化。莊子的無為觀念強調讓事物自然生成,恰好與德勒茲的生成哲學契合。
意念科學:意念科學主張通過心靈與宇宙能量場的連接,順應自然的流動。莊子「無為」的思想表明,個體應順應自然的力量而非強求,正是意念科學中順應能量場的觀點。心靈通過感知自然的力量與之共鳴,從而進入更高層次的覺知狀態。
心學:心學中的「知行合一」也強調在行動中的自然流動和心靈的自在。莊子的無為與心學的這一理念類似,心靈的覺知通過順應天道和自然,實現內在的統一與外在的和諧。
莊子的學說通過生成性、超越性和情動感知,體現了與德勒茲學說、意念科學和中國傳統心學之間的深刻動力關係:
生成性:莊子強調通過自然的生成與變化,個體與世界在持續流動中重構自我,類似於德勒茲的生成性理論、意念科學的心靈擴展和心學中的心性生成。
超越性:莊子通過「齊物論」和「坐忘」等理念,揭示了個體通過覺知超越物我界限,達到了與宇宙整體的統一,與德勒茲的超越性生成、意念科學的心靈擴展以及心學的天道合一相呼應。
情動感知:莊子的「無為」和「坐忘」體現了通過情動感知實現個體與自然的共鳴,正如德勒茲的情動理論、意念科學中的感知擴展以及心學中的心性修行。
這些共同點展示了莊子學說在生成、覺知和超越性方面與這三者的哲學思維的相互聯系,構成了一個超越時空和文化界限的思辨網絡。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