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二十二章·拉丁美洲(1900-1962)(3)
另一位西班牙僑民卡洛斯·貝洛是「戴萊製片組」的台柱,曾拍過一些紀錄片與短片。他是《命根子》一片的剪輯師,該片由年輕的貝尼托·阿拉茲拉基導演,由一組短片組成,主人公都是印第安人。《奶牛》一片描寫一名窮苦的印第安婦女冒著自己孩子餓死的危險去當人家的奶媽,是一部非常使人悲痛的短片。貝尼托·阿拉茲拉基后來委身於商業性影片(《黑牛》一片除外),而貝洛則攝制了一部極為壯觀的影片《斗牛者》,這部紀錄性的悲劇片內容超出斗牛場和斗牛士之外。
從1952年起,墨西哥電影的藝術水平開始下降。它的影片出口完全在美國人詹金斯的控制之下,這位前美國領事改行經營電影生意,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著墨西哥電影生產的大部分。好萊塢掌握一部分設備最先進的製片廠。從1948年到1952年,在488部影片中有301部歸美國大公司發行。墨西哥各銀行最后通過它們對影片的投資來普遍提高全國影片生產率:在多數情況下,一部墨西哥片的拍攝只需三個星期(在好萊塢要十二個星期,法國與西德要八個星期,在意大利則需七個星期)。由於這些金融界的利益——同時也由於作家們的馴順服從——使得1935—1950年間雜亂無章、質量好壞不均而產量頗多的墨西哥製片業變成一個有條不紊的工廠,一個專門為拉丁美洲觀眾生產一系列影片的好萊塢式的工廠。今天大部分墨西哥影片是一些小歌劇片、說教的宗教寓言片,和一些按照上世紀的傳統表現母親的隱痛和女兒的失足、最后由於愛而獲得新生的鬧劇片。這些影片或是追求服裝的華麗,或是表現一個適合於旅遊者口味的民間故事,男演員們手執吉他、頭戴闊邊草帽,女演員們則濃妝淡抹,扮演艷麗的農婦,在牧場或莊園里演出一些荒唐輕浮的戀愛故事。
喜劇演員康丁弗拉斯(原名馬里奧·莫蘭諾)出身於民間巡迴劇團。他以獨特的方式顯示在西班牙語的美洲國家中一種正在增長的力量。在影片《關鍵所在》初次獲得成功之后,他飾演的印第安傭工、歹徒小說中的人物、滿口說俏皮土話的無賴漢,在拉丁美洲獲得廣大觀眾的歡迎。聲譽之廣堪與夏爾洛相比。
古巴
這個有700萬人口的大島於1897年攝制第一部新聞片
《撲滅火災》,從1908年開始攝制故事片。但古巴電影的真正開端應該是1913年8月6日長故事片《馬努艾爾·加爾西亞》的上映,這部影片,由恩里克·迪亞斯·克薩達導演,敘述獨立戰爭期間一個民族英雄的光輝事跡。這部影片的製片人是巴布羅·桑托斯和傑蘇斯·阿蒂加斯,他們是一個馬戲團的老闆。以上三人合作,一直到1920年,拍攝了一些社會題材與革命題材的影片(《血與糖》、《在叢林中》——又名《古巴女人》和《桑吉里隊長》等等)。
在20年代,古巴攝制了30多部影片,其中有埃斯特萬·拉米雷茲導演的影片(如《惡神》、《面向生活》、《阿羅亞托》等),尤其是拉蒙·貝翁導演的影片為數更多。拉蒙·貝翁在離開本國前往墨西哥前拍了《慈悲的聖母》,這部影片儘管劇情幼稚可笑,可是導演卻很傑出,演員的演技和民族典型人物的處理上都很成功。這是古巴最后一部有價值的無聲片。
為紀念解放運動領袖何塞·馬蒂誕辰一百週年,獨裁者巴蒂斯塔組織了一次強制性的募捐活動。募捐所得的款項除去揮霍浪費之外,剩餘的被用來攝制一部紀念性的影片《白玫瑰》,由墨西哥人費南台茲導演,他很不注意歷史的真實性,結果使影片充滿官樣文章那樣沉悶令人生厭的氣氛。
鬧劇片、哀情片、歌舞片、為美國旅遊者攝制的「地方風俗片」、對西班牙后裔及黑人進行粗野挖苦的滑稽片,這些片種組成了從1938年起直到菲德爾·卡斯特羅的革命發生前在古巴生產的有聲影片的大部分。
1959年,電影協會(簡稱I.C.A.I.C)成立,它被授權管理唯一的一家製片廠、幾家電影院和一個放映網。它開始拍攝一些受新現實主義與紐約學派的影響的紀錄片,其中應當指出的有托馬斯·G.阿萊亞導演的《土地屬於我們》和加爾西亞·埃斯皮諾薩導演的《住房》,后者就是當年曾被巴蒂斯塔禁映的那部《沙洲》的作者。電影協會向外國導演發出廣泛的呼籲邀請他們到古巴工作,其中有法國人克利斯·馬爾凱(拍了《要古巴!》一片)、阿涅斯·瓦爾達(拍了《向古巴人致敬》、阿芒·迦蒂(拍了《另一個克利斯托巴爾港》)、蘇聯人卡拉托卓夫和葉甫圖申科(拍了《我是古巴》)和荷蘭人尤里斯·伊文思(拍了《古巴紀行》和《武裝的人民》)。
在1961—1965年間,青年導演完成了近20部長片,其中值得提出的有加爾西亞·埃斯皮諾薩導演的《古巴在跳舞》和由柴伐梯尼編劇的《青年反叛者》、古蒂埃雷斯·阿萊亞導演的《革命的故事》、《十二把椅子》和《古姆比特》。中美各國
中美洲的小國(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一共只有1000萬人口,有350家放映35毫米與16毫米影片的電影院,其中頂多有100家每天放映影片。
在巴拿馬,第一部故事片似乎是在1949年攝制的,這就是卡洛·魯伊斯和胡利奧·埃斯皮諾索導演的《幻想破滅之時》。
在危地馬拉,1950年攝制了《帽子》;1952年攝制了《加勒比海的女兒》;更值得注意的或1953年攝制的《黎明》,導演J.M.德莫拉在片中以歐洲殖民者虐待印第安人為題材。但在1954年發生的軍人政變之后,一切影片的生產都中斷了。
薩爾瓦多在1950年左右也許拍過一部彩色長故事片。
在洪都拉斯,許多電影院都是美國「聯合水果」公司的財產,這家公司在中美各國有很大的勢力。
在尼加拉瓜的某些城市里,電影院除去繳納普通的捐稅之外,還要支付一種「火山稅」,用以救濟火山爆發時的受難者。
在一些居民主要為印第安人與混血種的國家中,有65%80%是文盲,每年每人平均看不上兩次電影,電影藝術在這些國家還處於初步階段。
在加勒比群島,多米尼加共和國或是海地的電影觀眾人次一直停留在上述水平(320萬居民中有95%是文盲,電影院總共有6000個座位)。在一些英國、荷蘭或法國的殖民地,觀眾人次要高些。在這些島嶼上,各種各樣的紀錄片與故事片都是外國人攝制的,民族的電影藝術還有待誕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