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9章 造型 (2)

蘇珊·朗格在論述情感的形式這一命題時看到了這一點,認為這種形式實際上是“生命活動的投影”,“它們的基本形式也就是生命的形式”。這是很精辟的論斷。因此,藝術形式也可獲得這樣一種概括:生命活動的直覺造型。這種理解,其實也已逼近克萊夫·貝爾所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的命題。

上文說過,內在意蘊的直覺化是內在意蘊的一種升華,現在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到,一旦這種直覺被賦予了一個有魅力的形式,那麽,內在意蘊便趨向確定化和提純化,從而具備更大的審美效能。從這個意義上說,形式的創造和意蘊的開掘是同步的。在此還需引述卡西爾的一段論述:


藝術家是自然的各種形式的發現者,正像科學家是各種事實或自然法則的發現者一樣。各個時代的偉大藝術家們全都知道藝術的這個特殊任務和特殊才能。列奧納多·達·芬奇用“教導人們學會觀看”(saper Vedere)這個詞來表達繪畫和雕塑的意義。在他看來,畫家和雕塑家是可見世界領域中的偉大教師。因為對事物的純粹形式的認識決不是一種本能的天賦、天然的才能。我們可能會一千次地遇見一個普通感覺經驗的對象而卻從未“看見”它的形式;如果要求我們描述的不是它的物理性質和效果而是它的純粹形象化的形態和結構,我們就仍然會不知所措。正是藝術彌補了這個缺陷。在藝術中我們是生活在純粹形式的王國中而不是生活在對感性對象的分析解剖或對它們的效果進行研究的王國中。


《人論》


這種能夠“教導人們學會觀看”的直覺形式,一旦發現就能構成對意蘊和對象本體的超越。在這個意義上,是形式使內容走向普遍,走向長久。不少美學家注意到了這樣的審美事實:深層的內容很快被人淡忘,而它的呈現形式卻長刻人們心頭。

人類藝術文化的發展過程,也就是主客觀的意蘊漸漸構組成形式、轉化成形式的過程。隨著社會理性能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深刻意蘊轉化到了達·芬奇所說的可供觀看的層面,意蘊也就積澱成了形式。因此,藝術形式也就是藝術意蘊的歷史紀念碑。

在這方面,艾茲拉·龐德和托馬斯·歐內斯特·休姆所建立的“意象主義”命題很值得注意,而且對創作實踐有具體指導價值。他們認為,藝術中的“象”對於“意”的表達必須是直接的、瞬間的,而且是精確的,而意象一旦產生,則必然有詩的本質。


我們應該援引一些具體的實例了。


中國現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常被人說成是一篇至情佳作。這話並未說錯,但卻遠未道出此文成功的秘密。我們讀到過許多紀念雙親的赤誠文章,但感染力卻不及《背影》。在文學中,人們一貫相信的所謂“自己感動幾分,就能感動別人幾分”的信條極不可靠。《背影》最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和文字之間的一個中介結構,那就是情感的直覺造型。

這種情感的直覺造型在《背影》中處於中心地位。作者寫自己北上讀書,父親在繁忙中渡江相送到車站,在車站把一切都安排、叮嚀妥帖,本可回去了,卻突然想到要穿過鐵道去買幾個橘子給兒子在路上吃。作者就以樸素的筆調描寫了他當時看到的一幅圖景: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這就是一個比較出色的情感的直覺造型。讀過這篇散文的讀者,往往會不記得文章中的直接抒情言詞,卻會記住這個蹣跚、肥胖、吃力的背影。在許多場合,還會產生聯想。這個背影,頗像蘇珊·朗格所說的生命關系間的“投影”了,因此,成了這篇散文的主要形式構件,或者說是其中一個“有意味的形式”。


許多詩文並不缺少真實的激情,卻缺少這種直覺造型。結果,情感就流散不定,構不成交匯點,也失卻了發射力。在達一點上,列夫·托爾斯泰在他的藝術論中的主張顯然是有偏頗的,他強調情感對藝術的重要意義是不錯的,但他斷言只有親自感受獨特情感的人才會尋求到最為妥當清晰的表現方式,則倚於一側了。這仍然是那種把內在精神和外部體現混為一談,結果把外部體現看成是一種消極衍生物的觀念在起作用。像托爾斯泰這樣的藝術大師執持此論,多半是由於他自己在外部體現上已從容嫻熟到了不露印痕的程度,因而產生了對外部體現的漠視。當然,達也反映了藝術流派上的差別,托爾斯泰可以屬於以現實主義為基點的體驗派藝術家,這一派的藝術家大多熱心尋找藝術創造的心理動力,而疏淡物化體現。

我國藝術界長期受體驗派藝術的影響,執意尋找心理動力,甚至以此來裁斷藝術創造活動的優劣,不注重形式的尋求和構建,還再三地批判實際上未必存在的“形式主義”。一位青年電影女演員未能演好舊時代的一名歌妓,評論家們都眾口一詞,說是由於她太年輕,沒有體驗。大家也都覺得言之有理。其實,如果這種認識是正確的,那麽,莎士比亞、莫里哀、關漢卿、王實甫、湯顯祖的戲都不可能在今天演出,因為哪一位活著的演員相對於這些劇作都太年輕,更談不上切身體驗。實際上,連成功地演出了《茶館》的於是之他們,也並沒有在當年的茶館中泡過,更沒有那些垂老茶客們的心理體驗,但他們終於找到了那段生活的內在形式,並把它體現在自己的氣貌行止上,構成了直覺造型。

Views: 6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