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琪·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8)

不過也正如「無組織身體」(the body without organs)及「內在平面」(plane of immanence)所宣示,它作為慾望流動於其上的開放系統,一但被推到極至,無組織身體就面臨一種「有機體」生命的死亡, 但死亡並非全然的停寂,它帶引出的是另一個「分子式」的新生。

主 體不再佔據中心,只有單一體在邊緣和中心間不斷聚合分散,而也唯有遊牧主體,藉著顛解穩定的架構,不但可以改變物體的穩定形態,也可以為僵死且畛域化的社會建制,寫進解放的語碼。遊牧者不僅是科技、武器和戰爭的發明者,也是對抗國家機器的有效武器( Deleuze & Guattari, 1983)


見諸德與瓜二人在《反伊底帕斯》和《千高原》中的理論型構, 網路也恰是這樣一個隨機連結的地下莖脈,而網路公民的性別扮裝, 就恰同遊牧主體一樣,顛覆既有的社會規範和象徵秩序,它在父權律法之外書寫身份的流動,具體的顛覆性別政治的二元位階。

而跨國界全球化的網路空間,因為沒有具體的邊界,也還沒有全備的律法約束網路上的行為,小眾政治和社運也比較容易在網路上低成本宣傳。網路作為一種可及性並不算太低的媒介,被賦予顛覆國家壓制性言說的決定性格,使國家依偎在「全球巨觀政治結構」和「區域式微觀政治」的夾縫間求生存。

雖說,能否吸引眾多閱聽者上網參與社運,以造成相當力道的改革聲浪,仍在懷疑與實驗的階段,但是網路具有作為「解放趨力」的潛力,卻是無庸置疑的。米樂也認為,「任何形式的超文件都是力量強勁的溶劑,可破除下列的假設:正確的意義與傳統線性連續發展搭配的天衣無縫」(米樂, 1995:83)

歐德薩(Cleo Odzer)在《虛擬性愛》(Virtual Spaces: Sex and the Cyber  Citizen)的實際田野紀錄中,就記載了肆意扮裝,「在網路上顛倒眾生,卻沒人會知道你是誰」的匿名隱形衣保護下,如何讓人們可以化身多重人格,像愛麗絲一樣潛遊到網絡的肌理和地下莖脈,在虛擬星球和異位元的時空上漫遊資訊的櫥窗,也培力了弱勢性族群在各色情慾實驗的可能性(Odzer, 1997)。 



四、超真實的主體:可能取代原作的複本14


如果網路千高原提供了後現代主體一個「身份實驗」的解放空間,那麼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似乎更加強了「虛擬」凌駕「真實」的力道,因為超連結作為一種不斷在連結中遊移的符旨鍊,其實和無意識不斷滑動的過程極為類同。

拉康號稱對佛洛伊德的回歸,其實是對佛洛伊德的另類改寫。佛洛伊德以為愛神受制於死神,故敘事的開展必定有所失落或匱缺,但之所以能忍受客體不停的消失,乃因在忐忑不安的懸疑之中,知道客體終究會回歸,他在嬰兒 fort 和 da 的遊戲規則中,發現嬰兒如何征服母體不在場的匱缺。

但拉康則認為,我們喪失母體的經驗(即走出鏡像期進入象徵秩序),逼出了我們生命的敘事,所以主體在慾望流動於符徵間轉喻的過程中,找尋此一失樂園的替代物,卻永不可得。


拉康認為孩童被陽具這個超越的能指(transcendental signifier),由完整、隱喻式的鏡像期( mirror stage),放逐到空洞能指串連、換喻式的的象徵秩序( symbolic order)之中,他的主體身份只能因著和其它主體的差異和類同而建立,而文字也只能依賴著排斥其它文字的意義才能產生意義。主體和語言在類同的結構上,延著語言和慾望的鍊鎖,由一個符徵到另一個符徵,意味著無止境的差異和匱缺,而鏡像完滿的隱喻世界也讓位給語言永不完滿的換喻世界。

14 Turkle(1995: 13)就曾引述 Doug 所說的話,認為現實只不過是另一個視窗, 而且往往並非是最好的那一個。史洛卡(   1998:34)也提出:網路科技福音者多半已經不僅只把電腦單單視為資訊處理機,而是將之視為一種「華麗的複製    機器」,且認為「電腦的複本(copy)應當,也終將會,取代它所模仿的『原件』(oringial)」。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