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苑利·朝鮮半島南方文化與中國長江下遊百越文化的關系問題
苑 利(中國社會科學院)
傳統觀點認為,韓文化的底層文化依年代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距今三千年以前的有文土器文化,一是在距今三千年時由域外傳來的無文土器文化。它的到來從根本上改變了韓半島原有的文化風格,並從根本上奠定了韓半島此後的基本走勢。人們認為,這是韓文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源頭。那麽這一文化究竟來源於何處?人們歷來眾說紛紜,但韓國的大多數學者都認為這一文化很可能來源於西伯利亞,原因是韓半島的這時的陶器與西伯利亞的陶器頗為相似。但人們在溯源時卻忽視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這一文化是伴隨著稻作文化一同傳入韓半島的,西伯利亞至今不產水稻,這支文化的源頭怎麽會是西伯利亞呢?後來的考古學研究也證實,西伯利亞的無文土器比韓半島要晚將近100多年,這也就是說,不是西伯利亞的無文土器影響了韓半島,而是韓半島的無文土器影響是西伯利亞。
那麽,這一文化究竟源於何處呢?經過16年的研究,我們認為這一文化當源於中國長江下遊的百越民族地區,韓半島的傳統文化與中國東南沿海的百越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韓半島稻作文化的來源問題
在農業方面,由於氣候、緯度等原因,中國以淮河為界,大致可分為南北兩大農耕系統。淮河以北以旱作農業為主,淮河以南以稻作農業為主。中國長江下遊是中國稻作文化的發源地,早在7000多年前,中國東南就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稻作生產。最有名的要屬河姆渡文化。在1973年的發掘中,在第四文化層,共發現400多平方米的稻谷、稻殼和稻草堆積物,其厚度在10-40厘米不等,最厚的達70厘米。這是谷物腐爛後長期自然積澱的結果,原初厚度當在一米以上。如果其中的四分之一為稻谷,換算成稻谷就是在120噸以上。但當時中原對稻作生產尚一無所知,直到2000年後,河南人才開始試種水稻,直到後漢,遼東才開始有了種植水稻的記錄。
但奇怪的是,韓半島至少在距今3000年前,就已經有了水稻的生產。在松菊裏等17個新時期遺址中,都發現有稻作文化的遺存。歷史上韓半島並沒有野生稻,這說明這一時期的稻作文化肯定是舶來品。那麽,它究竟來自何處?研究後我們發現,這支文化並不像是有些學者所說的來自西伯利亞,而是來自中國長江下遊的江蘇、浙江省及安徽一帶。僅就稻作文化而言,河姆渡可能是它的最終源頭。理由是:一,考古學上的證據:伴隨稻作文化而來的有段石錛、半月形石鐮,它們的最早原型都出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二,在稻作文化的稱謂上,韓中兩國也非常相近;三,在耕種技術上,雙方所采用的“火耕水薅”、鳥田、踏耕耕種方式等也完全相同,而以拔河來祈求豐收做法,兩地也基本相同。
二,服飾文化比較
歷史上,許多民族都有穿貫頭衣的習俗。但是,到底什麽是貫頭衣,說法並不統一。按史書記載,所謂貫頭衣,事實上就是一塊圍在腰間的窄幅白布,女人有時在胸前也要圍上一塊。以後布多了,女人就幹脆將兩塊布縫在一起,圍在身上,這就是後來的筒裙。貫頭衣是百越民族的傳統服裝,但奇怪的是歷史上韓民族也穿這種衣服。現在韓國女子所穿的“襯裙”,便是這種服飾的古老遺留。這種服裝比較適合於熱帶、亞熱帶氣候,是在南方這樣一個特定環境下形成的特定文化產物,但是,北上後的韓民族還是繼承了下來。
三,從人體裝飾藝術看韓民族與百越民族的文化聯系
文身一般多發生在南方地區,因為只有裸體才能體現出文身的意義。南方民族是將它作為一件好事來做的。在中原地區,文身不是好事,一般多發生在犯人、士兵和奴婢的身上,而且主要集中在面部。它的功能主要是區別身份——族屬、地位、性別、年齡等等。
《三國志》“倭人”條說:“男子無大小,皆黥面文身……斷發文身,以避蛟龍之害”。史書認為倭人來自中國的南方,他們的文身所繼承的應該是中國南方文化的傳統。歷史上,韓民族中也有文身習俗,而且越往南,文身者越多。《後漢書》“弁韓”、“辰韓”說:“其國近倭,故頗有文身者”。紋身習俗常常與稻作文化聯在一起,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關註的現象。文身習俗很可能也是伴隨著稻作文化一起傳入韓半島的。
南方有“穿胸國”。到底什麽是“穿胸”,各家解釋不同。周致中《異域志》認為穿胸就是在胸前穿個洞,長者走不動時,年輕人就用一根棍子穿過他的胸,擡著他走。張增祺則認為穿胸就是在胸前裝飾上一個有孔的扣子。
但據田野調查,所謂的穿胸,就是把胸前或後背的皮膚拉起來,用刀穿個洞,看看誰勇敢。據說在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地區還有這種習俗,可以說這也是個南方民族的專利。
但奇怪的是,這一習俗也同樣出現在了韓半島。《山海經》說:“三苗在赤水(今天的灤河)之東,其為人相隨,一曰三苗國,貫胸國在其東。”古代的三苗在今天中國遼寧省與河北省一帶,說它東面有個國家叫“穿胸國”,這個國家就應該是歷史上的韓民族。那麽,這個“穿胸國”是怎樣“穿胸”的呢?《三國志》“韓”是這樣解釋的:“其國中有所為,及官家使築城郭,諸少年勇健者,皆鑿脊皮,以大繩貫之,又以丈許木插之,通日歡呼作力,不以為痛。既以勸作,且以為鍵”。意思是說,在這個國家中,如果有什麽大事,或是國家要築城墻,年輕人便會用刀在前胸或後背上穿個洞,並用繩子穿過去,有時則是穿過一根一丈多長的木棍,看誰勇敢。這種習俗,實際上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穿胸”。
四,韓民族與南中國百越民族的飲食文化比較
韓民族號稱“北方民族”,但在飲食習慣上卻是南方式的。它的南方型飲食文化主要表現在:
一,主食上以米飯為主,敬神用打糕、紅飯。這與真正的北方民族完全不同。
二,副食上的食生習俗(吃生鮮)、發酵型菜系(與北方不同,放肉、魚等);食犬(北方以犬為圖騰,南方人食犬);
三,獨特的酒文化:歷史上韓民族是個愛喝酒的民族,《後漢書》、《三國志》都有記載。在酒文化中,口嚼酒是一大特色,而這正是南方酒文化的一個特色。所謂的“口嚼酒”,就是用嘴嚼生米,使米發酵,最後釀成酒。中國南方民族多用這種方法釀酒。
四,做飯用的帶有邊的釜:韓國、日本都有,但它的原型卻在中國長江下遊的河姆渡,時間在7000年前。
五,韓半島低干欄民居建築溯源
說起韓半島的民居,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馬韓的半地穴建築,這一點在《三國志》、《後漢書》中都有記載。也許這種建築比較適應寒冷的北方氣候,所以很多人認為韓半島早期民居建築大概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但這種理解並不全面。歷史上,韓半島還有其他類型的建築,其中最典型的一種,便是南方民族常用的幹欄式建築,如在《三國遺事》中就記載有“樓上宅”、“板積宅”、“池上宅”、“林上宅”等建築類型,這些建築形式都屬於幹欄式建築。這種建築形式,在當代的韓民族民居建築中仍有保留。
其實,這種離開地面的建築形式也發源於南方。它的優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以避免野獸的襲擾,二是可以離開潮濕的地面,減少人們患皮膚病、關節病的機會。為什麽地處東北亞的韓民族使用這種看來並不適宜北方寒冷環境中的南方式建築模式?惟一的解釋,便是他們原來也居住在溫暖的南方,以後北上,並將這種建築式樣帶到了寒冷的北方。
當然,北上後的韓民族,歷史上雖然也使用過高幹欄式建築(如韓國出土的伽耶家形土器),但很可能並不以高幹欄為主。由於氣候的原因,他們多將高幹欄建築改為低幹欄式建築,並發明了火炕。“幹欄”一詞,壯語的意思是“高房子“,幹欄式建築韓語叫“??”,“?”的本義是“高”,“ ?”的本義是“房子”,“ ??”合起來看,也是“高房子”的意思。而且“欄”與“?”在語音上也是比較相近的。
六,韓半島與中國東南沿海生殖崇拜比較研究
最早的生殖崇拜並不將男性看得很重,因為孕期綿長,很難使人意識到男性在生殖行為中的作用,所以,最早的生殖崇拜是從對女性生殖崇拜開始的,但因為那時還處於舊石器時代,所以能留下的文化遺留並不多,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了磨制石器,於是才有了石祖、陶祖一類的文化遺留物。
韓半島的生殖崇拜除我們所說的一般特征外,還有自己的崇拜形式,這便是“性穴”崇拜和“石頭爺爺”崇拜。
“性穴”是1971年在韓國發現的,最初叫“杯狀穴”,主要分布在漢江流域,以後在漢江以南地區也有發現,共17處。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支石墓巨石的人像兩腿之間刻上一個杯狀的石洞,因為刻在性器部位,所以叫“性穴”,它所反映的是人死後回歸母體的思想。中國漢族也有這種回歸母體的思想,所以中國人常將陰宅選在類似女陰的地方,目的就是讓死者回歸母體,以求再生。從大的範圍來看,這種性穴在中國東南沿海多有分布,福建、廣東、江蘇、香港、澳門等地都有發現。韓國的性穴主要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到鐵器時代,即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而中國的大都早於這一時期,如連雲港是公元前3000年。韓國的性穴文化很可能也是與稻作文化一道傳來的。
韓半島的另一種生殖崇拜方式是向“石頭爺爺”求子。韓國的石頭爺爺一般都放在村口,它的功能有兩個:一是保衛村莊,防止惡疫侵入;一是用於求子,可以使不孕婦懷孕,並使農業豐收。
在中國的長江下遊地區,石人又叫“石頭和尚”。它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一帶。在形態上,中國的石人右手握劍,左手握自己的性器,造型、功能與韓國的石頭爺爺基本相同。只是韓國石人手中的刀和生殖器都不見了,不過從韓國“石頭爺爺”的手勢和造型以及它的功能看,仍能發現它所具有的保護神與生育神的基本特征。據說如果女子不孕,就會去摸石頭爺爺的鼻子,韓國人認為鼻子的大小與男性生殖器的大小有關,人們甚至相信將石頭爺爺或佛像的鼻子用刀刮下來,做成“鼻石散”,就可以治女子不孕癥,所以慶州南山佛像多沒有鼻子。這種石頭爺爺早在2000多年前,在中國浙江一帶就已經出現了,不過那時不叫“石頭和尚”,叫“石公”。在叫法上與韓國也完全相同。
有人認為這種習俗來源於蒙古,但事實上蒙古的石人與韓國的石頭爺爺從造型到功能都不一樣。蒙古的石人手中拿著燈(也有人認為是拿著酒杯),並與“鹿石”(畫有鹿的石頭)同時並存,據說蒙古的石人多是死者的石像,功能主要用於祭祀死去的先人。
七,韓半島“婿留婦家”婚與百越“入贅”習俗比較
歷史上,韓國人的婚姻以“婿留婦家”婚為主,這種婚姻的基本特征是結婚時不是女的到男家,而是男的到女家。改為女到男家的歷史並不長,而且是受了漢文化的影響的結果。現在中國的朝鮮族結婚時先到女家,第二天再回到男家,反映出一種婚姻形式取代另一種婚姻形式時的彼此妥協。“婿留婦家”婚在中國也叫“入贅”,這種婚姻形式在中國的漢族地區常常是不被允許的,男人常常因為入贅而被罰去當兵。但在中國南方,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習俗。所以就是到了現在,結婚後女子也常常不去夫家,中國叫“不落夫家”這一點與韓國完全相同。
歷史上,韓國還有建“婿屋”的習俗。這種習俗在中國南方也相當常見,一般女兒成年後,要為她建造一座小屋,為她與異性交往提供方便。這種小房子苗語叫“馬郎房”。據考,歷史上的韓國也有這種習俗,這種小房子便是韓國的“舍廊房”。後來的人們已經無法搞清“舍廊房”的真正功能,只知道歷史上它只能接待男客,其實,這個舍廊房的本義就是“愛屋”,也就是韓國歷史上專門給成年女兒準備的專門用於談戀愛的“婿屋”。
八,日·韓銅鐸源出中國東南沿海考
日本彌生時代和韓國青銅時代的許多文物都具有明顯的外來文化的特點,如韓國、日本的銅劍、銅鐸,都具有這種一些特點。日本的銅劍與中國長江下遊吳越地區的銅劍屬於同一個類型,韓國出土的石造劍,也與中國吳越地區的青銅劍完全相同。這種石造“銅劍”的出土,說明銅劍的制作者聽說過或是親眼看見過這種吳越型銅劍,只是因為技術失傳,無法再造出相同的銅劍,只能用石頭磨制出他們心中的“聖物”。不過,無論如何,都可反映出吳越青銅文化對他們的影響。韓國與日本出土的銅鐸類型,最早也出現在中國長江下遊的吳越地區。
九,韓神話與中國南方神話的關系
在韓民族圖騰神話中,卵生神話占有重要的一席。據《三國遺事》載,韓國的樸姓就是卵生的,赫居世是卵生的,朱蒙是卵生的,六個伽耶國的國王也都是卵生的,而且這些卵都是從天而降,放出五彩光芒。這卵是誰下的呢?韓國神話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但既然從天而降,又能放出光芒,我們姑且將它稱為“太陽鳥”。在中國長江下遊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中,出土過一個用象牙雕成的藝術品,上面有兩只面面相對的鳥,它們中間便是一輪燃燒著的太陽。在同一地點出土的一把骨匕首的把柄上,也雕刻有兩組太陽鳥的形象。這說明河姆渡人歷史上是崇拜太陽鳥的。韓國的卵生神話很可能正是這一觀念的反映。更為奇怪的是在中國白族的語言中,赫居世(弗矩內)的意思就是“太陽鳥”,而“漢城”(徐伐)一詞的發音就是“政府”的意思。至於“白馬”、“白雞”作為吉祥征兆的說法、雞龍神話的主題,在中國南方神話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表述。為什麽這兩個民族的圖騰神話如此相似?除了同源,似乎沒有更好的答案。
十,韓(日)語與中國東南沿海遠古吳越語的比較研究
在韓民族中,人名、地名的前面經常使用“高”這個冠詞。如高麗、高朱蒙等等。日語中,這個冠詞的使用頻率也非常高。使用頻率最高的還有一個地區,這就是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下遊的吳越地區。據史料記載,這裏的人在人名、地名前面也經常加上這樣一個冠詞。人名如“勾踐”,地名如“姑蘇”等等,從史料記錄看,中國南方的這種用法是比較早的。我們從人名、地名、族名的地理移動,即可判斷出中國吳越文化的走向以及它與韓、日文化的關系問題。再如從稻作文化稱謂看,中國吳越地區將大米叫“稌”,發音與韓語的“?”基本相同,野生稻叫“秜”,與韓國將混在大米中的帶皮的稻子叫“?”,發音也大體相同;吳越民族把水田叫“那”,而韓語叫“?”,發音也大體相同。在青銅文化上,《越絕書》中將煉制銅劍的地方叫“姑瀆”,而韓語將竈叫“???”;中國南方將刀叫“葛黨”,韓語叫“?”,發音也大致相同;中國南方將銅矛叫“物盧之矛”,這“物盧”到底是什麽意思,學者一直搞不清楚,其實,物盧的古音就是“??”,所謂的“物盧之矛”就是銅矛。
十一,韓民族稻作文化的南來
作為一個久居東亞的古老民族,韓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學界普遍認為,它居住韓半島的歷史至少可上溯三、四千年之久。在它的文化中,又確有許多北方因素,因此,傳統史學一直將它視為真正的北方民族。但從上面的介紹來看,韓民族無論是它的生產習俗,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生活習俗,還是它的原始信仰,圖騰崇拜,生殖崇拜,語言藝術,青銅文化,甚至包括這個民族典型的體質特征,都與南方文化相當接近而與北方文化相去較遠。諸如生產上的南方型稻作文化,農業信仰上的稻靈鳥崇拜:服飾方面的穿貫頭習俗,紋身習俗:飲食上的發酵型菜系,食生習俗,食犬習俗,食米習俗;居住方面的居幹欄習俗:婚姻生活中的婿留婦家婚等等,等等,說到底,基本都是在南方民族中常見的習俗。說到這裏,我們不禁要問,如果他們真是南方民族,那麽,他們從何地遷來,又是什麽時候遷來的呢?
我認為韓民族——也就是中國的百越民族,第一次進入韓半島的時間是距今3000年左右,它的基本標志,便是韓半島稻作文化的第一次傳來。從考古學來看,不但韓半島的水稻是這一時期傳入的,就是韓半島的稻作生產工具——有肩石斧及半月形石鐮,也是這一時期進入韓半島的。而這些生產工具的最初源頭,則是中國長江下遊的河姆渡地區,時間在7000年以前,這一點考古學界並沒有任何異議。
百越文化第二次進入韓半島的時間是中國的秦代(公元221-206年)。當時秦國徭役很重,很多人逃到了韓半島,能說出名字的就是歷史上的辰韓。《後漢書》說:“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故或名之為秦韓。”以前一說到從秦國來,很多學者都會立刻想到他們來自離朝鮮半島最近的齊國或者是燕國。但從方言學的角度看,《三國志》已經聲明:他們雖像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也就是說,他們所用的方言決不是齊國或是燕國的方言。這就肯定了他們來自齊、燕的可能。從體質人類學的角度看,《三國志》說他們有“壓扁頭”的習俗。這種習俗在齊國、燕國都沒有,也說明他們不是來自這兩個國家。壓扁頭習俗最早出現在山東,以後向南發展,達到江蘇、安徽一帶。也就是說,從壓扁頭這一習俗來看,辰韓人有可能來自山東、江蘇或安徽一帶。但“非但燕齊之名物也”的說法,又排除了他們來自山東的可能,剩下的只有江蘇和安徽。
再說秦始皇,他統一中國後,便加強了對周邊民族的同化,《三國志》中,辰韓人“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為徒,”就反映了這種同化的結果。因為這些話都不是標準的“秦語”,所以《三國志》的作者只能說是“有似秦語”——有點兒像秦語。那麽,他們說的是什麽地方的方言呢?《三國志》的作者無意中告訴了我們一個答案。他說:辰韓人“名樂浪人為阿殘。”正像《三國志》作者所指出的那樣:“東方人名我為阿”(東方人將自己叫阿)。當然,這個東方絕對不是指齊國、燕國或是魯國。因為在這些國家中,歷史上並沒有把“我”稱為“阿”的傳統。而這一傳統只出現在江蘇、安徽、浙江等東南沿海一帶。如現在的上海人仍將我稱“阿拉”(a:la)。在中國長江下遊的方言中,在稱呼前面經常要加上一個“阿”字,如“阿爸”、“阿媽”、“阿哥”、“阿妹”等等,現在這個“阿”字已經成為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冠詞,但最初則有“我”的意思。韓語在人的稱謂前也常使用“阿”(?)這個音,如阿裏郎、??、??、???、???等等,這是否與中國長江下遊的百越文化有關呢?我認為值得研究。說辰韓人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另一個證據便是《三國志》說過這樣一段話:辰韓人“名樂浪人為阿殘。東方人名我為阿,謂樂浪人本其殘余人”。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辰韓人把樂浪人叫“阿殘”,這其中,“阿”就是“我”的意思,“殘”就是 “殘部”或“部下”的意思。也就是說,《三國志》的作者認為,在辰韓人看來,樂浪人原本就是他們的部下。他們以前都生活在一起,是同一個民族,以後才因為什麽緣故而彼此分開。當辰韓人進入韓半島後,並沒有受到常見的冷遇,而是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歡迎。樂浪人把他們當成親人,馬韓人還送給他們最平坦的土地。此外,從體質人類學的角度看,雖然在韓民族身上尚存有明顯的蒙古人種的某些特征(這與元代蒙古人的進入有關),但據人類學家研究,其實韓民族與中國東南沿海浙江一帶的人種仍然是最為相似的。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