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李曉彩:“中國故事”本土化與國際化敘事的張力(6)

在這個意義上,電影故事就以現在進行時的時態,將或過去、或現在、或將來的事件呈現出來,從而將事件置於一種特殊的時態中,即過去時的現在進行時、現在時的現在進行時以及將來時的現在進行時,我們稱之為“事件時態”,每一種時態都交織著此時此刻的當下性,這就成為本土化與國際化敘事的張力所在。

 

首先,過去時事件可以是歷史,也可以是神話、傳說,又或者是虛構的已發生過的故事等等。這些“過去時”事件是民族文化“共享的歷史記憶”,民族成員“即使不是同質的,也能夠通過共同的歷史記憶、神話、象征和傳統而被統一在一起。”[8]10

民族認同是“中國故事”本土化潛在的現實語境,多元文化的交集是“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的前提。《我和我的祖國》七個故事七個重大歷史事件,開國大典、原子彈爆炸、女排奪冠、香港回歸、北京奧運、神舟十一號返航、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等這些事件象征著新中國建國70年來走過的崢嶸歲月,積澱了億萬中國人延續幾千年的深厚愛國情懷、敬業態度和奉獻精神,而這些“內經驗”也為世人所共通的。


影片《哪咤之魔童降世》故事事件設定在遠古時代,故事人物是國人共同的“文化符號”,之所以時隔數千年仍能激起全民共情,就在於故事內在的情感和意蘊具有貫通當下的敘事方式。哪咤的命運、父母的教育、世俗的成見、朋友的意義等等,都具有鮮明的現實性和全人類性,也成為中國故事的世界表達,正如黑格爾所說:“對於地方色彩、道德習俗、機關制度等外在事物的純然歷史性的精確,在藝術作品中只能算是次要的部分,它應該服從一種既真實而對現代文化來說又是意義還未過去的內容(意蘊)。”[3]343

這或許就是我們探索故事時間和事件時態的現實意義。

 

其次,現在時事件屬於當下正在發生,具有較高話題度和關注度的故事內容。對於國內觀眾,現在時事件關乎現實,更直接關乎個人利益;對於國外觀眾,這是認識中國、讀懂中國、走進中國的一扇門。長久以來,西方某些國家以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為攻擊目標,指責中國的人權問題。我們身居其中更能體味其中的萬般滋味。

影片《地久天長》用中國人自己的感受講述了其中的痛苦與無奈。電影中海燕彌留之際對麗雲說道:“我們有錢了,不怕,我們能生了。”一句話勾起了多少中國人的痛苦往事,也注解了我們國家一路走來經歷的磨難,更表達了當下中國富起來的社會現實,也是中國故事不卑不亢走向世界的自信展現。

《烈火英雄》的故事以大連火災事故為原型,致敬人民消防戰士。故事里一場場救火場面不是過去時,而是現在時,人民的戰士無論何時何地何境一直都在用生命守衛著我們的安全,而這則是一種感動世界的力量。 


最後,將來時事件是對未來的幻想和虛構,具有鮮明主體建構的故事內容。一直以來,中國電影很少涉足將來時的故事題材,其原因較為複雜,既因為中國電影工業、產業水平有限,駕馭困難,又暴露出我們對未來時事件建構的不自信,從而導致世界未來的構想圖中中國主體性的缺失。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中國態度、中國方案、中國理念漸漸以中國故事的形式在電影中凸顯。


與《2012》人類未來的希望寄托在“諾亞方舟”相比,《流浪地球》以一種根源於農耕文明的家園情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意識,貫通了本土與世界的內在空間。這種根源於中國悠久歷史的文化傳統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電影國際化的潛在能量。

過去時、現在時、將來時的故事事件, 都蘊含著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潛能,那能否說一定能保證本土化與國際化的實現? 答案是否定的。


問題的關鍵取決於三點:

一是各種時態的事件必須具有“此時此刻”的當下性,提供給在場觀眾“可進入”的通道,即知識、情感、意志等“內經驗”的貫通;二是各種時態的事件自身,必須具有本土化的真、善、美價值指向,這是獲得文化自信和本土認同的心理預設,也是佔據世界電影一席之地的獨特價值;三是各種時態的事件必須與故事空間和諧共生,相互一體,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世界。2020-07-28愛思想)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