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瑤·岷江上遊的歷史文化遺產與文化旅遊(6)

(2) 大力開展岷江上遊文化資源的文學創作及其製成品工作。岷江上遊眾多的文化資源都是很好的文學題材,但目前將其轉化為文學作品,並受到廣大讀者和社會廣泛關註的非常少,將這些文學作品拍成影視劇或戲曲的則更少。事實上,諸如大禹、李冰、江源文化、古蜀文化、蜀道文化、三國文化等都有非常多的故事情節可供選擇加工,如能有計劃地組織力量進行文學創作並將其改編成電影、電視、戲曲(除傳統戲劇外,還可包括音樂劇、歌舞劇、情景劇等),這將快速擴大岷江上遊文化遺產的弘揚傳播,提升這一區域的文化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遊客前往探秘探勝。

(3) 大力開展有關岷江上遊文化資源的藝術化表現。文化資源的藝術化表現是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和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徑。就岷江上遊地區而言,可定期不定期開展有關這一區域的詩詞、散文、書畫、攝影、微博、微信、手工藝製作等創作大賽,讓區域內外的各界人士關註岷江上遊的文化遺產,自覺宣傳岷江上遊文化遺產。

(4) 鞏固和豐富相關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推動岷江上遊文化旅遊的持續發展。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岷江上遊地區已經有一些文化旅遊的節慶活動,如都江堰清明放水節、李冰文化旅遊節、趙公山財神文化節、中國汶川大禹文化旅遊節、農歷三月三的「祭山會」(又稱轉山會)、農歷六月六紀念大禹誕辰的禹王廟會、農歷十月初一的羌歷年等。除這些之外,岷江上遊地區應本著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避免重復、形式多樣的原則,重新設計(完善和增加)這一地區的文化旅遊節慶,力爭做到每月有活動、活動有亮點。通過持續不斷的節慶活動,讓更多的人走進這一地區,了解這一地區的文化遺產。

(5) 加強新媒體和跨文化旅遊傳播平臺建設。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各種網絡數字新媒體不斷湧現。新媒體對傳統的平面媒體構成了極大的沖擊。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誌、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互動性強、渠道廣泛、覆蓋率高、精準到達、性價比高、推廣方便等特點在現代傳媒產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對於文化旅遊的宣傳而言,要緊跟新媒體的發展步伐,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資源進行營銷宣傳和參與互動,讓相關信息在第一時間得到傳播。此外,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融入國際社會、實施跨文化交流與傳播已成為國內很多行業的必然選擇。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成都城市形象宣傳片等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電子屏就是最好的例證。岷江上遊地區要整合力量、統一規劃,有重點地開展跨區域、跨國度的文化旅遊信息傳播,要特別重視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際頻道(頻率)、香港鳳凰衛視、日本NHK、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亞洲財經頻道(CNBC)、澳門衛星電視臺等媒體的傳播作用,努力構建長效的跨文化旅遊傳播平臺。

(潘君瑤 2015《岷江上遊的歷史文化遺產與文化旅遊發展研究——關於打造具有世界影響的岷江上遊文化旅遊品牌的八點建議》潘君瑤 (1990—),女,四川大學博士生,研究方向: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機構管理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3)

Views: 4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