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明·跨文化交流與和諧社會願景:從馬來西亞多元文化談起(6)

盡管政府學校有普及一些伊斯蘭教知識,但較為教條,無助於非穆斯林欣賞伊斯蘭的哲理。馬來人和其他土族更是不熟悉華人的哲學,政府學校也相對忽略介紹中國哲學, 只有少部分的馬來人知識分子願意學習中國哲學。其實馬來西亞的學校和大學應該多介紹伊斯蘭文明、中國哲學、印度哲學、基督教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課程。目前,馬來西亞一些非政府組織偶爾會舉辦跨文明和跨宗教對話。比如,國民覺醒運動 (Aliran)  是較早舉辦過跨宗教對話的非政府組織,其 One God Many Paths 一書介紹了馬來西亞不同宗教的哲理, 對促進不同宗教的理解有一定的貢獻。12之後一些宗教和大學機構,如馬來西亞創價學會和馬來亞大學的文明對話中心也辦了一些研討會,從不同的文明和宗教討論諸如和平等主題。跨文明和跨宗教的對話並不能解決社會的族群和宗教間的緊張關系或促進社會和諧,因為這些問題往往是施政偏差或政客和狹隘的民族主義與宗教狂熱分子所煽動的,需要實際的政治解決。盡管如此,跨文明和跨宗教的對話和媒體對這方面的報道使到人們知道不同文明和不同宗教對諸如愛、和平、正義,性別等問題的看法,有助於抗拒狹隘政客的政治或宗教煽動,也會激發人們對理解不同哲學和宗教哲理的興趣。此外,宗教群體內部也需要對話,以推動溫和派的理智聲音,與極端的宗教闡釋和言論相抗衡。

五、普世視野與跨文化交流

在此文的開始我提到普世視野,因為它正是跨民族、跨宗教和跨文化的視野。Cosmopolitanism 是普世的,跨越地方和國家。雖然英文的Cosmopolitanism 這個詞源自古希臘哲學的“宇宙的公民”的概念, Cosmopolitanism 其實是近代以來才受學者所重視的。中文的“四海之內皆兄弟”出自《論語》,雖然可用來表達普世視野,但其原意並非如此。這是子夏回應司馬牛憂愁自己沒有兄弟而言的。他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見《論語·顏淵》)。古代中國人對外族的看法是以“華夷之辯”處理,即以華夏禮儀來分辨“我者”與“他者”,還不算是普世視野的。

現今學術界強調普世視野是與全球人類的聯系相關的,而且飛行和旅遊到世界各地,認識到不同群體的人與文化已經是現代很多人的生活經驗。一些思想家早就想象到一個共同世界。著名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還在1795 年出版了“Toward Perpetual Peace: A Philosophical Sketch”,討論可以用在全世界的普世性的法律。13他是比較早全面討論普世觀的現代思想家,在 1784 年出版了“ Idea for a Universal History with a Cosmopolitan Aim”,14以 cosmopolitan 的概念分析歷史和哲學的課題。普世觀不只是從文化交流中生產出來,還需要個人修養這種價值觀,在處事層面實踐超越的價值觀。因此文明和思想對話是有助於理解和推動普世的價值觀。道家的抱一精神不僅是一種宇宙觀,也可以實踐在族群之間, 接受不同族群和不同文化的人,並共同努力排拒狹隘的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儒家的“和”可以實踐為中庸之道,接受不同民族和宗教,又同     時抗拒極端的言論和施政,促進民族和諧。

11 Toshihiko Izuts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Key Philosophical Concepts in Sufism and Taoism: Ibn ‘Arabi and and Lao-Tzu, Chuang-Tzu. 2 Vols. Tokyo: The Keio Institute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Studies, Keio University, 1966.

12 參 閱 Aliran, One God, Many Paths: Essays on the Social Relevance  of  Religion  in Malaysia from Islamic, Buddhist, Christian, Hindu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Penang: Aliran, 1980.

13  參 閱 Bohman, James, and Matthias Lutz-Bachmann, eds. 1997. Perpetual Peace: Essays  on Kant’s Cosmopolitan Ideal.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4 參 閱 Kant, Immanuel. 2007. Anthropology, History, and Education. The  Cambridge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Immanuel Kant. Edited by Günter Zöller and Robert B. Loud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iews: 2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