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邁克爾•布魯姆:像導演一樣的思考(5)

詮釋情節

對一些導演來說,詮釋一出戲指的就是和演員一起排練工作。對其他的導演來說,如我自己,假如沒有做大量的準備就開始排戲,就好像在沒有任何假設的情況下就進行實驗室研究一樣。導演在制作前階段中所做的詮釋工作定然純屬推測,但是在我看來,這是進行排練前的必經之路。

詮釋一出戲很少以有組織的方式進行。你可能在發現劇中人物的主要目標之前就已經了解這出戲的結構,或者在你做好結構分析之前實體作品的統一概念便已經成形。為了呈現完整的詮釋過程,我把詮釋工作分成幾個不同階段。這一章和接下來兩章將歸納出詮釋的內涵,從情節(action,或者說“內在的”)分析開始,到結構(structual,或者說“外在的”)分析,最後是為整出戲構想一個方法。這個順序反映了我的工作偏好--從具體的到概括性的。第9章的主題是如何將內在的詮釋化為實際行動,與這一章的內容相輔相成。

不幸的是,許多劇場要求在演員到達之前老早就要完成一出戲的布景和服裝設計。這表示在和舞美設計師合作之前,徹底地研究劇本尤其重要。沒有做好準備,會很容易在沒有對一出戲發展出深刻的理解之前就選定一個構想(一個統一的概念,我喜歡稱之為“方法”)。所以我們會聽到導演說出一些牽強的構想,像是“讓我們把《李爾王》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月球上”,或“聽聽這個構想:老西部的《馴悍記》”,或“我們將把它改編成歌舞劇,有樂隊現場演奏”。缺失徹底的探討和研究所形成的構想,更可能和劇本產生沖突,而不是闡明劇本的內涵。這一章建議導演在著手進行詮釋工作之前,首先要把劇本分解成一段一段的情節。

戲劇是由一連串有意的行為和活動交織而成,因此,追求某個目標或欲望的具體情節,是深入劇本的持續不變的通路,對大部分的演員和導演來說,也是最清楚的通路。故事情節是一出戲的內在機制或引擎,確認情節對於形成完整的概念和指導演員都是至關重要的。你一旦破譯了每一場戲的情節,整出戲整體的情節(或說目標)就會浮現。

如果你有效地明確表達每一個情節,兩個(或兩組)主要角色的目標就會形成核心沖突,這就是敘述故事和傳達概念的關鍵。對20 世紀最偉大的導演之一梅耶荷德來說,言詞只是“故事情節這條裙子上的裝飾”。導演常常被稱為“情節的作家”,這並不驚訝。

情節是一個故事的原動力,也是它是聯結組織,但不一定在對話中顯而易見。情節常常需要被梳理清楚。在契訶夫的戲劇中,對白其實是情節的簾幕,只有了解其弦外之音才能看清情節。

Views: 1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