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力斌 楊文豐·科學和詩性的雙翼—關於生態散文的對談(上)5

師力斌:讀您的散文,似與老友大話自然,暢覽宇宙,話題涉及宏觀和微觀,既體悟人生,讓人思考自省,且讓人有讀詩之感,很明顯,你的散文語言得益於詩,審美得益於詩。詩與科學,理性與感性,構成了你散文的兩個維度。之前在我的認知裏,科學抵觸詩意,科學的東西不會有詩意,比如飛機飛上天,那是一堆鋼鐵可以通過計算、精度科學設計、製造、裝配達成的目標,而跟我們放風箏、飛鳥展翅並無關聯,但你似乎有這樣的能力,對自然物的理性分析和感悟可以融入詩意。

楊文豐:說到詩,令人興奮。年輕時,我曾沈迷於詩歌,也寫詩,後來才轉向更適合自己的散文。

我偏愛思想傾向明顯、獨特而深刻的詩人的作品。已故的中外詩人中,我非常喜愛屈原、陶淵明、杜甫、王維、蘇東坡、艾青,艾略特、博爾赫斯、聶魯達、松尾芭蕉、惠特蔓、雅姆等,他們都是文學星空中永恒閃爍的星辰,每一顆星,都給予我自然力般的啟示,這些星辰各有各的異彩。

屈原以天地為經,以憂思和追問為緯的《離騷》,蘭桂馥郁,開啟詰問、憂思的先河;陶淵明「道法自然」,采菊東籬,悠然面對南山,自然化為一種生活方式,得大自在。托馬斯·艾略特在《荒原》中隱現兼具的注釋、密集的歷史、文學藝術典故及「客觀對應物」,是隱喻,是詩人思想和情感的深邃、浩瀚,也是作品建構獨特審美空間的結構;博爾赫斯的詩性迷宮來自天才、怪異的構想,出自詭異的演繹,這表明作品的成功,既來自作家的思考力、想像力,也取決於作家的智力;聶魯達緣自民族傳統、現代派技藝,將自然、感情、想像和思想激情化,說明審美的成功,要有最適合的藝術抒發形式。

我一直喜歡詩,讀好詩是難得的審美享受,詩歌涵養詩性的心靈。想想看,詩的意象、詩的節奏、詩歌營構的象征,這些字眼,是那麽迷人。

從事自然生態寫作,我對選材比較苛刻,選材猶同一個人入行,選不好,就完了。我通常會選不得不寫並有些文化意蘊、可出些詩意的題材來寫,面對這樣的題材也易生情。寫作的本質,我想無非是分析研究成果的藝術演繹和表達,沒有分析研究就沒有理解,就無法深入物事的內裏。對一個題材的分析、研究和感悟的過程有長有短,但總得像李白與敬亭山那般相看兩不厭,這裏得有愛——對自然的愛,也要有尊重和敬畏。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