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三、結論:動態比較的可行性
借鑒戈登提出的一種類型學分析框架[49],以及赫爾德、安德魯等人的全球化邏輯類型[50],我們可以根據軟實力傳播的時空、機制維度,建構一個軟實力傳播的類型學分析框架——讓動態的分析和比較不同主體的軟實力傳播形態成為可能。根據廣度、強度、速度以及影響這四種基本時空指標的關系,可以勾勒出軟實力傳播的信息流動、網絡以及聯系(如圖3)。圖中,高廣度指的是全球(洲際間)軟實力傳播的網絡和流動,而低廣度指的是在主體本土范圍內軟實力傳播的網絡和流動。如下圖可知,這些時空維度下的指標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這個圖中,處於上端的四個象限代表不同類型的高級軟實力傳播形態,在下端的四個象限代表著不同類型的低級軟實力傳播形態。這些不同類型的軟實力傳播形態的考察對象既可以是民族國家、社會體系,也可以是政府、組織、機構等。
為方便說明問題,我們在本文暫以民族國家這個政治概念對以下不同的軟實力傳播類型進行闡述。類型1代表了這樣一種軟實力傳播形態:在從經濟到文化的所有社會生活領域或層面上,軟實力傳播不斷滲透擴展,而且具有高強度、高速度以及高度影響,可以被稱為密集型軟實力傳播形態,如美國。類型2指的是具有高廣度、高強度、高速度,但是影響程度低的軟實力傳播。由於其影響收到大幅度緩解和調節,這可以被稱為過渡型軟實力傳播形態,如中國。類型3的特征是,軟實力傳播雖然具有低強度、低速度,但有高廣度和高度影響,可以把它稱為潛力型軟實力傳播形態,因為它的特征更體現在其擴展和影響上,而不是傳播速度上。縱貫當今世界,還有一些國家,規模很小,整體的軟實力傳播強敵、速度比較有限,但它們在國際社會卻令人敬重,諸如挪威、芬蘭、瑞典、丹麥、新西蘭、荷蘭、冰島、瑞士。[51]類型4雖有著高廣度,但沒有伴隨高強度、高速度或者高度影響。後者依然處於低度狀態,屬於稀疏型軟實力傳播形態,[52]比如前蘇聯。上述四種類型我們都可以在世界范圍內的不同歷史時期找到對應案例。
對於這個分析框架來說,我們仍然要警惕這樣的陷阱。首先,我們不能認為僅僅用這四種狀態就能概括全世界各個民族國家軟實力傳播形態。哪種類型最適合描述什麽樣的軟實力傳播歷史形態,結合什麽樣的時空維度、機制維度能更好的勾勒軟實力傳播的發展趨勢,這都得深入思考。其次,民族國家這個考察單位是國際傳播場域中軟實力傳播繞不過去的研究對象,但我們也不能將視閾范圍局限在這一國際行為上,應將國際間的其他行為體納入觀察范圍。最後,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必須進行案例的分析,只有通過實踐分析才能推導出可以描繪軟實力傳播的工具的合法性。這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注 釋
1 伊萊休·卡茨、約翰·杜倫·彼得斯等編.《媒介研究經典文本解讀》[M],常江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4頁。
2 黑格爾將歷史研究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原初的歷史,即對一手史料的撰錄;其次是反省的歷史,即後來的歷史學家對歷史加以消化、賦予意義的過程;最後是哲學的歷史,即通過對歷史的闡釋來建立理解全人類發展問題的一般理論。黑格爾:《歷史哲學》[M],王造時譯,上海,世紀出版、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第3-11頁。
3 哈羅德·伊尼斯.《帝國與傳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第3-8頁。
4 陳力丹、易正林.《傳播學關鍵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66頁。
5 葉海亞·R.伽摩利珀.《全球傳播》(第二版)[M],尹宏毅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361頁。
6 同4,第126頁。
7 轉引自:HaroldA.Innis,EmpireandCommunications,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50,p.4.
8 同3,第25頁。
9 同5,第120頁。
10 PeterB.Orlik,TheElectronicMedia,Boston,AllynandBacon,1992,pp.5-6.
11 RobertL.Health,HumanCommunicationTheoryandResearch:Concepts,Contexts,andChallenges,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2000,p.138.
12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移民輸出國。各種數據表明,自20世紀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兩撥移民潮以來,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三波移民高潮在進入21世紀的十年中已愈發洶湧。不同於第一波混雜偷渡客的底層勞工和第二波過門初啟之時的“洋插隊”,21世紀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階層和知識精英組成。高端群體、龐大數量和趨勢化發展成為了中國軟實力傳播中不容忽視和必須面對的問題。轉引自:姜飛:《傳播與文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6頁。
13 胡正榮.《新媒體前沿(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1頁。
14 數據來源:國際電信聯盟。轉引自:胡正榮:《新媒體前沿(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4頁。
15 Hester,A.,TheoreticalConsiderationinPredictingVolumeandDirectionofInformationFlow,Gazette,1973,Vol
19,pp.238-247.
16 胡正榮.《新媒體前沿(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257頁。
17 數據來源:2005—2009年數據來源於世界銀行網站(www.worldbank.org),2010年數據除“安全互聯網服務器”亮相外,均來自法國電信管理局(www.arcep.fr)2010年年報。轉引自:胡正榮.《新媒體前沿(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258頁。
18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網站(www.worldbank.org)。進出口率以進出口產品總數為參照,支出率以GDP為參照。轉引自:胡正榮:《新媒體前沿(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259頁。
19 劉麗娜、蔣旭峰.《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建設全美高速無線網絡計劃》,雅虎中國,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0211/204949.html.
20 梅勒文·德福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眾傳播通論》[M],顏建軍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第117頁。
21 《美國之音10月停中文廣播僅保留中文網》,21世紀傳媒,http://news.21cn.com/world/guojisaomiao/2011/02/18/8120711.shtml
22 數據來源:美國預算管理辦公室,公共數據。“其它”主要包括全國民主基金會、東西方研究中心、亞洲基金、南北方研究中心。參見:RiChardL.Armitage&Josephs.Nye,Jr.,CSISCommissiononSmartPower:ASmarter,MoreSecureAmerica,Washington,D.C.,TheCSISPress,2007,p.48.
23 Schattscheneider,E.F.,TheSemi-SovereignPeople:ARealistViewofDemocracyinAmerica,NY,ReinhartandWinston,1960,p.91.
24 同5,第23頁。
25 安德魯·查德威克.《互聯網政治學:國家、公民與新聞傳播技術》[M],任孟山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年,第66頁。
26 同5,第16頁。
27 數據來源:對國際電信聯盟2004b數據進行的分析和改變,2002年缺少的少量數據來自《200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各國概況》。轉引自:安德魯·查德威克:《互聯網政治學:國家、公民與新聞傳播技術》[M],任孟山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年,第71頁。
28 JohnDurhamPeters.,P.S.(eds),MassCommunicationandAmericanSocialThought:KeyTexts:1919-1968,Rowman&
LiettlefieldPublishiers,Inc.,2004,p.13
29 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年,第57頁。
30 同29,第57頁。
31 戴維·赫爾德、安東尼·麥克格魯等.《全球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M],楊雪冬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461頁。
32 Park,S.J.&J.E.Ku,ICTPolicyinInformation-societyPoliciesofKorea,http://userpage.fuberlin.de/~jmueller/its/conf/porto05/papers/Park_Ku.pdf.
33 這些主體、客體包括國家、集體、家庭、個人等,其活動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文化等所有社會領域。
34 Braman,
S.,“Introduction:TheProcessofEmergence”,InBraman,S.(ed.),TheEmergentGlobalInformationPolicyRegime,UK,Palgrave-Macmillan,Basingstoke,2004,pp.1-11. 35 同5,第13頁。 36 程曼麗.《國際傳播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05頁。 37 陳力丹、閆伊默.《傳播學綱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2頁。 38 馬基雅維利.《君主論(英漢對照典藏版)》[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7頁。 39 內仁·奇蒂.《軟實力框架下的中國媒體形象分析》,郭鎮之主編,《全球傳媒評論(III)》,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5頁。 40 同4,第5頁。 41 Mann,M.,TheSourcesofSocialPower(vol2):AHistoryofPowerfromtheBeginningtoAD1760,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6,pp.2-7. 42 同5,第16頁。 43 同4,第53頁。 44 姜飛.《傳播與文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年,前言題記。 45 同4,第65頁。 46 這里具有參考意義的是,英國人用來管理其廣袤帝國的全球電報網絡中心的某些特征。第一,該網絡完全以倫敦為中心,來自帝國各地的電報線路在帝國首都匯攏。第二,橫向的線路很少,帝國里的任何兩個地點的人們要想彼此通信,都得通過倫敦,即使他們相互之間在地理上是隔壁鄰居。這一構造是權力中心和被征服的邊遠地區之間關系的一個經典結構特征。在一個典型的中心與邊緣的關系中,中心鼓勵集權化的關系,阻止橫向關系。二戰以後,世界的中心橫跨大西洋,轉移到美國。世界大體上仍然具有單一的中心。然而,中心向邊緣地區發揮威力的方式存在著性質上的不同。唯一的差異是,今天的中心美國,發揮威力的方式不再向炮艦外交時代中的列強那樣肆無忌憚,而是巧妙地通過傳播的途徑。而在電子帝國主義中,全球傳媒流動和服務領域中的國際貿易這兩個重大問題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同14,第33頁。 47 戴維·赫爾德、安東尼·麥克格魯等.《全球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M],楊雪冬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29頁。 48 OrganizationalCharts,BonkersWorld,http://www.bonkersworld.net/organizational-charts/. 49 同5,第361頁。 50 戴維·赫爾德、安東尼·麥克格魯等.《全球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M],楊雪冬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31-32頁。 51 楊令書.《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國家軟實力布局》,國家軟實力研究院,http://www.nssp.pku.edu.cn/ 52 T_NewsShow.asp.NewsID=96&SmallClassID=93&BigClassID=35,2009-06-08。Yum,J.O.,“Network Theory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Y.Y.Kim&W.B.Gudykunst(eds.),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A,Sage,1988,pp.239-258. (愛思想網站 2016-01-14 )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