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界限的消失:活在時代的夾縫里(4)

在這個意義上的男女界限消失,對女人似乎是個利好消息。因為隨之而來的是女性對社會性別(gender)的甄別,以及自身權利意識的提升。社會性別是在20世紀70年代女性主義第二次浪潮中出現的概念。其基本前提,就是強調性別的社會文化建構性,主張人的性別角色是社會化的結果。在性別機制的規範之下,男性和女性發展出經限定的、社會認可的氣質、角色和社會地位。

                        (Source:https://www.plutobooks.com/blog/social-reproduction-theory-ferguson/


在《男性統治》一書中,布爾迪厄從社會習性(habitus)入手,分別分析了規範下的男女兩性的行為模式與角色要求,如何不僅把女性變成受害者,也把男性變成受害者,盡管可能是在一種更隱蔽的意義上。

男性統治下,女性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男性服務上,以物的形式存在於男性秩序的世界中。“她們首先通過他人並為了他人而存在,也就是說作為殷勤的、誘人的、空閑的客體而存在。人們期待她們是‘女人味兒的’,也就是說微笑的、親切的、殷勤的、服從的、謹慎的、克制的,甚至是平凡的。而所謂的‘女性特征’,通常不過是一種滿足男人真實或假想的期待的形式,特別是在增強自我方面。”


“身體秩序和社會秩序的規律,通過將婦女從最高級的任務中排除出去,將低級的位置分配給她們,教她們如何保持體態,如何服從、服侍男子。通過勞動分工,確立了她們低下的社會地位。”進而,“通過禁止或阻止不當舉止,尤其與異性關系方面的不當舉止,鼓勵與其性別相符的做法”,以此塑造她們的氣質。

這里布爾迪厄談到工作任務的配置問題,有許多女權主義的微觀理論對此予以支持。比如社會交換理論認為,男性占有了份額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知識資源。資源較多者,即擁有更多權力,也就處在決策者地位,從而能決定任務配置。角色理論則指出,女性的家庭與工作的雙重角色一旦發生沖突,工作角色往往要服從家庭角色,女性因此喪失了大量的工作和升遷機會,致使女性開展事業的動力降低。女性比較集中的職業由於缺勤率高、精力投入少,因此變得價值較低,報酬也較低。


布爾迪厄特別強調,婦女之所以具有現在的社會地位,是因為許多無意識的極小“選擇”的結果。而這無意識的極小的選擇,是因為婦女受男性中心觀念無意識的作用,和影響所做出的選擇。

在此,女性的“社會習性”導致既定社會關系(男性統治)的鞏固與再生產。根據布爾迪厄,被統治者之所以不斷再生產固有的男性中心的社會關系是因為“象征權力”的運作方式,使得被統治者以統治者的價值觀為自己的內在價值。布爾迪厄得出一個讓人氣郁的結論:男性統治的經久不衰是女性與男性不謀而合的共犯關系。


然而,男性果真就由此成為勝利者了麽?用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里提到的“主人與奴隸”的辯證關係來看,看似全然獨立的主人實質上是依附的奴隸。為了確定自己的男性身份並得到社會的認可,男人必須威武善斗。在《男性統治》中,布爾迪厄指出:“男子氣概既被理解為生殖的、性欲的和社會的能力,也被理解為斗爭和施暴的才能(尤其在報復中)”。

男性秩序要求男性表現其男子氣概,但布爾迪厄毫不留情地說,這種表面上的勇敢其實“植根於一種怯弱的形式中”,他們害怕自己被逐出所謂的強者的世界。其實男性本身也是“統治表現的囚徒和暗中的受害者”,是“扮演男人的孩子”。

男子氣概是在與女人的對立中形成的,甚至是男性因為恐懼自己身上存有女性氣質的結果。其實我們現在都明白,男性與男子氣概之間並沒有必要的連結,兩者亦非與生俱有。但借著服飾、妝扮、教育、媒體,特別是大眾消費社會中廣告的作用,兩性的對抗原則被以一種倫理學的方式固定下來。怪不得布爾迪厄會說,如果自己是女人就把電視砸了。


以電視為代表的媒體是建構性別概念的主要來源。以美容瘦身廣告為例,美貌被建構成神話,並慢慢內化為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進而成為大眾的信仰。女權主義者深惡痛絕地指出,女人在日常生活中,便是在進行一場持續不斷的選美:為男性打扮自己,美容瘦身,深恐自己的相貌和身材達不到男性的審美標準。

所以,女權主義者要顛覆對美的看法,把美和性別、種族、階級這些因素並列在一起,主張不同的身體、膚色、個頭、體重都可以被認可。

然而,隨著網絡的普及,很多女性選擇在網上暴露自己,展示帶有性別符號的形象(包括色情),也消費包含性別陳見的網絡內容。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傳統的性別安排對女性是不利的,那麽為什麽女性還會采用新技術積極維持這種局面?


原因或許有多種:很多女性可能意識不到,網絡上的社會和商業安排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其他人可能認識到了,但發現局部的抵抗是徒勞無益的。第三種解釋是:女性維持傳統的性別安排,是出於理性的自我考慮,即展開適合女性身份的行為,可以帶來性別的驕傲感、愉悅感和社會認同。

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互聯網不會產生一個無視性別的環境,它為男性和女性都提供了新的機會,但它似乎不能夠改變社會的性別陳見,也未能在兩性之間、在一個基本的層面上重新分配權力。所以,女權主義者任重而道遠。


生理上的性別並非決定性地構成社會性別,社會性別是出生後由社會及個人自我意識互動塑造出來的。換言之,出生時生理是男性,不必然要發展出社會對男性角色期望的特質,譬如勇敢及陽剛。而社會對角色的定型要求,會為個體帶來不必要的壓抑。

最新的性別理論認為,性別是個程度漸進的連續概念,也即存在一個“性別光譜”,每一個人不管他/她出生時的生理性別,都可以發展出獨特的“性/別”──處於性別光譜的某一點,因此性別可以多如繁星,不再是男/女兩性截然二分,徹底打破了兩性的界限。

下一篇~胡泳:界限的消失:活在時代的夾縫里(5)

Views: 7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