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祥福·李雙套《詹明信:後馬克思主義大眾文化批判理論》(4)

後現代社會是一個完全商品化的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擴張,徹底打破了高雅文化與商品的界限,商業交換活動已進入一切領域,並產生出遵循商品邏輯的新的文化工業。後現代已具有文化消融於經濟,和經濟消融於文化的特征。

因此,商品生產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現象,而且是一種主導的文化現象,在商品生產和銷售的意義上,經濟變成了一個文化問題。他進一步指出,消費文化的出現,消解了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界限,商品的供求關係又促使文化生產,不斷變換形式,導致了文學、藝術、建築、影視等領域內,五花八門的有別於現代主義的表現形式。


第二,文化的“無深度感”。


從文化的外在意義來說,大眾文化導致文化闡釋深度感的消失。詹明信認為,一種嶄新的平面而無深度的感覺,正是後現代文化的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特征。他從三個角度說明“無深度感”:空間深度、時間深度和闡釋深度。

在空間深度上,主要是指視覺深度的消失;在時間深度上,主要是指歷史深度的消失;在闡釋深度上,則主要指深度的解釋模式的消失。

首先是空間深度的消失,詹明信以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品凡高的《農民的鞋》,和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品華荷的《鑽石粉塵鞋》為例,說明了這一點。凡高筆下農民那雙鞋,使人們想到農民的苦難生活和艱辛勞動的情景,凡高“把貧農的客觀現實著意地、甚至粗暴地轉換成為彩色繽紛、質感豐富的純油畫世界”。

藝術家以創作為終極的補償方法,用意開拓藝術的烏托邦領域­——奢望藝術能為我們救贖,那舊有的四散分離的感官世界冶。【1】435

這樣,凡高通過畫筆,揭示生活的苦難,寄托一種烏托邦的願望。而華荷的《鑽石粉塵鞋》,卻是一堆只有黑白顏色的死物,只看出是大工業生產下的相同的鞋子,“卻無法叫人回憶起物主的存在,因此,我們無法為華荷筆下的鞋完成任何闡釋活動,我們無法為那些遍佈眼前的零碎的物件,重新締造出一個完整的世界­——一個從前曾經讓它們活過、滋育過它們的生活情境”【1】438

 “鑽石粉塵鞋”最浮面的金光塵埃之中,我們只見到一種無端的輕狂和淺薄,一種無故的裝演和修飾”[1]442

其次是時間深度的消失,也叫“無歷史感”。空間化是理解後現代主義的一把鑰匙,正如時間化是理解現代主義的關鍵術語一樣。詹明信把後現代時間物質,看作一種“精神分裂症”或“示意鏈的崩潰”。


精神分裂就是一種純粹的物質的能指體驗,即時間中的“非連續性冶的“斷裂感”體驗。後現代主義的“精神分裂理論”只有純粹的、孤立的現在,過去和未來的時間觀念已經失蹤了,只剩下永久的現在,或純的現在和純的指符的連續。後現代的時間,在詹明信看來,成了永遠的現在,因此又是空間性的,除了一系列永恒的當下,什麽也沒有。


再次,是闡釋深度的消失。詹明信認為後現代主義文化,拒絕對其文化本身的闡釋,一切文化作品都無需解釋,文化的意義就是文化產品的屬性,沒有潛藏在語言文化背後的深層寓意。這說明後現代主義的作品,已經沒有了思想,更沒有深度可言。

Views: 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