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別讓農民不食人間煙火(1)

鄉村治理從整治環境入手,抓住了問題的關鍵。環境是一個地方的臉面,一鄉一村、一家一戶,如果環境髒亂差,不要說與現代文明接軌,連古人的傳統都沒有繼承發揚好。“黎明即起,灑掃庭除”,這是先輩們代代相傳的每日必修課。眼下,一場旨在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環境治理風暴正席卷全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成效大顯。但一些地方脫離現實,為環境而環境,不顧農民的生產生活,強推一些高大上的做法,農民對此很反感,社會上也頗多微辭。 

“房前屋後,種瓜種豆”,這本是農民祖祖輩輩形成的一種生產生活模式。它的最大好處就是農民利用零碎的空閑時間就近解決自給自足的生活需求。但一些地方卻只讓種植花草,不許種瓜種豆。農民大把的閑散零碎時間被浪費,卻還要花錢去集鎮上買各種蔬菜,既要花錢,又不方便。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想必陶淵明東籬的籬笆一定是一些廢棄的竹木柴草所編,廢物利用,整潔美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對那一道籬笆無限傾情。而當下,一些地方對村民院落的籬笆有明確要求,不得使用那些竹木柴草,有礙觀瞻,必須使用漆成白色的木條或塑料片。一邊是可以利用卻不讓利用、又無處堆放的廢棄物,一邊卻又要花錢購買別的東西,農民只有嘆氣搖頭。 

雞鴨鵝成群,豬牛羊成圈,曾是體現農民富裕之家的寫照,而今的鄉村再也見不到這種景象。為了環境,禁養家禽家畜已成了普遍的鄉村規則。從生活方式看,農民的肉蛋奶需求就是來自這些自己餵養的禽畜,不讓養,農民便斷了食用的方便和廉價。從生產方式看,植物是生產者,禽畜和人是消費者,人以消費種子果實為主,禽畜以消費莖葉為主,然後人禽畜糞便再還田作為下一輪生產的肥料,這是一個大自然安排的生態循環規律,沒有家家戶戶養殖禽畜的消費,便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集中養殖是適應現代化工廠化生產的新方式,問題是集中養殖後的糞肥到不了家家戶戶的田里。化肥農藥猛上,土壤質量下降,農產品再無法優質。 

 

聯合國世衛組織把廁所定義為:“人類最廉價的醫藥”,廁所改造對於改善衛生條件、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尤其重要,但必須根據客觀條件,以科學適用的方法予以改造,一些吃水像吃油的地方也要求裝抽水馬桶,一些冬天長達半年滴水成冰的地方也裝抽水馬桶,這就脫離了實際。即便用水充足的地方,農民也心疼用水,他們幽默地說:早晨起來一泡尿,馬桶一按,一角錢沒了。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