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正 趙沛霖:試論《詩經》戰爭詩的歷史真實性(2)

除了抑郁沈痛的悲劇氣氛之外,這三篇詩歌在思想感情上還有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即通篇充滿了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憂患意識。這是在民族生存、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外來威脅時所表現出來的憂患,是對於民族歷史命運和前途的關切,是一種心懷天下的崇高的思想感情。具體說來,這種憂患意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於形勢危急的緊迫感:

 

豈不日戒,玁狁孔棘。(《采薇》七章) 

王事多難,維其棘矣。(《出車》一章) 

玁狁孔熾,我是用急。(《六月》一章)

 

玁狁入侵,來勢兇猛,很快就“侵鎬急方,至於涇陽”(《六月》四章),即已經“深入為寇”(朱熹《詩集傳》),所以,在不當出兵的六月就要緊急應戰。詩人充滿了危機感,在緊張的形勢面前,必須緊急動員起來,以應付急難。另一是對於形勢危急的責任感: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采薇》四章) 

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出車》四章) 

王於出征,以匡王國。(《六月》一章) 

共武之服,以定王國。(《六月》三章)

 

《采薇》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的下層士卒,是寫普通士卒的責任感;《出車》的主人公是一位奉命召集士卒的將士,是寫普通軍官的責任感;《六月》“則系吉甫有功而歸,燕飲諸友,詩人美之而作也”,詩歌的主人公是全軍的最高統帥,此詩則是寫最高統帥的責任感。從最高統帥到下層士卒都懷有一種以大局為重的責任感。盡管這種責任感由於身分和地位的差別表現是那麽不同,但以自己的力量和可能去挽救危難的精神卻是相同的,因而都是同樣可貴的。

Views: 4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