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原 劉兵·手藝在今天的意義(下)

□ 江曉原  ■ 劉 兵

不過,雖然我們現在暫時尚無法確知此書作者的動機,但他在那麼早就能如此獻身於對類傳統生活手工藝器物的收集整理,還是頗有遠見的。因為我們也知道,當身邊充斥著越來越多的現代化器物時,人們通常是不會去留心更不用說系統整理那些舊時日常物品的。

 

□ 雖然霍梅爾在本書中,通常都是以平靜、客觀的態度來描述那些手工工藝的,但是這樣細致的描述和記錄本身,似乎就透露著某種情緒。 

我看本書時,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這些手工工藝其實有著相當高的技術含量,它們之所以消亡,最主要的,並不是因為它們效果不夠好,或它們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而是因為現代工業生產和它們的競爭——工業化的產品可以批量化生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於是人們漸漸不再光顧傳統的手工工藝了。那麼,這種現代工業的批量化生產,究竟是不是當時的人們所需要的呢?工業化產品出來之後,兩相比較,人們當然會說:我需要那個價廉物美的。但在這種價廉物美的工業產品出現之前,人們未必在盼望這些產品吧。所以,是不是也可以說,批量化生產的工業品,也是一種和今天的iPad類似的誘惑呢? 

於是,我們就回到本文開頭,我提到的那個神秘的1900年附近了——“過度發展”的臨界點,會不會就出現在那附近呢?而我們今天再來回顧這些手工工藝,是不是還能夠有更深的意義呢?

 

 

■ 對這些傳統的工藝品與現代化的工業產品進行比較,其實只能是在設置了某種價值標準之後才有可能。究竟如何評價是否需要,更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因為需求也有不止一類,比如最本原的,以及被建構出來的非必需但卻又經常被誤認為必需的。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基於那種傳統技術的生活,顯然要更為生態,更為自然,更為可持續。 

你在看此書時的上述聯想,也是一個帶有當下視角的解讀。其實在此書作者從事這項可敬的工作時,也許本意上並未有當下如此理解的“高度”,但這種有超前意識且能成為學術積累的工作,其重要性恰恰在當下更為凸顯出來。 


至於1900年前後是不是一個轉折點的問題,也許有些像歷史分期的爭論,作為一家之說也未嘗不可。更重要地,當然不是確定某個特定的年份,而是在一個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段中,出現了現代化的興起和巨大影響(在中國的影響要晚於西方),並帶來了諸多嚴重的新問題。
 

人類總是在尋求變革,傳統手工藝器物也非一成不變,但這種變革過於激烈,便會出現本質改變,並且對多元傳統的並存帶來致命威脅。帶有這樣的意識,重新再去回顧那些質樸、可愛的傳統手工藝器物,讀者自然會有無數感慨、聯想和反思。這也正是此書在當下的重要意義之一。(載2012年3月2日《文匯讀書周報》)

Views: 2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