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随筆#寬容的魅力(上)

在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讀本《弟子規》中有句:“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意謂對待家中婢女仆人,本身行為要注意端正莊重,不可輕浮隨便,若能進一步做到仁慈寬容就更完美了。孔子有言居上不寬,吾何以觀之哉?”說的是居於上位當主管的人,如果宅心不夠仁慈,缺乏寬容德行,我找不出他的優點可怎麽向他學習呢?!雖然時下已經很少使用婢仆了,但上下尊卑的關係依然不會因社會變遷、科技發達而發生質變,它符合中華民族道德史觀所持有的共同倫理基礎,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道統法則。竊以為,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寬容的哲學內涵,秉承寬容的美德良風,展現傳統文化特有魅力,共同營造一個“敬上和下”的社會人文環境。

唐朝貞觀年間,高僧寒山問另一位高僧拾得:“世間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又如何處之?”拾得答:“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這番禪道哲理值得深思,它揭示出一個根本道理:為官做人需要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常懷寬容之心的人,既能在事情陷人僵局時峰回路轉,也能使緊張的人際關係變得柳暗花明;寬容更是一劑良藥,它能引領人們更多地替別人著想,催生至善和諧的理想境界。清代大學士張殿英在京為官時,收到過一封家書。看過信之後,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家人的鄰居想向外擴三尺院墻,而家人寸土不讓,由此爭執不下。無奈,家人飛書京城,希望憑借他的權勢威震,以使鄰人停止侵權。張只是淡然一笑,隨即回信一封: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立即按照張殿英的意思去做,讓出了三尺地給鄰居。鄰居得知此事後,深感愧疚,便也主動讓出了自己的三尺地,於是就形成了一條有名的安徽桐城“六尺巷”。這個故事成為寬容的美談,已流傳至今,獲益者頗多。

寬容是一種涵養。寬容會使人們表現出良好情性,同時也能給人以廣闊的思想空間和無盡的歡欣鼓舞。古代有位老禪師晚上到院子里散步,發現墻角有一把椅子,一看就知道有人越墻溜達去了。這位老禪師就把椅子移開,然後自己蹲在那里。不久,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墻,踩著老和尚的背跳進院子。小和尚見剛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禁不住大驚失色,不知所措。老禪師這時並沒厲聲斥責,只是以平和語氣說夜深天冷,當心著涼。”這位禪師寬容了弟子,徒弟也因師父給了反省悔過的機會而深感內疚,此後再也不做違規的事了。不久,寺院所有弟子都知道了此事,就更沒有人再到寺外閑逛了。這就是禪師的肚量,也正是他的寬容給了弟子接受教育和成長的機緣。

佛教中寬容的事例比比皆是,教義中所講的“忍辱”實為寬容的廣義概念。彌勒佛的形象表達著深邃的內涵:笑容呈現愉悅的心情和對未來的希望,方耳象征著福氣,大肚表示寬厚能容。當人們拜佛時,難免不會從佛的神態中看到寬容、平直和開懷,就會悄然得到寬容、喜悅和福祉,必將受到微妙的感悟——生活之中肚量最為重要。

寬容是一種能量。寬容能使人在迷茫時變得清醒,氣盛時變得平和,遂成為高尚的擁有,正義的存在,明智的舉措。但寬容必須得有一定的原則性,在是非面前講寬容,是對正義的褻瀆,對真理的出賣。寬容是一個人求進取、求發展的前提。經商的講究和氣生財,居家過日子追求的是家和萬事興,在單位與同事相處也應該互諒互讓。當一個人不為世俗的微功小利煞費心機、絞盡腦汁的時候,就能認真考量自己真正需要的一切,才有可能避開身邊無謂的爭鬥和紛擾而積蓄起屬於自己的能量。寬容更不是膽小怕事,而是有素質、有修養的體現。由此,只有人們都學會多一點寬容,社會就會少一些怨憤和紛爭,多一些和諧與安寧,發展環境就會少一點摩擦和掣肘,多一點順暢和效率。

Views: 2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