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詩的第七小節,一開始就單刀直入寫出“舞罷力不支,葬我周子池”。在古代文人中,周敦頤愛荷花是出了名的,陶行知和師生們在育才學校大門旁邊建了一個荷花池,就把它命名為“周子池”。這一小節,承接了第三小節荷葉與少年們狂舞的場面。
荷花說:跳舞跳得已經沒有一點力氣,那麽就請把我埋葬在“周子池”的泥土中吧,我是心甘情願的。雖然我的魂魄被埋在了汙泥之中,但是我會出於汙泥而不染,等到明年回春大地,我會重新生長出來,以翠綠的葉片覆蓋池塘。我是知恩圖報的,我會長得亭亭玉立,以報答你們對我的愛憐和垂慕。
詩人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對一切美好事物都要抱有人道的態度,不可過於殘忍;二是連荷花都知道知恩圖報,何況是人?更要學會感恩。詩人在這裏借對荷花命運的描寫,抒發了自己的情感,也教育他的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和對待美好事物的正確態度。
詩的第八小節,由詠物抒情,筆鋒一轉,開始了對現實的議論。陶行知在以前的曉莊學校和現在的育才學校,大力提倡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他期望通過人創造性的發揮,改變社會現狀,打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取得勝利,光復中華。“勝利同回家,歡樂寧有極?”說的是抗戰勝利之後,我們回到家鄉安居樂業,那種歡樂的心情將達到極致。
詩人在這裏仍然是用荷葉的口,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由於育才學校地處大西南的重慶,荷花被埋在了那裏的“周子池”,荷花甘心情願地要留在那裏,在那裏年復一年長葉開花,至於你們,都有自己的家鄉和自己的事業,你們就回到東部的家鄉吧。
詩中“暗自東去”中一個“暗”字,使詩篇賦予了深情,暗含著依依不舍的情思:“你們走的時候要偷偷地走,不要讓我看到。如果我看到了,會十分傷心的,就讓我單獨地留在這裏吧!”這一小節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抗日戰爭勝利的期盼,也表現了詩人對抗戰必定勝利的信念,以及全國人民大眾要求安定生活的迫切願望。
詩的第九小節,作為全詩的結尾,告訴人們現在國家還處在戰亂中,偶爾跳跳舞是可以的,但現在還不是歌舞升平的時候,時代不允許我們沈湎於對快樂的追求,當務之急是打敗日本侵略者。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要圍繞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
有了創造能力去做什麽?那就是救全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幫助他們解除痛苦。等到勝利之後,我們再邀請荷葉一起來跳舞。詩中用了“明年今夜”,實際上是指不久的將來,它暗含著詩人對抗戰勝利的樂觀態度。
陶行知的這首詩歌,和他的其他詩篇一樣,不僅充滿了激情,同時也充滿了柔情。詩人的愛和很浸透在詩篇的字裏行間,充分表達了詩人堅定的立場和鮮明的態度。全詩充滿了浪漫主義,同時也貫穿著現實主義,是一篇難得的,藝術和思想境界都達到了一定高度的詩篇。讀這篇詩歌時,要緊密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才能深刻領會詩人的思想,觀念和理想。
“請把我放重新在生命的起點”
40多年前,我還在大學讀書的時候,曾經讀到過一篇用英語寫成的雜文,題目是《請把我重新放在生命的起點》。這篇雜文似乎是一篇懺悔錄,寫得非常精彩和感人。由於動亂和搬遷,這篇文章我以後再也沒有看到過,但它在我腦海裏打下的烙印卻永遠沒有消失。
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年輕人從小不務正業,過著荒誕不羈的生活,歲月在一天天荒廢,青春年華在一天天溜走。他徹底沈淪了,自暴自棄了,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發現自己已經成為老年人,生命也將走到盡頭。一天,他在布滿荊棘的山路上,走啊,走啊,來到一個山洞。他順著山洞走去,山洞兩邊怪石嶙峋,惡臭的溪水在腳下流淌。他向四周望去,一個個怪獸張牙舞爪,睜大了眼睛向他示威。忽然一條毒蛇發出“嘶嘶”的聲音,快速向他爬來,紅紅的舌頭剛剛吸吮過鮮血,毒汁從牙齒向外噴射。
他害怕極了,用盡全身的力氣在山洞奔跑,顧不得腳下的怪石和臭溪。就在這時,一聲不知發自何處的怪叫,嚇得他魂飛魄散。他從山崖上跌了下來,在無助中他大聲喊叫著:我不想死,我要活!請父母把我重新放在生命的起點,我要重新走一條人生的道路。然而,除了颼颼的山風,沒有人對他回應。他一下子跌到了谷底。醒了過來,原來是一場夢。他渾身上下冒著冷汗,回憶著可怕的夢境。他意識到自己還很年輕,還不是一個老人。他決心痛改前非,把這一天作為生命的新起點,走一條新的人生之路。
當時,我讀了這個故事之後,深深被這個童話般的情節所打動。它雖然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卻道出了人生的真諦。一個人選擇走什麽樣的道路,決定著一生的命運和前途。張海迪堅強地與病魔抗爭,坐在輪椅上寫作,但她感到生活很有意義;奧斯特洛夫斯基頑強奮鬥,終於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能夠自豪地說:我沒有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一個大學生跳進水裏,救出落水的孩子,雖然自己失去了生命,可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另一個生命。與此相反,有的人張開血口吞噬著別人創造的財富,最終在鐵窗裏度過自己的余生;有的人積累錢財揮霍無度,醉生夢死,一直到生命的結束。有的人死了,人們還在懷念他;有的人活著,他卻被人們唾棄;有的人誤入歧途迷途知返,有的人卻到臨死的時候才抱恨終生。
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但人生的道路是可以重新選擇的,不要等到生命結束時才發出無力的慨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