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慶《中國名山》天涯海角五指山

“海外風光別一家,四時楊柳四時花。寒來暑往無人會,只看桃符記年華。”這首明詩,寫的是海南島長夏無冬的風光。幾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

1988年4月,海南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上第31個省,以後又確定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這個山高海闊、物產豐富的熱帶寶島,成為世人所注目的地方。

海南島上峰巒起伏,以山地為主,狹長的平原鑲嵌於海邊。若在飛機上俯瞰,整個島的地形如同一把撐開的雨傘,巍巍的五指山是傘尖,周圍的山地逐級下降,山谷之間的萬泉河、南渡江、昌化江如同傘骨向四處奔流。五指山的餘脈一直延伸到海南島的南部,以至沿海一帶巨巖林立,海礁嵯峨,形成了天涯海角的勝境。

五指山是海南島的象征。主峰有五個並列的山頭,分別稱頭指、二指、三指、四指和五指,勢如“嵌空巨靈手”。傳說遠古洪荒時代,海南島上普降大雨,成為一片澤國。有個勇敢的獵人,伸出巨掌擎住天穹,讓洪水順指縫下泄,從此他就化作了這座大山。又傳說海南島上有五個兄弟,一直靠刀耕火種。生活很貧窮。一天在夢中得仙人指點,在槍下掘得一把寶鋤和一柄寶劍,鋒利無比,從此開出了一片片荒地,得到了好收成。這事被海賊所知,糾集了眾多歹徒前來搶寶。五兄弟為了保護寶鋤和寶劍,被歹徒殺害。島上的鳥獸銜泥壘土,堆起了五指山,把這五弟兄埋葬在山中。其實,五指山是在約7000萬年前的地殼運動中,由大量巖漿的噴湧而形成的。由於這里高溫多雨,流水不斷切割山體:天長日久,使得山峰變為鋸齒狀,形加五指。

五指山區歷來是黎族人民祖祖輩輩居住的地區。據山區中發掘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一些石器來看,至少在3000多年前黎族先民就從大陸橫越瓊州海峽,開拓著這個寶島。因此來到五指山,不僅可以欣賞熱帶山林風光,還可以體察黎族風情。山間的小城通什市,滿山遍野的椰子樹、大榕樹、檳榔樹,綠蔭濃密,滿目蔥翠,猶如一座翡翠城,通什是黎族聚居的地方,城內和城外山中的村寨中,到處可以見到身穿艷麗民族眼飾裝的黎族婦女,她們頭上紮著頭巾,上穿對襟無扣的上衣,下套無褶無縫的筒裙,顯得婀娜多姿。黎族婦女善織布,元代上海一名婦女黃道婆來到海南島久居30年,將黎族的織布技術帶回家鄉,大大發展了江南的織造業。黎族婦女還喜戴耳環、項環、腕環和腳環。黎族不分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每逢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拿出久藏的山欄酒,帶上竹筒飯,到村外曠野上燃起簧火聚會,跳起竹竿舞,青年男女互唱情歌、互贈信物……一直到深夜。檳榔是黎族人民最愛吃的食物,初嚼時有澀味,後來產生甜味,並有微醉之感,牙齒和嘴唇隨之變紅,兩頰也發紅。蘇軾曾有“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的詩句。黎族人民好客,有客到來,總要以酒茶熱情款待,並獻上檳榔,賓主細細咀嚼。

五指山峰巒插天,又處在海島之上,水汽充足,云霧特別多。特別是早晚,半山腰以上白云茫茫,以下則滿眼翠綠,宛如兩個世界。五指山是一處尚未開發的旅遊勝地,充滿了原始熱帶風光。人們須在濃密的叢林中沿獵手們踏出的崎嶇小路登山。從五指山西麓的水滿村起登山,大約要經5小時艱苦的攀登,方能到達五指山之巔——二指,此處海拔1367米,比東岳泰山高出300多米。二指峰頂像鯉魚背,寬僅1米,長達20多米,兩側石壁直如屏風,令人驚心動魄。頭指比二指低五、六百米,但也屹立如柱,在頭指和二指之間,有一座圓形巨石構成了“天橋”,可沿“天橋”小心地攀援上頭指。三指、四指和五指連接在一起。傳說三指原比二指高,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白兔仙姑受天宮娘娘之命來此采靈芝,卻被五指山神用弓箭射死。天宮娘娘大怒,派雷公電母將三指炸去一截,從此三指比二指矮,山上也不長靈芝了。

五指山上沒有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珍貴的孔雀雉、長臂猿等動物和原始的熱帶森林。在熱帶森林中,到處奇樹異木。密不通行,層層相疊的樹冠使林下幾乎不見陽光。不少藤本植物纏繞著巨大的樹干,許多蕨類植物附生在樹干或石縫之間。一些巨大喬木的根部向四周長出一些板狀的側根,高出地面數米,好像直立的屏風。林間的花草鮮艷無比,其中有許多極為寶貴的藥用植物,如靈芝、巴戟、八角、粗榧等,真是一個綠色的寶庫。

五指山一直綿延至海南島最南端的海邊。位於海南島之南的三亞市,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這座祖國最南的小城現在已成為海南省重點開發的旅遊城。我國歷代封建王朝都曾將一些與皇帝政見不合的文人官宦發配流放到這“天涯海角”的偏遠之處,然而今天的三亞卻以其獨特的熱帶山海風光迎來了國內外的遊客,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因此現在流傳著“到海南而不到三亞,等於枉跑一趟”之說。

從三亞市沿著迷人的海灘西行20多公里,即到達聞名遐跡的“天涯海角”風景區,在這一片細沙海灘上,巨石星羅棋布,它們或臥或立,或蹲或踞,頂部渾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塊刻有“天涯”和“海角”的巨石,兩石間有狹小縫隙,宛如胡同,不遠處又有一塊“南天一柱”巨石,高7米,呈圓錐形,拔海而起,頗有氣勢。傳說這是共工怒觸不周山時折斷的天柱一截,移到此處支撐南天。在此只見南海藍天一色,白浪舒卷細沙,真是海闊天空,心胸開闊。郭沫若在此題詩道“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表達了作者博大的胸懷。在“天涯海角”以西的鰲山小洞天,是一片奇異的石景。不少巨石上留有蒼跡斑斑的古代摩崖石刻。一塊形如石船的巨巖傾躺在海邊,“船”下波浪滾滾。一塊“蛤蟆石”維妙維肖,上有平台可站立10余人,台下礁石嶙峋,浪花飛濺,好似一釣魚台,故又稱為“釣台,。小洞天是一個海蝕洞,狼濤拍打洞壁,可發出洪鐘般的聲響。從小洞天登山,上有“海山奇觀”石刻大字,點畫出這里的意境。

三亞市南的鹿回頭嶺原是一座高285米的島山,後來逐漸因沙子的堆積而與陸地相連,成為伸向海洋的半島。因為山脈從北奔來,到此折回,宛如一頭金鹿回首凝視巍巍五指山,所以稱為鹿回頭嶺。傳說金鹿原是一個仙女,下凡後想找一位勇敢的獵手結為終身伴侶,她就從五指山上飛奔海邊,引來很多獵手追逐。直至海邊時,只剩下一位獵手還緊追不舍,金鹿變回妙齡少女,與這位獵手就在此安家落戶,過著幸福的生活。至今在鹿回頭嶺還聳立著一座塑像,傳誦著這個美麗的故事。站在鹿回頭嶺上遠眺,大海碧波茫無際崖,北面海濱城市三亞風光盡在眼底。大海中有東、西兩島,峰巒青翠,形似玳瑁。波浮雙玳,也是三亞美景之一。一幢幢富有南國色彩的樓房,座落在椰林山石之間,景致迷人,這是著名的度假村。

三亞市北的落水洞、仙郎洞和仙女洞是座落在山中的石灰巖溶洞。洞中布滿白色的鐘乳石,有的如垂筆,有的如紗帳,有的如芭蕉葉,處處石景都流傳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令人流連忘返。

海南島自古以來還是名人薈萃之地。明朝時,海南島上出了邱浚和海端兩位名臣。至今在海口市郊還有海端墓。唐宋時被貶謫到海南島的李德裕、李綱、趙鼎、胡銓和李光五人深得海南人民的敬重,現在海口市還保留有稱為“海南第一樓”的“五公祠”。蘇軾在62歲高齡時也被貶謫至海南,他在此居住的4年中,不僅寫下大量頌揚海南山水的詩文,而且還鑿井取泉,興辦教育,傳播中原文化,為民造福。蘇軾在海南盡管正值一生中最不得意之時,但卻無比熱愛海南山海風光,他寫詩道:“九死南荒我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1927年起,海南島上的五指山區就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堅持斗爭23年,直到1949年全島解放。紅色娘子軍的英勇事跡為五指山增添了無限光輝,至今在不少地區還保留有當年革命斗爭的遺跡。為海南人民引以自豪的是,中國人民敬仰的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祖居就在海南文昌縣。宋慶齡祖居己修葺一新,供人瞻仰,她的偉大功績和高風亮節將如五指山巍然聳立,光照千秋!

Views: 26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