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受力國認知視角下的中國軟實力建設與發展(下)

第三, 對於軟實力輸出路徑的認知。美媒認為, 中國軟實力的輸出路徑主要建立在經濟手段上, 例如收購海外媒體、贊助學術基金會、開辦孔子學院、投資電影、音樂等文娛事業, 並且認為這些活動與政府關聯性很強, 政治意圖明顯。《華爾街日報》認為: “中國也正在尋求建立自己的電視, 電影和動畫文化, 以抵制它所認為的美國軟實力影響。”《紐約時報》更臆測: 中國政府是萬達、阿里巴巴等中國企業巨頭收購海外文娛產業的幕後推手, 因為中國政府想要借助文娛產業將其政治價值觀傳播到全球, 北京需要民間企業界大亨來推動海外的利益, 並在世界各地的工業和社區中發揮影響力, “萬達的擴張規模部分是由於中國希望看到這個國家的一流公司在美國建立門戶。”《華盛頓郵報》持同樣觀點, 中國“對外國資產的培養遵循相當傳統的路線: 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建立聯系, 用慷慨的禮物和招待來吸引政治精英, 並與當地大學及其龐大的中國政府網絡建立夥伴關係——贊助孔子學院來影響對中國的境外態度。”

第四, 對於軟實力影響的認知。美媒認為, 中國軟實力的輸出威脅到了海外民主體系的開放性和西方民主自由的價值觀, 但同時中國的做法已經催生了實質的對手。《華爾街日報》認為, 中國軟實力已經影響了西方的新聞機構、大學以及公司, 但問題還在於西方多大程度上妥協自身價值, 以獲得中國的經濟回報。《紐約時報》認為, 中國大陸的權力已經干涉香港的自由, 香港《南華早報》成了中國的傳聲筒, 即使《南華早報》新聞質量再好, 西方讀者也會對它產生懷疑, 現在只有臺灣還是西方民主自由的堡壘。《華盛頓郵報》認為, 中國通過“一帶一路”、軍事集權、收購海外媒體等方式來干涉他國內政, 威脅民主自由的價值觀。在另一篇文章中則指出: “政府和其他各方也應該著眼於促進國內關於使用‘尖銳工具’的辯論, 以確保公民知道北京和莫斯科的對外活動具有政治動機, 而且絕非利他主義。”

綜上所述, 美媒對於中國軟實力的認知主要建立在中國逐漸發展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之上, 而不是中國擁有的深厚文化、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上。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美媒在2012年前後開始對中國軟實力的評價轉向負面諷刺了。2012年是南海問題頻發的一年, 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表現出較為強硬的態度, 在軍事力量上也表現自信。2013年, 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並逐步實施, 和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國家交往密切, 共享經濟得到蓬勃發展, 海外投資進一步擴大。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 與西方國家交往密切, 西方所謂的“文明的沖突”論調也隨著經濟、人員、信息、技術的全球性流動登上國際輿論舞臺。一方面, 在既成大國與崛起大國之間, 美國對中國感知的固有模式和偏見則更易誇大雙方之間的“文明沖突”。美國對中國軟實力的偏見, 只是對中國經濟和軍事發展的過度分析, 是一種以己度人的“投射效應”。固有的偏見和思維模式是其分析中國軟實力的基礎, 對中國軟實力輸出動機的猜測和判斷是基於“想像中的中國”, 而不是建立在真實中國基礎之上。“文明的沖突”論建立在自我與他者的絕對劃分上, 忽略了文明之間的共榮、共生、包容與吸納。因此, 美國需要接受多元發展的現實, 摒棄偏見。另一方面, 中國綜合實力的持續增長, 客觀上引發了美媒的擔憂。因此, 鄧小平“韜光養晦”戰略在發展新型大國關係進程中仍具重要現實意義。

從中國方面來說, 中國對自身軟實力的認知更多建立在深厚的歷史文化上, 國內關於文化軟實力的研究不計其數, 仁愛、和諧、共享、包容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因此, 當西方以傳統冷戰思維指責中國干涉他國內政, 試圖控制他國政治議程時, 中國對莫須有的無端指責自然反應強烈。但是, 我們也要客觀看到西方的部分認知中也具有某些現實價值。如何將中國深厚的優秀文化轉化為受力國認知意義上的軟實力, 仍是需要巧心細琢的。此外, 中國軟實力的發展, 離不開經濟和政府的支持, 但如何將經濟因素、政府因素等隱性化, 做到“潤物細無聲”也是需要仔細推敲的。

大國無小事。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迅速發展必然會吸引全球矚目, 因此, 中國需要在國際發展的聚光燈下做好發展這件大事, 還要進一步加強國際交往的宏大敘事能力。軟實力是一種長期才能見收益的戰略性投資, 中國的軟實力未來發展當從長遠著手, 從“潤物細無聲”處著手, 才能更好地適應國家間交流和國際傳播實踐的歷史進程, 為中國與世界的共同發展進步奠定現實基礎。(作者單位: 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2018年05月07日/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Views: 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