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上鬧大水災,氣候失調。臺灣有時的天氣也不正常,在亢陽祈雨之後,竟然霪潦成災,農田泡湯,這種陰陽不調,就不是“太和之氣”,太和之氣是“均沾皆足”,彼不過多,此無不及,五風十雨,陰陽的分配都恰到好處。

每年的陰晴雨量大致差不遠,只是分配得平均,就成太和豐收之歲,集中得懸殊,就成水旱災害之年。中國人從天地陰陽的道理中,領悟出人生也是個小天地,同樣有陰陽調配得平均與懸殊的問題,陰陽調和的人心平氣和,萬事舒泰,陰陽失調的人暴雨酷霜,萬物損傷,這也就是《易經》要特別強調“中正”,中正,便生太和之氣。

人各有長處,長處一旦失去“中正”,即過或不及,竟變成短處,就像清高太過的人就損害仁,和順太過的人就損害義。圓融的人,陰柔多,就容易鄉願;堅持的人,陽剛多,便容易拘泥。秉性光明的人,陽氣多,容易淺露;秉性沈靜的人,陰氣多,卻容易陰險。勁直的人,陽剛也多,容易任情;精細的人,陽剛也多,容易苛察。如何發揚長處,補救缺失,少動肝火,不溺私欲,使性情中正,喜怒中節,才合乎太和之氣。

談“太和之氣”,又講什麼“陰陽”,年輕的朋友或許會嗤笑的,不過宋明的理學,真的把心與身的關系,看作天與地的關系。人生的小天地中,心是天是陽,身是地是陰,指揮身的是心,效命心的是身,依據“心體便是天體”的道理,一念之慈,和風甘露;一念之嚴,烈日秋霜。把天地陰陽屈伸消長的變化,從自我身心上去體驗實證,使身心上生出太和之氣來,就是最健康舒泰的生活。換句現代的話來說,陰陽調和的太和之氣,便是“身心健康”呀!

曾聽說一句古話:“百忍堂中有太和”,認為家中的“太和”是從百忍中誕生的。這“百忍”的道理,應該就是懂得“節制”,天道寒了換燠,燠了換寒,晴了換雨,雨了換晴,天道中的氣溫或濕度有其一定的節制,才成為太和之氣,不節制便立即成災。人情如果喜了求更喜,怒了求更怒,不知節制,傷於急暴,必然有違於身心的健康。

有了節制,就能“不爭”,天地間的人物情事,各有分量,各有等差,不必齊等,而能各安其位,這種“四海無爭,各盡其才”像百卉齊榮的景象,就是太和之氣,也就是理想中的“平天下”。中國人不喜歡講什麼“物競天擇”,而喜歡欣賞“萬物自得”,人若能效法天道,像春天涵養萬物,欣欣各備生意,所謂“天在人身春在木”,人心中總有喜神,像天地間總有和氣,中正而和平,便是充盈著太和之氣。

Views: 1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