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冬寒還沒有盡去;春的訊息就好像迫不及待地擠了出來。雪溶盡後;幾天暖洋洋陽光普照的日子,墻角矮叢邊;幾株水仙苗便嫩嫩怯怯地冒出了地面。真擔心;如果又無端來一番霜雪,那幾株嫩苗必將凍死無疑。那麼,花訊便徒然來得太早。
於是;就想著要去買幾棵水仙來種,那種“翠袖黃冠白玉英”中國人慣見的水仙。花種找到了,買了回來,放在黑色的淺缽中,砌上白石,澆入清水,等待花訊早臨。
也真快;沒有幾天;花蒜上冒出嫩碧。一晚就能茁長一兩寸。終於嫩碧中長出苞蕊。再過幾天;苞蕊綻開了。翠玉枝頭,婷婷地撐起朵朵玉盞,晶瑩剔透。花心中浮現一圈嫩黃,更顯嬌秀清靈。水仙花!中國群芳譜中的“雅客”,清供室內,滿屋生香。無須覓春邀春了;春已與我同住。
黃昏時分;金色的斜陽;篩過薄紗簾,照著案上的水仙。花影映在墻上,寫出一角清幽。就想起;好久好久以前,我在詩抄本中,用毛筆;清清秀秀地抄在宣紙上一首水仙詩。那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裏的作品。他這樣寫:
“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開處誰為伴,蕭然不可親。雪宮孤弄影,水殿四無人。”
這首詩;在那一角清幽裏,像冷冷山泉從記憶中流出,淺淺地浸透一個二月的夕陽天。
水仙是宋代詩人吟哦中供出的花朵,和唐朝的牡丹遙遙相對。唐代文化的蓬勃斑斕,正好以牡丹的艷麗和富貴作陪襯。而宋朝;文化傾於內斂,在觀微探玄的風尚中,藝文上表現了一種沈思之美,細致而幽深。氣質幽靜的水仙,便在詩人的歌頌中成為“雅客”。雅,就是不庸俗,不淺陋,不自慚形穢,必自作主宰,自去自來。雅,也就是一種自我肯定。唯如此,才不忌孤絕。然而孤絕中不免弄影自盼。所以水仙雖雅,卻也自憐自賞。
連帶地;想著屋外墻角的水仙苗;瑟縮在寒天寒地裏,耐心待展笑靨。
在西方,水仙名叫納西素士。這個名字源自古希臘一個神話故事。故事中;水神瑟菲素士之子納西素士;是一個美風儀的翩翩少年。森林女仙愛珂雖表熱戀卻無法使納西素士動心,愛珂抑郁而死。眾神憐愛珂之死而咀咒納西素士;終有一天,他會經歷愛的痛苦,並因痛苦而死。
因此有一天;納西素士來到一泓清泉,飲泉止渴之際,他窺見水中一個俊美絕倫的影像,那個影像激動了他深藏的情熱,他不由自主地俯身伸手;要擁吻水中的形影,然而水紋皺裂破碎,影子不見了。水面靜止後,他的影像又再浮現。納西素士始終無法觸及水中形影,憔悴懨懨棄世。在他死亡處,森林群仙發現,一朵黃花臨泉照影。就那樣;納西素士自戀其影而形骸寂滅,也因自戀其影而重生為水湄英華。
到了十九世紀;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那個神話故事中的自戀自毀,用到人類心理現象上,而定名為一種過份自我中心的反常病態。一直到現在,納西素士心態仍廣泛地為社會忌諱和否定。
可是;弗洛伊德只強調了納西素士的自毀現象,他削減了神話故事結局的另一半:納西素士重生為天地間另一種生命形態─水仙花。
納西素士的“自戀”;相當於中國水仙詩表達的“顧影自憐”,只不過,前者是用一種更強烈的形式;來表達這自我內在的情愫。
說起“顧影自憐”;在中國文化觀念裏,並未予以揚棄。它甚至和自珍自重有著相當的涵義。從古至今,聖賢豪傑、英雄美人,那個不對自身的品質形象“顧影自憐”?聖賢立德立言,而品德智慧須經由內在身心修養而發揚。這身心之內的品質;必先自覺而自珍,至聖如孔子,也不諱言“天生德於予”。但這種天生之德必須向外投射,還要廢寢忘食,死而後已。聖賢死後,他的生命便重生為另一種形態──一種道德楷模,一種金科玉律。英雄也一樣!項羽垓下的絕嘆中,不忘自譽:“力拔山兮氣蓋世”。他要成全自己的形象,最後奮戰自刎。美人亦覆如是,“天生麗質難自棄”。才華如李清照;也還自比黃花。黛玉所以惜春葬花,也因自憐清白,自喻紅顏。我們能從自然觸發情感,是因為我們從自然見出自己本身的命運和素質。窗前草不除,是因為我們見出自己的生機而不忍摧折。殘英落葉會使人傷春悲秋,也是因為見出自身生命形貌無可避免的雕零。雕零摧折之所以可傷可悲,是因為對自身存在的執著和愛戀。所謂寄情詩畫,無非將自身生命重生為另一種可以持續的形態。哥倫比亞電視台一系列談創造力的專輯中,主講人比爾摩耶為創作者下定義;他認為一個富於創造的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強烈的自我形象。文明的創進,藝術的創作,追根究柢,是人類整體“自我形象”的表現。不把自我形象看作可以愛戀的東西,文明必無面目可尋。一切的發明和創造,都可謂是人類自我銷亡後的重生形態。
然而對自身的愛戀是一種痛苦。因為這個愛戀著的形象必須在客觀狀態中顯現。就像反映納西素士的水塘一樣,聖賢、豪傑、英雄、美人所投射的形象;也必須從社會群眾或情人的心目中來反映顯現。而那種反映是無法捕捉的。只有衣帶漸寬,只有憔悴以死。從歷史上尋證,聖賢在世,多神勞形槁;英雄烈士,多盡瘁成仁;才人美女,也多運乖命薄。然而;聖賢與天地同流,英烈千秋,美人與青史同在,他們所投射的理想、言行、創作、形貌,進入了另一個時空裏;就成了春去春來的水仙,還諸天地,生生不息。
就那樣;吟哦著水仙詩,欣賞著水仙影,憐惜著水仙苗,尋思著一個水仙故事,便覺得;室外的納西素士;室內的雅客,盡可以內外相契,中西合璧,完成宇宙間一季春榮。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