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福山:中國模式成功將讓中亞成為全球經濟核心

隨著2016年的到來,一場發展模式——即促進經濟增長的戰略的歷史競爭已經上演。這場競爭的一邊是中國,另一邊是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盡管這場競爭鮮為大眾所知,但其結果將決定未來幾十年歐亞大陸的命運。

大部分西方人都看到,中國增長大幅放緩,從最近幾十年的每年10%以上降到現在的7%以下。中國領導人並未坐視不管,而是在試圖加快從基於重型制造業的出口導向型、環境破壞型增長模式轉向基於國內消費和服務的新模式的轉變。


但中國的計劃存在著一個規模極大的外部維度。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啟動一項規模巨大的計劃——“一帶一路”,這一計劃將改變歐亞的經濟核心。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給一帶一路融資而成立的。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拒絕加入其中。但一帶一路工程的投資需求遠遠高於亞投行所擁有的資源。


事實上,一帶一路是中國政策一個令人矚目的起點。當然,中國公司已在過去10年中積極活動於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投資於大宗商品和采掘業以及將這些資源運往中國所需的基礎設施。但一帶一路有所不同:其目的是發展中國之外國家的工業產能和消費者需求。中國並不采掘原材料,而是尋求將其重工業轉移到較不發達國家,讓它們致富並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需求。


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同於如今流行於西方的發展模式。中國的發展模式基於國家拉動的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公路、港口、電力、鐵路、機場等——這些基礎設施有利於工業發展。美國經濟沒有采取這一“築巢引鳳”的路徑,相反,近幾年來,美國和歐洲的發展戰略著重於公共衛生、婦女賦權和反腐等方面的大量投資。


這些西方目標都值得追求,但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只投資於這些方面而成功致富。公共衛生是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但如果診所沒有可靠的電力和清潔水的供應,或者沒有狀況良好的道路通往這些診所,它們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基於基礎設施的戰略在中國取得了耀眼的成就,也是從日本到韓國、新加坡等其他東亞國家所追求的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政治未來的大問題顯而易見:哪種模式會勝出?如果一帶一路達到了中國計劃者的預期,那麽整個歐亞——從印尼到波蘭——都將在未來一代中發生改變。中國模式將在中國之外盛開,這些國家將提高收入進而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中亞將不再是全球經濟的邊緣,而是其核心。


但有很好的理由質疑一帶一路能否成功。到目前為止,基礎設施拉動型增長在中國成效卓著,這是因為中國政府能夠控制政治環境。國外未必如此,動蕩、沖突和腐敗可能會幹擾中國的計劃。


事實上,中國已經需要面臨憤怒的利益相關方、民族主義立法者和反覆無常的朋友(如中國已進行了大力投資的厄瓜多爾和委內瑞拉)。同樣的策略在巴基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可能也行不通。


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和其他西方政府可以作壁上觀。大規模基礎設施開發戰略也許在中國已經達到極限,在外國也許並不管用,但對於全球增長仍然至關重要。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也曾進行過大規模的大壩和路網建設,後來這類工程逐漸冷卻。如今,相對說來,美國在這方面無法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多少幫助。奧巴馬總統的“電力非洲”(PowerAfrica)是一個好計劃,但啟動非常緩慢;海地利貝泰堡港的建設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

美國本應該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它仍可以加入其中,讓中國與國際環境、安全和勞動標準更加相合。同時,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需要捫心自問:為何基礎設施變得如此難以建設——不光光是在發展中國家,在它們國內也是如此。(愛思想網站 2016-01-01)

Views: 13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