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走向文化的多元化 上

王一川,1959年生於四川沐川,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藝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文系文藝理論研究室主任。曾先後赴牛津大學、多倫多大學和哈佛大學訪問學習,近年來主要從事文藝美學、中國現代文藝與文化現代性的研究,著有《意義的瞬間生成》、《審美體驗論》、《漢語形象與現代性情節》、《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等著作。


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不同形態的文化帶給我們的知識和愉悅,多種文化形態相互關聯、互相滲透,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絢麗多彩。文化形態究竟有幾種,它們之間又是如何滲透互生的,在《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講座中,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一川,透過種種文化現象,將現在的文化形態總結為四種,即主導、高雅、大眾、民間文化。主導文化有助於社會團結穩定、協調和睦;高雅文化註重形式的創新、社會關懷和個性化追求;大眾文化具有娛樂性、流行性和類型化的特點;民間文化註重語言的通俗日常性,以傳承模仿的形式,將其精髓保存下來。四種文化形態相互交融,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

第一,主導文化。主導文化就是特定時代體現社會各階層的群體整合、倫理和睦、秩序安定的文化形態。它的主要的特征就是教化性,就是要教育普通的公眾,讓他們服從於社會的群體整合、倫理規範、秩序安定。主導文化有什麽意義呢,不言而喻,它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團結、協調、和睦,這樣的發展。當然,主導文化也需要不斷地更新,也需要註重民族性,註重協調性,吸收其他文化的活力,來豐富自己,尤其是讓自己的教悔不要變成強制的說教,而是要變成令人傾心服膺的魅力的感染。

第二,高雅文化。高雅文化是指代表社會的知識群體、文化人的個性探索旨趣、社會批判願望、以及形式探索要求的文化文本。這樣一種高雅文化,有時候又叫精英文化。它的主要特征可以歸結為三點:第一,形式創新;第二,社會關懷;第三,個性化追求。第一,形式創新。高雅文化,總是要借鑒總結前人的形式創造的經驗,破除一些陳腐的形式,探索這樣一個時代需要的新的生命的形式,人生的意義的形式,所以高雅文化總是要帶著一種原創沖動去探索新的形式,去創造新的形式。第二,高雅文化的特征,社會批判。真正成功的高雅文化,絕不只是為形式而形式,它要承載著社會的責任感,承載著人類的良知,它要承擔起社會關切的重任,它要歌頌崇高的,要批判醜惡的。高雅文化的第三點特征,是個性化的追求。高雅文化往往在創造形式的時候,在從事社會關切的時候,總是從個性出發,總是要追求與眾不同的獨特的個性,總是要作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個體來發揚。

大眾文化,主要是指工業化都市化以來,運用現代大眾傳播媒介所創造的主要滿足都市公眾的日常娛樂需求的文化形態。那麽這樣一個大眾文化的前提就是工業化、都市化、大眾傳播媒介、日常娛樂,這樣一種大眾文化的“大眾”就有兩個含義,就是它的傳播方式的大量、它的受眾的大量。它具有這樣幾種基本特征:第一,它的信息的大量和受眾的大量。就是我剛才說的。第二,它采用大眾傳播媒介,那麽造成了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它要滿足都市公眾的娛樂需求。第三點,它的文體是流行性的,是模式化的,大眾文化也要講究原創性。

第四種文化是民間文化。民間文化跟大眾文化有相同的地方,就是通俗性,受眾的大量性,但是民間文化不一定是在都市中,不一定用大眾傳播媒介,它更多的是在中國的鄉村,在底層的民眾中傳頌,它更多地利用的是口傳媒介,口對口地,面對面地傳送,而不是遠距離的大眾媒介。

這四種元素在現實中,是交叉滲透在一起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有時候,很難分開,這正是顯示了我們文化的多樣性、復雜性,值得我們認真地思考。

如果僅僅滿足於文化的多元互滲是遠遠不夠的。多元互滲可能是自發的,不一定是自覺的,可能是它無意識中就滲透到一起的,或者是迫於現實的無奈匯集到一起的。真正的有活力的健康的多元文化,應該是自覺的、起碼帶有自覺的成分,應該是社會各界仁人誌士共同一起來探討如何使得多元的互滲走向一種自覺、走向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趨勢。那就是多元化生,多元化生不是無意識的、被動的、隨意的互滲、拼貼,那樣比多元隔絕強不了多少。真正的多元化生,應該是多種文化元素形態按照這個文化應有的個性的要求,被優化組合起來,走向一種健康的充滿活力的良性循環的軌道。



大家好!今天我想同大家討論這樣一個題目:《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我想考慮的問題是,文化是否就只是意味著高雅的知識與修養?文化還有沒有別的含義?比如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沒有文化?再有一個,在一個特定的時代,文化究竟應該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文化究竟是一種形態、還是多種形態?那麽我想在今天我們思考這個問題是有意義的。我個人認為,一種文化不應該僅僅只是高雅的修養,而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緊地聯系起來。不僅在書本中可能有文化,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豐富多彩的文化。

同時我認為一個特定時代的文化應該是多元的,不應該是一元的。朋友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我們一個時代的文化是一元的,存在著一元以及它一統江湖的格局,那我們想想我們的世界是多麽蒼白、多麽單一、多麽乏味。在我看來,文化應該是一種多元化生形態,就是由多種文化元素相互共存、相互轉化、相互生成。這樣呢,可以確保我們的文化走向一種健康發達、充滿活力、內部存在著競爭、相互協調,那麽這樣走向一種富有個性的生存形態。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今天來思考文化的多元化生問題,就具有了它的現實意義。它關系到我們中國文化在21世紀的現狀、走向問題,所以我想我們朋友們都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由於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復雜的題目,我想根據我個人的學術研究、教學經驗,主要結合文學藝術的一些文本實例來探討文化的多元化生問題。我個人認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應該是多元的,那麽我相信呢,已經和正在形成這樣四種元素、四種形態。

第一主導文化;第二高雅文化;第三大眾文化;第四民間文化。過去我自己研究只談三種,前三種,主導、高雅、大眾,但是我越來越感到民間文化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所以我現在加上第四種。

那麽下面我就依次同大家一起來做一個簡要的分析。


第一、主導文化。什麽叫主導文化呢?主導文化就是特定時代體現社會各階層的群體整合、倫理和睦、秩序安定的文化形態。它的主要的特征就是教化性,就是要教育普通的公眾,讓他們服從於社會的群體整合、倫理規範、秩序安定。在古代,自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中國社會形成了自己的主導文化,比如說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向他的君王表達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一個決心。他出於維護社會的穩定、群體整合、國家統一的這樣一個需要。在我們今天,比如說電影《生死抉擇》,也是主導文化的一個典型的文本。海州市長李高成到黨校學習歸來,突然發現自己曾經當廠長的工廠,陷入到一片混亂之中,進入到一個爆炸性的局勢,他自己也令人意外地陷入到腐敗的案件中去,在這樣一個危機的關頭,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參與到了反腐的鬥爭中去,最後取得了勝利。所以在他這個人物身上,代表了各階層反腐倡廉的一個共同的願望。

那麽主導文化有什麽意義呢?我覺得,不言而喻,它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團結、協調和睦,這樣的發展。當然,主導文化也需要不斷地更新,也需要註重民族性,註重協調性,吸收其他文化的活力,來豐富自己,尤其是讓自己的教悔不要變成強制的說教,而是要變成令人傾心服膺的魅力感染。

第二種,高雅文化。高雅文化是指代表社會的知識群體、文化人的個性探索旨趣、社會批判願望、以及形式探索要求的文化文本。那麽,這樣一種高雅文化有時候又叫精英文化。它的主要的特征,我想可以歸結為三點:第一,形式創新;第二,社會關懷;第三,個性化追求。先來看第一點,形式創新。高雅文化,總是要借鑒總結前人的形式創造的經驗,破除一些陳腐的形式,探索這樣一個時代需要的新的生命的形式,人生的意義的形式,所以高雅文化總是要帶著一種原創沖動去探索新的形式,去創造新的形式。

我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說一個人,“輕輕地來了又走”,通常我們的普通語言會這樣說,“我輕輕地來了又走了”,那麽這樣呢,簡易明白,誰都能理解,可是誰都不會把它往心裏去。可是詩人徐志摩會把普通的語言改造成為一種新的形式,使它獲得一種新的感覺。“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大家可以看一看,詩人首先說“輕輕地走了”再說“來了”,先說結果,後說開頭;先說後發生的事,然後再說以前發生的事,來了一個倒裝,句子是帶有歐化的色彩。再有呢,就是他讓同樣一個詞三次重復。按照道理在一首詩裏,最好別重復這個字句。句子本來就少,再重復那就單調乏味,那就確實成了無意義的循環。可是詩人大膽地打破了普通語言的境界,尋找了一種新的形式,讓人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被抓住了,然後人們再可以繼續讀他下面的詞句,你可以看到在結尾處,同樣還有用了“悄悄”,也是三次重復,在中間呢也加了很多帶有柔媚的詞句,構成這樣一個整體。其實,徐誌摩的這樣一個康橋的體會,是他個人性的。但是,由於他創造了一個新的原創性的語言形式,就獲得了嶄新的體驗。他讓自己的個人體驗裝載在自己的形式裏,傳遍到千千萬萬讀者,他們用自己心中的“康橋”來填空,從而豐富了它的含義。實際上每一個讀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永遠讓人傷痛,但是永遠讓人難以忘懷的“康橋”。高雅文化往往就是要創造這種新的語言形式,讓人的人生體驗變得獨特、奇異、親切、難忘。

第二點高雅文化的特征:社會批判。真正成功的高雅文化,絕不只是為形式而形式,它要承載著社會的責任感,承載著人類的良知,它要承擔起社會關切的重任,它要歌頌崇高的,它要批判醜惡的,像魯迅的《吶喊》、《仿徨》,形象地展現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社會現實的種種矛盾,喚起人們的註意,產生了強烈的社會關切和社會批判效果。

高雅文化的第三點特征:個性化的追求。高雅文化往往在創造形式的時候,在從事社會關切的時候,總是從個性出發,總是要追求與眾不同的獨特的個性,總是要作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個體來發揚。那麽這樣一來有時候他的話是不合時宜的,他要針砭現實,他要承擔起社會的風險,他要完成良知所給予他的任務,那麽這個時候它不得不從個性化的立場,視點來出發,來看待問題的。

比如說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的口說了這樣的話,“這歷史沒有年代,我翻開歷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一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 ‘吃人’。”大家想一想,我們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文化,是一個優秀的輝煌的傳統,但是這個狂人,怎麽膽敢用兩個字就把它一筆勾銷?多麽偏頗、多麽片面、多麽偏激!我們深深地感到遺憾。但是,我覺得魯迅的這種片面、偏激,恰好體現了他的獨特的個性。在“五四”時期,當人們沈浸在辛亥革命勝利的喜悅中的時候、當人們沈浸在對中華文化單一的優良傳統的陶醉中的時候,魯迅以振聾發聵的聲音,讓我們透過滿紙的“仁義道德”,看出來它深層的癥侯,它深層的千年弊端――“人吃人”的這樣一個傳統。他提醒人們,無論我們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看到我們文化中那些令我們心痛、令我們憤怒、令我們譴責、令我們來批判的負面的傳統。所以魯迅借“狂人”的口提出的這個看法是非常個性化的,可以說是一個“深刻的片面”或者“片面的深刻”。當然是今天的時代不一樣了。我們站在新的時代,我們可以從新的角度看,但是我想我們可以永遠回想著,回想著魯迅當年的告誡。

從這三種特征可以看到:高雅文化它的重要的作用,就是代表了社會的良知。通過原創的語言形式,來承擔起社會關切,個性化的追求的任務。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第三種文化形態,或者叫第三元這即大眾文化。

我們的文化不僅僅只是存在著主導文化、高雅文化。如果這在80年代,存在著這兩種文化,可能大家還比較容易理解。可是到今天,到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文化中已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轉變。高雅文化、主導文化已經不能夠滿足這樣的規範了。那麽這就是大眾文化。我這裏說的大眾文化,跟我們五六十年代說的“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那個“大眾”還有些不同。我說的大眾文化主要是指工業化都市化以來,運用現代大眾傳播媒介所創造的,主要滿足都市公眾的日常娛樂需求的文化形態。那麽,這樣一個大眾文化的前提就是工業化、都市化、大眾傳播媒介、日常娛樂,這樣一種大眾文化的大眾,就有兩個含義:它的傳播方式的大量、它的受眾的大量。比如說這堂課我們運用了電視傳播媒介,那麽,電視傳播媒介它就是大眾傳播媒介一個典範的形式,它打破了面對面傳播的這個局限,而可以傳送到遠距離之外,在很短的時間傳送到遠距離之外,而可以同時讓千千萬萬的公眾來收看。那麽這樣一種大眾文化,它具有這樣幾種基本的特征:第一,它的信息的大量和受眾的大量。第二,它采用大眾傳播媒介,那麽造成了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它要滿足都市公眾的娛樂需求。所以,第二點就是日常的娛樂性。它主要滿足都市公眾的娛樂需要。第三,它的文體是流行性的,是模式化的,大眾文化也要講究原創性。

請大家注意,最初的大眾文化,一種新的大眾文化一開始總是具有原創性的,總是前所未有的,不這樣它就無法引起公眾的注意、公眾的喜愛。但是,它一旦流行開來,就會不斷地仿做、復制,也就形成了模式化,最後又走向僵化,迫使大眾文化又從事新的創造,這樣演化下去。所以,大眾文化剛開頭總是帶有原創色彩。比如說李春波的《一封家書》,開創了用日常語言、書信語言來譜寫流行歌詞的先河,帶來了當代流行音樂日常化的潮流。所以把“此致敬禮”這一類的話語都放到了流行音樂中,確實帶來了一種新鮮感。人們爭相傳送、爭相仿做,這樣一個文體就流行開來了,許許多多的仿做的歌曲也就產生了,像《祝你平安》、《常回家看看》、《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等等。那麽,這些都順著這樣一個原創的東西跟著就上來了,那麽大眾文化它就總是要尋求一種流行性,一種模式化。

再有一點特征,就是大眾文化追求一種類型化。過去我們的文學藝術理論,我們總是說文學藝術應該要追求“典型化”,應該要在這樣一個獨特的個別中,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規律。但是今天的大眾文化,它旗幟鮮明地尋求一種“類型化”,它的人物、作品,都是可以追求一種類型化的,我們很少看到這種典型的色彩。再有一個,這種大眾文化具有很多的特點,我在這裏簡單地舉這樣幾點。那麽我想我們可以想到這樣的例子。

Views: 7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