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發力點
摘要: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根本歸宿。如何實現民心相通,我們要有新的思考、新的向度。民心相通至少有三個層次: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誼;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則有“絲路特色”,它以“絲路精神”為旗幟,既要增進了解和友誼,又要助推經濟合作。民心相通並非虛無縹緲的,它對人流、物流、資金流等都產生著現實的影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有絲路情結,易於溝通,但“熱點”也多,相互關系複雜。民心相通不會因經濟合作深入而自動實現,它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須從點滴做起。而要提高溝通效果,還須註重溝通能力和渠道建設,講究方式方法。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基礎。通過民心溝通,可增進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誼,使沿線各國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心甘情願地聯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然而民心相通是一項既等不得又急不得的“慢工細活”,需要官、智、企、民的長期努力。做好了,其他四通就可事半功倍。
一、民心相通的內涵和作用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講演時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同時提出了“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簡稱“五通”)的建設路徑。2015年3月,中國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簡稱“願景與行動”),提出“一帶一路”合作重點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對“五通”進行了拓展和闡釋。民心相通始終都是“壓軸”內容。
(一)“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內涵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應有“絲路特色”。首先要對“一帶一路”形成共識,使中方倡議獲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對“絲路精神”形成共識,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思想深入人心。民心相通的主體是絲路沿線所有人,人人都是心靈的溝通者、“絲路精神”的傳播者。
1、民心相通體現於交往的點點滴滴。民心相通到底通什麽?首先是增進彼此了解。我們要深入了解其他國家社會的方方面面,也要讓國際社會全面深入了解中國。其次是在了解的基礎上形成好感,鞏固友誼,深化互信。最後是爭取對全球治理規則、不同文明間關系、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理論形成共識,共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上述每一項都有龐雜的內容,都是艱巨的任務。但民心相通並非空洞的概念,它體現在每份文件、每次交往、每聲問候之中。它也絕不只是“高、大、尚”的官方活動、體現人道主義關懷的災害救助,更包括一次普通的個人旅行、一聲簡短的問候,民心相通融於生活的點點滴滴。
2、民心相通的主體是所有人,不僅是“民”。民心相通即人心相通,其“民”不僅僅指普通百姓,而是指所有人,既包括社會精英,如各級官員、媒體人士、專家學者、企業家,也包括普通民眾。在“一帶一路”建設初期,社會精英對中國倡議最先了解,最先反應,是合作的規劃者和執行者。民心相通第一步是與各國社會精英的溝通,然後自上而下傳導到普通百姓。在普通人理解和受益後,會形成自下而上的全民支持。如果上層決策得不到普通百姓的支持,最終會停下來;如果合作使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即使高層變更,新領導人也會順應民心,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合作。
3、民心相通的基本目標是對“一帶一路”形成共識。“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民心相通應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除了加深了解、增進友誼等基本內容外,還要有“一帶一路”屬性。經濟帶倡議提出後,引起了國際社會熱議,有歡迎、有質疑、有不解、有期待。各方對“一帶一路”的解讀和理解並不一致,需要民心溝通,解決“一帶一路”是什麽、怎麽建等基本問題。只有對“一帶一路”形成共識,才不會產生誤判,才能形成合力。另外,沿線國家民眾,特別是普通百姓對“一帶一路”所知有限,需要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倡議,以獲得最廣泛支持。
4、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是“絲路精神”。“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明顯有別與西方的“零和博弈”、“弱肉強食”思想,它是處理國家關系、開展文明對話和進行全球治理的一個新理念。對習慣於“叢林法則”國家來說,這種思想有太多的“理想主義”色彩,但對絲路沿線國家來說,他們都是絲綢之路的受益者,對這種理念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就是要傳播“絲路精神”,使合作共贏成為共識。遵循“絲路精神”才能在複雜的歐亞地區尋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5、民心相通的遠景目標是形成命運共同體。《願景與行動》提出,要通過全方位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1] 。共同體是“一帶一路”的目標,是政治高度互信、民心深度相通的體現。共同體建設要分三步走:一是加強務實合作,形成利益共同體。二是隨著利益的融合、相互依存度的提高,彼此發展聯動性增強,形成發展共同體。三是經濟、安全、文化上深度融合,形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需要互利的務實合作,也需要民心溝通,“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2] 。
(二)民心相通為其他四通保駕護航
對於民心相通在“五通”中的定位,習近平提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要搞好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必須得到各國人民的支持,必須加強人民的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為開展區域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3] 。目前“一帶一路”建設率先取得成果的地方,都是民心相通基礎好、政治互信水平高的地區,這也表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貨幣融通要想走得好、走得遠,需要民心相通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其作用體現在:
1、有助於增進戰略互信。民心溝通有助於提高沿線國家政府和百姓對“一帶一路”認識。只有對中國倡議有更多的了解,才會真心歡迎。如果沿線國家將“一帶一路”視為中國的地緣政治戰略,而非經濟合作倡議,則參與的熱情就會大減,甚至阻撓,政策溝通就無從談起,更不要說“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4] 了。俄羅斯態度變化是溝通的最好佐證。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提出之初,俄顧慮重重,經過各種渠道的溝通,俄逐漸改變立場,由疑慮轉向有條件支持,進而主張積極對接。沒有充分的溝通和多年累積的戰略互信,不可能有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而中巴經濟走廊是最早啟動的“一帶一路”項目,同樣得益於中巴“全天候的夥伴關系”,民心相通功不可沒。同樣,民心不通、信任不足則會阻礙合作。如中國在緬甸的密松水電站、中國與越南鐵路對接等項目擱置都與民心不通有關系。中亞國家間由於互信不足,存在逆一體化現象。這都說明,民心通,經濟合作事半功倍,而民心不通,則會事倍功半。
2、有助於形成更開放的思想觀念。“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本身就是一場思想的交流、文化的碰撞,人們的思想會“因為平等交流而變得豐富多彩”[5]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社會制度多樣、宗教多元,經濟發展模式、發展理念、與世界接軌程度差別巨大。在中國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沿線國家可能不被接受。經濟合作面臨的不少問題其實是發展理念的問題,一旦思想通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在道路聯通方面,“要想富,先修路”是中國人從實踐中得出的結論,也是設施聯通的重要內容。當我們將自己的經驗介紹給他人時有時會遭到冷遇。如“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已談了十余年,但吉方仍猶豫不決,原因之一就是吉方認為本國沒有多少貨物可供運輸,卻看不到鐵路對沿線城市、對整個地區經濟的帶動作用。吉爾吉斯斯坦的思想認識不到位,就難以下決心“先修路”。在貿易暢通方面,投資者常碰到簽證難問題,而簽證難背後是思想觀念保守。如,塔吉克斯坦“阿維斯托”通訊社在采訪中國駐塔大使範先榮時提出,“有人擔心來塔的中國人可能會太多,您怎麽看”[6] ?而實際上,每年赴塔中國人只有6-7千人而已。在旅遊合作方面,中亞地區有眾多的絲路古跡,如布哈拉、撒馬爾罕、希瓦等,但中國與中亞國家間的旅遊合作很少,取得旅遊簽證的難度很大。這與歐美、東南亞國家不斷放寬對華遊客簽證,甚至免簽證爭搶中國客源形成鮮明對比。簽證背後折射的是發展理念的不同、開放程度的差異。“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將推動各國的思想解放和自我重新定位,加速融入全球化進程,也有助於“一帶一路”建設。
3、有助於貿易、投資合理化。在經濟全球化的現代社會中,物質財富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貿易、投資等跨國經濟活動創造的。影響經濟活動的有軟件和硬件兩大要素。通常情況下,人們多重視看得見、摸得著的硬件,而軟件中常強調法律、稅收等營商環境,文化、習俗、宗教等要素常被忽視。但大量案例表明,哪怕是給企業、產品起個名字,都需要考慮當地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消費習慣、社會禁忌等,否則就可能遭到慘敗。中國鐵建在沙特承建的輕軌項目中出現巨虧,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文化差異。沙特人生活富足,生活節奏慢,有獨特的穆斯林文化,如要求部分路段非穆斯林不得參與施工,導致施工方穆斯林工程師和管理人員捉襟見肘。按“理”出牌不僅僅是根據經濟規律、法律規範,還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文化傳統,考慮當地特點。民心相通不僅是增進友誼,還可以修正企業的經營行為,避免盲目投資。
4、有助於傳遞一個真實的中國,消除不實言論。“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公共產品,其成功與否取決於各國對中國的信任度。民心相通有助於各國了解中國,減少誤讀。外部對中國有兩個主要論調:一是“中國經濟崩潰論”;二是“中國威脅論”。前者不斷唱衰中國經濟,動搖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最近的就是金融大鱷索羅斯公開聲稱中國經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硬著陸”。如果不能予以堅決回擊,傳遞中國經濟真實狀況,“一帶一路”資金融通、雙邊貿易本幣結算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都會受到嚴重沖擊。沒有人會將一個即將崩潰的貨幣列為儲備貨幣。後者則是不斷“制造”中國威脅,挑撥地區爭端,使鄰國對中國產生疑懼,從而對“一帶一路”產生質疑。民心溝通有助於消除對中國的各種誤讀,傳遞一個真實的中國。對中國有深入了解的人才會對中國經濟有信心、對人民幣有信心、對“一帶一路”有信心。2015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產能合作進展迅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哈近年的頻繁交往,高層精英有包括曾留學中國的總理馬西莫夫等知華派。
二、“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屬發展中國家,都曾受益於古絲綢之路,有濃濃的絲路情結,對“絲路精神”也比較認同。但同時,歐亞地區國家關系複雜,“熱點”問題多,歷史積怨多。另外,中國及沿線國家的國際話語權都不強,各類人才儲備不足,民心溝通的載體欠缺。
(一)推進民心相通的有利因素
1、中國初步形成了有諾必踐的良好信譽。“無信不立”,誠信是民心相通的基石。經過多年的努力,至少在國家層面,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確立了有諾必踐的良好信譽。多數沿線國家對倡導者中國有信心:一,中國是全球經濟的發動機,一直是地區合作的主要推動力量。二,在多年的經濟合作實踐中,中國的承諾從未落空,能夠使倡議變成現實。三,中國貸款從不附加政治條件。在雙邊合作上中國一直是這樣做的。“亞投行”在籌備之時就表示,在項目評估、環境影響、當地文化保護、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將遵循高標準,但一定不會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2、沿線國家都有很強烈的絲路情結。絲綢之路是中國與沿線各國共同的財富,各國都曾從中獲益,現在也有覆興絲路的想法。“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這是古絲綢之路留給我們的寶貴啟示”[7] 。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前,不少國家就提出過類似倡議。如,哈薩克斯坦提出了“哈薩克斯坦—新絲綢之路”計劃,土耳其領導人曾提出“現代絲綢之路計劃”,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提出了“覆興古絲綢之路國際倡議”等。各國都珍視古絲路這一歷史紐帶,都有濃濃的絲路情結,對“絲路精神”容易理解和接受。
3、中國與多數國家有良好的政治和人文交流基礎。民眾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關系的影響,如果國家關系長期不睦,就難有民心相通。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絕大多數國家都保持友好關系,且交往密切。雙方民心相通的基礎較好。在雙邊的交往中,民心相通一直是中國與沿線國家合作的重要內容。如中俄間先後舉辦了國家年、語言年、旅遊年、青年友好交流年,2016-2017年還將舉辦“中俄媒體交流年”。另外,中國與各國有眾多的合作平台,如中阿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俄博覽會等,還有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和圖書展等專題合作平台。“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特別是中國與各國的民心相通基礎好、障礙少、平台多。
4、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吸引力。中國已經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註。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GDP超過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超千億美元,是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2015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8] ,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直接投資額合計148.2億美元,同比增長18.2%[9] 。未來5年,還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直接投資超5000億美元,出境遊客超過5億人次[10] 。隨著經濟影響力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各國民眾渴望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世界各地,特別是沿線國家出現的“漢語熱”就是例證。被關註的中國有更多機會宣揚“絲路精神”,引導國際關系向合作共贏方向發展。
(二)推進民心相通的不利因素
1、國際話語權欠缺。話語權是另類的霸權,可引導輿論,甚至左右經濟合作項目的成敗。當前國際話語權仍掌握在西方手中,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處於弱勢地位。主要表現為:一,西方媒體實力強,分支機構多,影響力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信息多來自西方各大媒體。二,國際上的主要論調是西方國家推出的,如“文明沖突論”、“人權高於主權論”、“保護的責任”、“失敗國家論”、“邪惡軸心”等。三,西方更善於包裝。他們 長於“科學”量化,如進行世界各國自由度、全球幸福指數、世界和平指數、腐敗指數、失敗國家(脆弱國家)排名等,以此給他國定位。如,澳大利亞世界經濟與和平研究所自2007年起每年都發布了所謂“全球和平指數排行榜”,日本一直高居前十,可笑地成為亞洲“最和平”的國家。四,中國等媒體還較弱,國際化水平低,在沿線國家尚未本地化。通過話語權,西方可以時不時給中國“扣帽子”,如稱中非經濟合作為“新殖民主義”,借南海問題炒作“中國威脅論”等,再通過貌似科學的排名,強化公眾認識。由於沿線國家獲取信息來源不對稱,中國發出的聲音很難傳遞到普通民眾,民心溝通渠道不暢。
2、歐亞地區的複雜性。“一帶一路”沿線有60多個國家,人口約44億,是各種文明的匯聚之地,也是各種矛盾的交織之地。沿線國家集中了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各國的傳統各異、國情懸殊、制度多樣、發展水平差異大,彼此間有友好交往的歷史,也有長期累積的矛盾和恩怨。這裏有“火藥桶”之稱的中東,有長期處於戰亂的阿富汗,有攪動世界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還有新的地緣政治焦點烏克蘭。不用說不同宗教之間,僅僅伊斯蘭教不同教派之爭就已持續千年。而中國所屬的東方文化圈與伊斯蘭文化、斯拉夫文化等有明顯的差別。即使同屬一個文化圈的國家關系也未必融洽,有時恰恰相反,因相距太近摩擦反而更多。要在歷史悠久且關系覆雜的歐亞大陸實現民心相通難度很大。
3、“國強必霸”等陳舊邏輯。民心相通面臨一個有待破解的命題就是“國強必霸”、“零和博弈”思想。中方提出的合作共贏國際關系理論是新事物,需要顛覆“零和博弈”和“國強必霸”等歷史邏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說,中國有三個“不確定性”:一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是一個積弱積貧的國家,甚至30年前還只是一個貧窮的大國,而現在的中國是世界強國,它們沒有與強大中國打交道的經驗,有的只是與西方列強打交道的邏輯定式。而西方列強給他們帶來就是“國強必霸”的痛苦回憶。中國能否走出另一條道路有待觀察。二是近現代史上中國沒有帶領過周邊國家實現共同繁榮。能否通過“一帶一路”帶動周邊和沿線國家發展值得期待,但並不確定。三是,習近平提出,“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 ”[11],但個別國家並不認同,甚至在教科書中認定中國歷史上曾侵略過他們,如越南、蒙古。它們對強大的中國會否威脅其主權有顧慮。
4、語言方面的劣勢。語言是溝通的主要工具,是民心相通的重要載體。“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有50多種通用語和200多種民族語言[12] 。語言方面的挑戰表現為:一,漢語雖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但主要集中在中國,沿線國家中懂漢語的人才寥寥無幾,較之英語,甚至俄語,漢語的影響力差距甚大。沒有語言橋梁,了解中國文化就會非常吃力。二,除漢語、英語、俄語、阿拉伯語、突厥語等幾大語種外,還有為數眾多的小語種,掌握這些小語種的人才極其匱乏。甚至一些大語種,如印度的印地語是世界第二大語言,但中國掌握印地語的人也屈指可數。沒有語言工具,就很難深入了解這些國家的風俗習慣、消費習慣等生活細節,民心相通難言準確、到位。 5、中國尚缺乏影響世界的文化產品。美國影響世界有三大武器:美元霸權、軍事實力和“好萊塢”。施加文化影響、傳播主流文化、塑造國家形象需要載體,其中最重要、最具持續性的是文化產品。2013年,全球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為5.26%,其中,美國最高,達11.3%,中國超過6%[13] ,其規模約為中國的3.5倍。美國影片產量不到全球總量的10%,但卻占全球總放映時間的50%以上,票房的約75%。美國的價值觀隨同其強大的文化產業產品迅速覆蓋全球,並造就了多個“文化巨無霸”。中國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但缺少“好萊塢”式風靡全球的文化產品。文化產品不僅是商品,更是民心溝通的載體,這一點中國及沿線國家與西方的差距很大。
三、如何推進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中國長期的外交政策,其原則、方向都是清晰的。習主席在周邊外交會議上提出“親、誠、惠、容”理念,表示要堅持睦鄰友好,守望相助,多走動、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要著力加強宣傳工作、公共外交、民間外交、人文交流,廣交朋友,廣結善緣。而《願景與行動》提出,“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願者服務;擴大相互間留學生規模,開展合作辦學;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電視周和圖書展等活動[14] ”。上述論述既明確了原則,也規劃了具體方向。但要提高溝通效率,需要做到:一,內部要凝聚共識,共同做好民心相通工作。二,溝通能力和溝通渠道建設有待加強。三,註重交往的方式方法,提高溝通效率。四,事後評估和總結,及時修正。具體如下:
(一)國家、智庫、企業、民眾形成共識,共同行動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根基,但從建設進度看,產能合作、設施聯通、資金融通等看得見,摸得著,是取得先期收獲的主要成果。而民心相通是“慢工細活”,其行動落後於其他四通。民心相通的主體很多,有政府、企業、民間團體、智庫,甚至是普通遊客,但民心相通工作往往被認為是政府的事,與個人無關。但實際上,每次“中國遊客大鬧機場”等事件都會影響到中國國家形象,而一個企業的“惡行”甚至可使多年積累的對華好感毀於一旦。因此,政府不能大包大攬,須調動企業、民間組織和公民個人的積極性,使所有行為主體都自覺將民心溝通融於日常生活。這裏要特別重視企業,因為“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會有大量企業走出去,它們處於民心溝通的前沿,更貼近當地百姓。一個好的投資企業例子,勝過講百個故事。但企業都有趨利性,容易趨利忘義,更需要加強引導和管理,防止“一只老鼠害一鍋湯”。主要方向有四:一,要促企業樹誠信,建立誠信是利潤、是附加值的意識。二,企業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進行反哺社會的公益活動。政府的一些援助活動也可由企業操作。三,要關註生態,保護環境,防止成為別人的“話柄”。四,要充分吸納當地人就業,企業當地化。
(二)重視人才培養,推動全方位交流
“一帶一路”民心溝通亟待解決兩大問題:一是人才;二是渠道。根據《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5)》,2014年中國有45.98萬人赴國外留學,大多數去了發達國家。而2014年在華外國留學生來自亞洲和非洲的占比超過70%[15] 。也就是說,我們有很多人了解西方,而深入了解鄰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卻很少。看似很近,卻很少走動又知之甚少的“遙遠鄰國”很多。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鋪開,對掌握沿線國家語言、法律、宗教、文化、金融的人才需求會大增。因此,既需要吸引這些國家的留學生赴華學習,也需要有意識地鼓勵、引導和派遣留學生赴沿線國家學習。同時,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要推動與沿線國家的學歷互認、成績互認。中國高校也需要走出去,與當地開展聯合辦學。
另外,需要建文化、教育、旅遊、科技、政黨、民間組織等各領域的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渠道。這其中最迫切的是媒體亟待走出去。在當今時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理念和價值觀就能廣為流傳,誰就能掌握話語權。目前我國媒體與沿線國家媒體缺乏持續性合作,各國對中國及“一帶一路”雖有報道,但不成系列,且解讀有偏差。中國媒體可考慮與當地媒體深度合作,包括入股或控股當地媒體。與沿線國家聯合制作關於絲路的宣傳片,針對不同國家各有側重,使對方才有興趣傳播。要譯制反映中國偉大建設成就的“超級工程”,提升各國對中國科技水平的認可度。
(三)運用大智慧,善講中國故事
中國是“一帶一路”發起國,民心相通首先是準確介紹中國。習近平主席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16]”。他本人在外交實踐中也多次通過小故事,傳遞真情感,起到良好效果。但我們在日常交往中,常把“講好中國故事”變成“講中國好故事”,甚至“只講好故事”,溝通效果並不理想。因此需要扭轉觀念,善講故事:
1、講真實的故事。講中國,既要講成績,也要講困難,既要講經驗,也要講教訓。“有血有肉”的才是可信的。避談發展教訓,宣傳效果往往事與願違。
2、根據對象講故事,說到對方的心坎裏。溝通要有針對性,需要了解對方最關心什麽,針對不同國家,講對方關心的“故事”,才能引起共鳴,要避免過多大而化之的語言。
3、讓對方的專家學者、留學生講中國故事。中國人自己講常會被誤認為“有選擇地傳播”,而所在國的人講的故事更易被接受。
4、用別人聽懂的方法講故事。講合作,既要講共同利益,也要講風險,既要講對方的利益,也要說清中國的好處。如果只講對對方的好處,而諱言對自己的利益,則會被視作虛幻的“利他主義”,是不可信的。
5、提高發展質量。打鐵還需自身硬。沿線國家對中國以環境換發展並不認同,中國能否實現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經濟能否成功轉型升級,都關乎中國故事的說服力。故事是講出來的,更是做出來的。
(四)多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要民心相通,須會換位思考。首先,要承認到“中國式”未必是最合理的。如,中國常將效率放在第一位,有令世人驚嘆的中國速度,我們的企業不願使用當地勞工的理由是效率低,不能吃苦耐勞,講究休息權。而恰恰是“中國式勤勞”在一些地方被視為不公平競爭,不守法律,受到當地人的抵制。中資企業常常將獲得政府的支持看作是投資能否成功的關鍵,一旦搞定政府,就可以“甩開膀子幹”,這是中國“官本位”潛意識體現,拿到境外未必管用。此等例子不勝枚舉。其次,要學會從對方的視角看問題。如我們常說的“資源換項目”、“資源換貸款”,這本是正常的利益置換,然而由於表述方式存在問題,在對方不明就裏的民眾看來,這可能是政府官員出賣國家資源而中飽私囊,助長“資源掠奪論”。不能將心比心,相互尊重就是擺樣子,無法以心換心。
(五)構築“絲路精神”為核心的共同理念
只有有共同的理念,才能真正一路同行。“一帶一路”應有自己獨特符號,那就是“絲路精神”。在當前覆雜的國際背景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有一定理想主義色彩,但也應該看到,這是沿線國家人民的夙願。沒有那個民族喜歡戰爭和動蕩,不平靜的歐亞大陸需要“絲路精神”來消除隔閡、解決分歧、化解恩怨。和平、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符合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能夠引起共鳴。在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價值觀體系時,“求同”要重於“存異”。絲綢之路是沿線國家的共同遺產,各國固然有文化差異,但更有共同點,特別是與“高高在上”的西方文化相比,歐亞地區文化共同點更多。如家庭(家族)觀念、孝道、集體主義等。民心溝通的重點不應是強調差異,追求“異域風情”,而是發現和總結更多相同點,增強相互認同。
(六)形成相應的評估機制和標準
民心相通可以感受,但不容易量化。但如果沒有效果評估機制和標準,則工作容易虛化,易把經濟合作成果視為民心相通成果,會篤定認為經濟合作搞上去了,民心肯定通了,但“大量的國際經驗表明,獲得投資的東道國未必會對投資來源國感恩戴德,反而常常會加劇對來源國的疑慮與抵制”[17] 。制訂體現民心相通的標準自然不容易,但可以從具體領域著手。如民眾對主要合作項目的滿意度;對中國電影的了解程度;文化演出場次及評價;絲路旅遊的人數;對人民幣接受程度;對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的了解度等,將各領域的信息和指數進行綜合,形成民心相通評估標準和機制。
“一帶一路”民心溝通剛剛開始,民心相通任重道遠。它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瑣碎的工作,需要有耐心、有決心、有毅力、有智慧。但同時它又有基礎性、長期性和穩定性特點,一旦建立則收益巨大,影響深遠。
註釋:
1.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商務部網站:2015年3月28日,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xxfb/201503/20150300926644.shtml
2. “習近平: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2015年10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0/25/c_117878944_2.htm
3. 《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習近平,2013年9月7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08/c_117273079.htm
4. 《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習近平,2013年9月7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08/c_117273079.htm
5. “弘揚絲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習近平,《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06日 02 版)
6. 駐塔吉克斯坦大使範先榮接受塔“阿維斯托”通訊社采訪,2015年4月8日,中國駐塔吉克斯坦大使館網站:http://tj.china-embassy.org/chn/xwdt/t1253120.htm
7. 《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習近平,2013年9月7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08/c_117273079.htm
8. “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就2015年全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2016年1月19日,中國政府網: http://www.gov.cn/guowuyuan/vom/2016-01/20/content_5034709.htm
9.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動力源’”,《 人民日報 》(2016年01月28日01 版)
10. “深化經貿合作 共創新的輝煌”,高虎城《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02日 11 版)
11. “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2014年5月15日,習近平,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15/c_1110712488.htm
12. “‘一帶一路’需要語言鋪路”,李宇明,《人民日報》,(2015年9月22日 07版)
13. 世界主要經濟體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及特點,“世界主要經濟體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研究”課題組,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tjzs/tjsj/tjcb/dysj/201412/t20141209_649990...
14.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商務部網站:2015年3月28日,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xxfb/201503/20150300926644.shtml
15. 2014年全國來華留學生數據統計,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503/t20150318_186...
16. 習近平: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好中國聲音,2013年8月21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8/21/c_132648439.htm
17.“民心相通”:認知誤區與推進思路—試論“一帶一路”建設之思想認識,郭憲綱 姜志達,《和平與發展》,2015年第5期
(來源:《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三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