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燕·專家議“一帶一路”更需“民心相通”

中新網西安6月2日電 (記者 馬海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作為規劃中五個重點合作方向之一的“民心相通”逐漸成為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這其中文化所承載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

“一帶一路”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圓桌對話今日在西安舉行。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白寬犁表示,兩千多年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自此以後中原與西域各國的交往變得頻繁,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被永遠鐫刻在了人類文明史上。兩千多年來我們已經無法準確計算有多少人在這個路上走了多長,但有一點肯定的是世世代代都向往民族的團結繁榮,向往祖國的祥和美好。人心向善、人心向和,這依然是絲綢之路所承載的精神,永不過時。


白寬犁表示,“一帶一路”構想提出兩年來,承載了更多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夢,為中國以及周邊國家發展插上雙翼。新的歷史時代下“一帶一路”還將承載絲路精神,堅持開放多元,促進交流,共同努力,以和平發展為根本,以區域合作的平台架起合作友好的橋梁。


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張國祚認為,“一帶一路”的核心是和平合作互利共贏,要想共謀發展先靠文化,“只有文化的碰撞才能讓心貼得越來越近,有了友誼一切都好辦”。


在另一個相關主題的研討會上,中央黨校文史部教授範玉剛也表示,古代絲綢之路凝結了沿線沿岸國家共同歷史記憶和文化符號,為促進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就是我們所說的“以文化先行帶動民心相通,從而夯實各國的心理基礎”。


但事實上,要實現“以文化先行帶動民心相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國務院新聞辦原副主任楊正泉說,“一帶一路”是一個大戰略,抓住了各國共同的利益需求和共贏共建共享的發展潮流,所以得到了普遍響應。但如何讓民眾從心裏產生認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經濟的發展如果單純靠貿易長不了,只有跟文化聯系在一起才能長久。”陜西師範大學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呂建福表示,古代的絲綢之路我們輸出了瓷器等物質文明,收獲了佛教等精神文明。絲綢之路不僅是經濟之路,同時也是文化之路、民族之路、宗教之路,“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帶,也是文化帶。


“文化訴說歷史,歷史凝結文化,文化的交流是最重要的交流。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說到底還需要民心相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專員杜曉帆說,絲綢之路不僅是貿易之路,更是文化之路。由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中國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讓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也讓絲路沿線國家心貼得更近。


中央文史館館員田青認為,現在提的頗熱的“命運共同體”裏一定要有多元的文化,不然就不稱之為“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對於保護文化遺產也有重大作用,相信新的“一帶一路”建設會幫助我們建設一個更合理、更繁榮、更平等的世界。(2015年06月02日 2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Views: 9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