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三)景區醫院綜合型。
這種類型的醫療旅遊屬於深層次的醫療旅遊發展模式。旅遊者在異地或異國進行醫療旅遊。由於其疾病治療時間較長,並需要一定時間的康覆療養期,接受治病服務的地點主要在醫院,而接受康覆療養的地點在風景區或度假地。景區內擁有健全的醫療設施和專業醫護人員服務,景區與治療的醫院距離較近且交通便利,利於醫療旅遊者在兩地接送。
適合病癥:慢性病等治療時間較長的病癥。
所在區位:區位資源雙優型。
案例:匈牙利牙科小鎮
匈牙利是接待來自歐洲各國牙科患者人數多的歐洲國家,歐洲患者超過40%選擇到匈牙利就診看牙,其中來自英國、法國、奧地利、德國和意大利的為最多。
西北部邊陲小鎮肖普朗牙醫醫術了得、價格便宜,鄰國的牙病患者從四面八方聞訊而來,形成了特殊的“牙齒觀光業”。匈牙利牙科醫療和服務的費用比西歐國家低50%至75%。一個在奧地利或者法國需要花費約1500歐元的牙科手術,在布達佩斯只要約465歐元就可以完成。低廉的價格、上乘的服務讓外國患者趨之若鶩。近10年來,“牙齒觀光業”已使肖普朗這個小城市的市容煥然一新。
肖普朗人口5萬,但全鎮有230家診所、500名牙醫師在提供服務,其中400人都是資深醫師,不出三步就有一家牙醫診所。換作相同人口的英國或其他西歐小鎮,最多只有20名牙醫。
匈牙利是世界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國家,這裏的古跡、湖泊、河流、溫泉、狩獵、美食美酒等旅遊資源每年都吸引著超過匈牙利全國人口兩倍以上的外國旅遊者。而治療牙疾過程一般都需要一周或更長的時間,所以一邊看病一邊觀光旅遊成為來匈牙利看牙又一得天獨厚的特色。
五、醫療旅遊產業鏈
醫療旅遊是一個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覆蓋面寬的覆合型產業體系,是一個以醫療為核心的,包括“食、住、行、遊、購、娛、體、會(會議)、媒(媒體廣告)、組(組織)、配(配套)”在內的相互交織組合構成了一個緊密結合的旅遊產業鏈:
(一)遊憩行業。包括景區景點、主題公園、休閑體育運動場所、產業集聚區、康療養生區、旅遊村寨、農場樂園等的經營管理和運作的行業;
(二)接待行業。旅行社、酒店、餐飲、會議等;
(三)交通行業。包括旅遊區外部的公路客運、鐵路客運、航運、水運等,也包括景區內部的索道等小交通;
(四)商業。集購物、觀賞、休閑和娛樂等於一體的購物休閑步行街、特色商鋪、創意市集等;
(五)建築行業。園林綠化、生態恢覆、設施建造、藝術裝飾等;
(六)生產制造業。車船交通工具生產、遊樂設施生產、土特產品加工、旅遊工藝加工、旅遊衍生品加工、信息終端及虛擬旅遊等設備制造;
(七)營銷行業。旅遊商務行業(包括電子商務)、旅遊媒介廣告行業、展覽、節慶等;
(八)金融業。旅行支票、旅行信用卡、旅遊投融資、旅遊保險、旅遊衍生金融產品等;
(九)旅遊智業。規劃、策劃、管理、投融資、景觀建築設計等咨詢行業以及相關教育培訓行業。
六、醫療旅遊效應
旅遊產業被稱為無煙工業,本質上是以“遊客搬運”為基礎,以異地(或異住宅生活區域)進行終端消費為目的的經濟活動。這一搬運,把遊客搬到了目的地,同時也把“市場”搬到了目的地。遊客在目的地,既要進行醫療活動,同時也要進行觀光消費以及交通、飲食、娛樂、遊樂、運動、購物等活動。通過遊客在目的地的消費,目的地的經濟及相關產業鏈就被調動起來。醫療旅遊在帶動目的地消費、GDP、就業增長的同時,同時帶來了文化品牌價值、環境生態價值等一些列良性社會經濟效應。[6]相關資料顯示,全球現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大力發展醫療旅遊。據PatientsBeyondBorders的數據顯示,全球醫療旅遊已從2006年的2000萬人次,猛增至2013年的4386萬人次。據GSWS與SRI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表明,一個醫療旅遊者平均能帶來1萬美元收益,2013年度全球醫療健康旅遊產業規模約為4386億美元,約占全球旅遊產業經濟總體規模的14%。國際醫療旅遊產業作為當前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全球市場正在以25%的年增長率擴展,光是美國病人到海外就醫的市場在2014年就接近550億美元。世界衛生組織曾預測,到2020年時,醫療健康相關服務業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產業,觀光休閑旅遊相關服務業居次,兩者相結合占世界GDP的22%。
(一)就業效應。醫療具有旅遊業的一般屬性,均屬於勞動密集型,就業層次多、涉及面廣、市場廣闊,對社會就業具有強勁的帶動作用。從全球來看,2009年旅遊就業人數達到了2億人,占全部就業人數的8%。從我國來看,2001年,旅遊直接就業人數為698萬人,旅遊就業總人數為3578萬人,十一五時期,新增旅遊直接就業約300萬人,帶動間接就業約1700萬人。到2012年,我國旅遊直接從業人數已超過1350萬人,與旅遊相關的就業人數約8000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10.5%(旅遊發達國家均在10%以上)。2015年就業人數將達到1億人。旅遊還特別在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居民、婦女、農民工、下崗職工、大學畢業生首次就業者等特定人群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產業效應。旅遊產業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產業鏈長,已經極大地突破了傳統旅遊業的範圍,廣泛涉及並交叉滲透到許多相關行業和產業中,如工業、農業、教育、醫療、科技、生態、環境、建築、海洋等領域,形成了一個泛旅遊產業群。旅遊在這一產業群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並延伸出了一些新的業態。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旅遊業每收入1元,可帶動相關產業收入增加4.3元。另據聯合國統計署的具體測定:旅遊業拉動的相關行業達110個,旅遊業對各行各業的貢獻率可以量化,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客運的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產業的貢獻率達50%,對餐飲業和商品零售業的貢獻率超過40%。
(三)價值提升效應。一方面,旅遊將消費者帶來了原產地,使得產品的銷售直接面向市場,省略了中間流通環節上的費用,能夠按照市場終端價賣出,從而獲得了比批發價出售更高的價值。這一部分價值,可以稱為終端消費帶來的價值提升。另一方面,遊客在進行旅遊消費的同時,還能夠享受到不同於一般購物過程的新型體驗和服務,使得產品的最終價格高於一般市場上的價格。高出的這部分價值,可以稱為體驗性消費帶來的附加價值提升。
(四)品牌效應。旅遊的品牌效應,基本上反應為對城市品牌的宣傳與提升作用。城市品牌是一個城市在推廣自身形象過程中,傳遞給社會大眾的一個核心概念,期望得到社會的認知和認同,即所謂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其中,文化是一個城市或區域發展的根基,是區別與其他城市的差異所在,是城市品牌形象的靈魂。旅遊作為一種體驗性活動,能夠將一個城市的文化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風情轉變為吸引物,使遊客感受、體驗,並迅速的傳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會大眾前來,進行消費、留下記憶。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旅遊形象和城市形象有著共同的目標群體和發展目的。旅遊業可以最大化的釋放一個城市或區域的吸引力,並使遊客產生感應或共鳴。另外,旅遊的外向性和美好性,也能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帶動整個城市或區域的品牌價值提升,並最終使得城市裏的人、商品、資產等的價值得到提升。
(五)生態效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旅遊本身恰恰是一個資源消耗低,綜合效益好的產業。世界旅遊組織2008年出版的《氣候變化與旅遊業:應對全球挑戰》的研究報告顯示,以2005年為例,整個旅遊發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9%;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遊業”報告顯示,旅遊業(包括與旅遊業相關的運輸業)碳排放占世界總量的5%;石培華、吳普在《中國旅遊業能源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初步估算》中研究得出,2008年我國旅遊業能耗總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為428.30PJ和51.34MJ,分別占我國能源總耗量的0.51%和0.86%。另外他們還估算出,單位旅遊業增加值能耗為0.202,約為全國單位GDP能耗的1/6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的1/11。
七、醫療旅遊市場
世界旅遊組織長期預測報告《旅遊走向2030年》(Tourism Towards 2030)披露,2014年全球國際遊客到訪量達到11.33億人次,國際旅遊花費達12450億美元。全球範圍內國際遊客到訪量從2010年到2030年,將以年均3.3%的速度持續增長,到2030年將達到18億人次。新興經濟體的市場份額開始從1980年的30%,增加至2014年的45%,預計到2030年這些經濟體的市場份額將超過全球一半,達到57%,相當於10億國際遊客到訪量。[7]
長期以來歐美發達國家發達的醫療技術,一流的醫療設施,密集的醫院布局和良好的醫療信譽吸引了大量外國患者前去就醫。中國每年接受海外醫療的患者數量已從2006年的2000萬人次增長至2014年的5000多萬人次。2013年海外醫療中介服務機構已經達到了6000多億元的規模,年增速在20%左右,2014年市場規模達到8786億元,同比增長20.8%。[8]隨著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海灣地區經濟的發展這一人數也越來越多,另外可靠的醫療服務也成為人們選擇這些國家的主要原因。但是因為昂貴的費用,或是因為免費醫療預約漫長的等待,歐美國家患者正在逐漸流失。
在客源逐年減少的情況下歐洲各國或是放寬入境政策為旅遊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或是努力提高服務品質尤其是針對海灣國家患者配合其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提供全面服務以留住患者。在美國“9.11”事件後阿拉伯人去美受到嚴加控制,使很多阿拉伯國家的病人轉而前往德國、英國、法國、比利時和瑞士等歐洲國家,這一群體為經濟不景氣的當地醫院帶來豐厚的收入,而美國的醫療旅遊市場卻受到影響。與此同時亞洲醫療旅遊業卻因其擁有“第一世界的技術和第三世界的價格”正逐漸成為國際醫療旅遊的目的地,並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國際醫療旅遊的興起使醫療業出現全球化的趨勢。以往到國外看病的大多是尋求先進醫療技術和設備的欠發達國家的高收入者,如今國際醫療旅遊是以發達國家居民到發展中國家尋求收費低廉、質量上乘的醫療服務為主的反向就醫,歐美等發達國家成為國際醫療旅遊的主要客源市場。
印度是近來才發展醫療旅遊業的,但發展非常迅速,現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醫療旅遊市場。憑借先進的技術、低廉的價格吸引了大量的外國人到印度就醫,他們有的來自亞洲、非洲,有的來自中東,有的甚至來自歐美等發達國家。通過醫療旅遊,印度每年能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可以創造4 000萬個就業崗位。據印度工業聯合會和麥肯錫的聯合調查研究,印度有400多萬人從事醫療保健業,醫療保健業已成為印度經濟中最大的服務行業之一,2004年醫療保健的收入比去年增長了30%,按照這個增長速度,到2012年,醫療旅遊業就能獲得超過20億美元的收入,醫療保健消費在未來10年將會翻一番。
目前,泰國的旅遊地普遍能為遊客提供牙科治療和整形手術治療。不僅價格低廉,許多私立醫院還雇傭了能講流利的英語、阿拉伯語、孟加拉語、漢語、日語、朝鮮語和西班牙語的人員來提高服務品質。在泰國曼谷的Bumrungrad醫院,每年100萬病人中,近一半是外國病人,其中最多的是來自美國的病人,接著是來自阿聯酋、孟加拉國、英國、日本、澳洲、柬埔寨和緬甸。為了招攬遊客,泰國目前正在積極籌建“亞洲保健旅遊中心”,並且已經初見成效。根據泰國衛生部近日公布的預測數字,2005年泰國的醫療旅遊將創匯230億銖(5.61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16%。
菲律賓醫療旅遊已經成為旅遊業中的一個新亮點。菲官員政府,如果能發展醫療旅遊業,就能夠促進本國醫療行業的發展,部分地解決醫療護理人員的外流問題,並能夠吸引一些在國外工作的菲醫生和護士回國工作。為了推銷菲律賓醫療旅遊服務,菲旅遊部、衛生部和外交部積極協作並接待到菲進行治療的外國客人。病人手術後可以去海邊療養旅遊。
另外,馬來西亞政府為促進該國醫療旅遊業制造更多賺取外匯的商機,已於2005年開始放寬對執業醫生廣告宣傳的限制。由於馬來西亞的醫療費用僅是英國同類服務的1/5,對歐洲客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韓國的醫療旅遊服務集中於美容行業,尤其吸引周邊中國、中國香港和日本等地區的遊客。並計劃在未來將利用在許多國家尚未開發或被法律禁止的幹細胞技術吸引患者,尤其是癱瘓患者到韓國就醫。選擇新加坡的外國病人並不是因為費用,而是其提供的專業技術,新加坡則計劃靠醫療旅遊到2010年時每年吸引100萬外國遊客。日本,在2005年2月份召開的上海世界旅遊資源博覽會上,在各個溫泉景點也打出了“健康、健身、醫療”的招牌,吸引遊客。
需要指出的是,國內醫療旅遊是最大的醫療旅遊市場。隨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居住地得到落實和保障,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醫療服務大都以市場化、產業化的形式供應。不僅如此,由於疑難雜癥的覆雜性、高端醫療和精準醫療對技術、設備的高要求,疑難雜癥、高端醫療和精準醫療日益集中,並成為國內醫療目的地。相關資料顯示,成都地區部、省和軍隊醫療患者大約三分之一以上來自成都地區以外。這群人也就是國內醫療旅遊的主體。保守估計,成都市以“治”為目的的醫療旅遊人數在3000萬人次左右,加上以“療”、“養”為目的的醫療旅遊人數,成都國內醫療旅遊人數恐在5000萬人次左右,約占成都市旅遊總人數的1/3。隨著醫療保險、新農合省級統籌的全面實現,成都國內醫療旅遊保持繼續穩定增長的態勢是不容置疑的。
八、醫療旅遊的新趨勢
近年來,“醫療旅遊”已變成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的居民,選擇到醫療費用更加便宜而服務和自己國家差不多的地方尋求醫療服務。
(一)與普通觀光度假旅遊客流反向現象明顯。國際醫療旅遊客流主要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向醫療旅遊目的地(主要為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流人。
(二)從事國際醫療的醫院越來越重視國際資質認證。為從客觀上衡量醫院的品質,國際上通行醫院定期接受質量、服務和流程等方面的資質認證。許多醫院為進軍海外市場,選擇參加一項或更多的國際資質認證。
(三)醫療質量信息逐步透明化。在選擇國際醫療機構時,遊客、保險公司、中介機構都要求以透明的質量信息做為選擇醫院的參考,如某些手術的手術量、死亡率、並發癥等統計。為此,醫療機構日漸重視醫療質量信息的公開透明,以提高自身競爭力。
(四)對當地公共衛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由於醫療資源屬於一種特殊的公共資源,對其管理如不當,將擠占當地的醫療資源,導致醫療旅遊目的地醫療資源分配失衡而使當地民眾利益受損。
(五)在醫療旅遊中引發的爭議增多,醫療旅遊項目的合法性及其涉及的倫理問題引發關註。一些醫療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有關醫療旅遊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遊客利益受損很難在當地維權:對遊客的後續服務無法在原醫療旅遊目的地進行:部分較為特殊的醫療旅遊項目,如幹細胞療法、器官移植、安樂死等的合法性及倫理性備受爭議。
九、中國醫療旅遊現狀與趨勢
中國醫療旅遊由來已久。中國古人早就有到避暑勝地或溫泉地區療養度假的習慣。避暑養生之旅最盛行的唐代,除了宮廷專屬的避暑山莊,許多達官顯貴們也建立了自己的私家避暑之地,在唐都長安,甚至還出現過一種避暑會,為富家子弟避暑消夏的臨時組織;而溫泉養生之旅早在秦漢時便極為普遍,當時的溫泉旅遊地的建設已具有一定規模,如河南汝州溫泉:“泉上華宇連蔭,茨甍交拒,方池石沼,錯落其間。”安徽和州(今和縣)香淋泉在宋代就開始營建,“宋元祐年間,知州王大過甃湯池,建龍祠,又為浴院”,後香淋泉經過多次修建,成為當時眾多遊人遊觀養生之地;除此之外,我國古人還有很多祈福還願、修心養性的養生旅遊活動。
現代養生旅遊則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大多沿用了古時養生旅遊的方式,融入了現代人的基本養生訴求。我國目前比較流行的養生旅遊項目包括森林浴、霧浴、日光浴、溫泉浴、食療、民俗養生等,人們在養生旅遊中的訴求也比較寬泛,既包括延年益壽、強身健體、康覆理療、修覆保健,也包括觀光、修身養性、生活方式體驗以及養生文化體驗,另外,隨著人們對精神世界的不斷追求,很多以靈修、禪修活動為特色的旅遊形式也在不斷興起。
2013年中國養生旅遊數量達3010萬人次,占全球總數的5.69%,位列全球第五,而養生旅遊消費則為12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消費的2.49%,位列全球第九。養生旅遊消費超過中國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奧地利、加拿大、意大利和瑞士。
世界養生協會預測,到2017年,歐洲和北美依然會保持養生旅遊的旺盛發展,而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將成為新一輪的全球養生旅遊熱點。波士頓咨詢集團(BCG)的預測,截至2020年,中國總體養生市場將達700億美元。[9]
目前,中國還沒有明確的醫療旅遊業發展規劃。檢索相關文獻發現,《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是第一個把醫療旅遊業納入政府規劃的第一個政策性文件。該規劃把中醫藥健康旅遊作為振興中醫藥發展的七大任務之一。此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旅遊局聯合出台了促進中醫藥健康旅遊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中醫藥健康旅遊的主要任務:到2020年,中醫藥健康旅遊人數達到旅遊總人數的3%,中醫藥健康旅遊收入達3000億元,在全國建成30個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200個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企業(基地)、中醫藥健康旅遊綜合體;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旅遊人數達到旅遊總人數的5%,中醫藥健康旅遊收入達5000億元,在全國建成50個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500個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企業(基地)、中醫藥健康旅遊綜合體;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的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企業和知名品牌。
(本文引用的部分資料和觀點不一一註明,特此說明。)
[1]梁湘萍:國際醫療旅遊發展背景下的我國醫療旅遊發展探析—兼論廣東醫療旅遊的發展,華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
[2]郭來喜:中國的礦泉旅遊資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旅遊地理文集,1982,117-125。
[3]參見遲景才:改革開放20年旅遊經濟探索,廣東旅遊出版社,1998年
[4]張文菊,楊曉霞:國際醫療旅遊探析,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8.(15):736-744
[5]任彥:印度醫療旅遊火,人民日報,2005年12月7日。
[6]綠維創景:旅遊產業的構成及其效應研究,http://www.lwcj.com/w/StudyResut00254_1_2.html
[7]世界旅遊組織:2015年全球旅遊報告,http://lxs.cncn.com/61757/n506006。
[8]北京智研科信咨詢有限公司:2015-2022年中國海外醫療中介服務行業分析及發展機遇預測報告(電子版),2015年9月
[9]世界養生酒店聯盟:中國養生旅遊白皮書,
(收藏自 2016-04-02 愛思想網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