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古老中國對生活必需品的概括,茶也是其中之一,雖然是放在最後的一位。
開門能辦七件事,那是中等之家的生活水平。貧苦的人家只有三件事,柴米鹽,那油也是時有時無的。小時候,我家的大竈上有許多坑洞,最上層的是竈老爺,要靠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層的幾個坑洞裏分別放著油鹽醬醋。中層有一個洞裏是放茶葉罐頭的。那是一種鑌鐵罐,上面有字,“六安瓜片”。祖母告訴我,茶葉要放在坑洞裏,那裏幹燥,可以防黴。
我的祖父原籍是武進人,蘇南的農民都有喝茶的習慣,農村裏的小鎮上都有茶館。到了蘇北,農民相對地比蘇南要窮,茶館很少,間或有一些茶篷,那是為路人解喝的,不像蘇南的茶館,天蒙蒙亮就有許多人坐在那裏,有事沒事地向肚皮裏灌茶水。我的祖父在太平天國年間從蘇南到了蘇北,沒法上茶館了,自己獨飲。他自制了一個小泥爐,劈了許多短柴禾,用一把錫水壺燒水。有一次忘記了向壺中加水,幹燒,盡然把水壺的底燒穿了,煙火從水壺的嘴子裏竄出來。我看了覺得很奇怪,他罵我為什麼不早說。從此以後他就用馬口鐵的壺燒水了,不用陶壺,陶壺傳熱慢,費柴。
祖父早晚都喝茶,沒事更要喝茶。他不用坑洞裏的“六安瓜片”,那是待客的,平時喝的茶葉也在坑洞裏,用紙包著,是從南貨店裏論斤稱回來的,很便宜。他把茶葉放在白瓷茶壺裏,用滾開的水沖下去,然後就著壺嘴嗤呼嗤呼地喝。他不用茶杯,覺得洗茶杯又是多出來的事。可是,他那茶壺的嘴卻經常被鋤頭鐮刀碰碎,沒嘴的茶壺就被祖母用來放醬油和醋,那坑洞裏都是些沒嘴的壺。
我跟著祖父上街時,常常站在南貨店的櫃台外面,看著那貨架上巨大的錫罐,茶葉都是裝在大錫罐裏,上面寫著雨前、明前、毛尖、瓜片等等。所以說我從小就認識了茶,知道它是開門七件事之一。
可我一直不喝茶,直到開始寫小說之後還是不喝茶。寫作的時候案頭都是放著一杯水,一天要喝兩瓶水。為了節省倒水的時間,還特地去買了一個有蓋的大茶鬥,上面有十個字“幸福的生活,愉快的勞動。”倒也是當時心情的寫照。
直到1956年,我到了南京,經常和葉至誠在一起。葉至誠是個茶客,我很少見過像他這樣喝茶的,他用玻璃杯泡茶,泡出來的茶三分之二是茶葉。他見我喝白開水時簡直有點不可思議,一天三次向我的杯子裏放茶葉,大概放了不到一個星期,不行了,一喝白開水就好像少點點什麼東西,從此就不可一日無君了。
我不後悔染上了茶癮,它伴著我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啊!我用不著向別人訴說心中的痛苦,用不著揩抹溢出的眼淚,我喝茶,用茶水和著淚水向肚裏噎。有人說晚上喝茶睡不著覺,我卻是睡不著覺時就喝茶。茶不像酒,它不作任何強烈的反應,不使你哭,不使你笑,不叫你仰天長嘯;不讓你突發豪情,膽大包天!與茶作伴,是君子之交,你似乎不感到它的存在,卻又無往而不在。文界中人有所謂的“三一律”,即一杯茶,一枝煙,一本書。煙,有害;書,有好有壞;唯有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還能同甘共苦。你有錢的時候可以喝好茶,喝名茶,錢少的時候可以喝炒青,再少時可以喝茶末。茶末還有高低之分,喝不起高末可以喝灰末,我喝過十多年的高末,沒有喝過灰末,聽說一斤灰末只相當於一碗陽春面錢。
粉碎四人幫後我不喝高末了,但也高攀不起,定位於一級炒青。我在蘇州生活了半個世紀,對蘇州的名茶碧螺春當然是有所了解的。五十和六十年代,每逢碧螺春上市時,總要去買二兩,那是一種享受,特別是在生病的時候,一杯好茶下肚,能減輕三分病情。當然,如果病得茶飯不思,那就是病入膏肓了。
我懂得碧螺春,也不止一次地喝過地道的碧螺春。近幾年來,到處都在生產碧螺春,台灣也產碧螺春。前兩年我到台灣訪問時,到了高山區,在一家茶社裏居然發現了台灣產的碧螺春。我想評嘗一杯。可當老板知道我是來自蘇州之後,連忙搖手,說是你不必喝碧螺春了,還是評嘗我們台灣的凍頂烏龍吧。茶葉和藥材一樣,要講究地道,特定的土壤、氣候、生長的環境,對茶葉的特色有決定性的意義。碧螺春是產在蘇州的東、西山,以產在果園中,果樹下,山坡上的為上品。蘇州的東、西山是花果山,可以說是一年四季都有花開,春梅,桃李還有那山坡上,溝渠邊的野玫瑰,野玫瑰有一種特殊的香味,滿山飄溢。茶葉是一種很敏感的植物,善於吸收各種氣味,山花的清香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早春的茶葉裏。這不是那種窨花茶的香味,其清淡無比,美妙異常,初飲似乎沒有,細品確實存在。有此種香味的碧螺春,才是地道的碧螺春,是任何地方都不能仿造的。此種珍品如今不可多得了,能多得我也買不起。
我買茶都是在清明的後三五天,一級炒青開始采摘,趕快和茶場的朋友聯系,要買那晴天采摘的茶,最好是制成後不出三天就到了我家的冰箱裏。綠茶最怕的是含水量高,室溫高。春天的溫濕度很容易使茶葉發酵,綠茶一發酵就變成“紅茶”了,再好也是白搭。
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我都註視著天氣,不希望有春旱,但是盼望著晴天,天晴茶葉的產量高,質量好,這一年的日子就會過得舒暢點。
1998年1月14日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