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敘說產生力量,知識得以展演!
「知識」是什麼東西?「學習」又該如何進行?「如何開發我們腦袋裡的能量?」這些疑問是我最近期一直存在內心的「研究問題」。今天,我想寫下一些素材,以說明知識產生模式(KPM,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l);其實,當我寫下KPM時,我腦袋中又浮現另一個概念,「知識展演模式」;縮寫一樣是KPM(knowledge Performative Model)。於是,我想把腦袋中雜亂的思緒,透過寫作呈現、具像出來,所以我又問一個問題,「知識該如何展演呢?」(Schultze & Orlikowski, 2010)?
當我給自己這個問題時,腦袋啟動運作的機制。或許有人稱之為「設定目標(goal setting);不過,有很多人設定了目標也就停滯不前了。因此,我喜歡稱為「問題意識」;換言之,當人們有了問題意識,腦袋就會想要克服它。於是,關於「知識該如何展演呢?」我也給了自己期限(10月08日前),要寫一篇關於「敘說型知識」之短文(Narrative Knowing)。
為了完成這篇短文,我開始在心智圖構思(framing),試著將腦袋中零碎的知識整理與整頓一番。在這過程中,我也特別關照「知識產生的模式,也就是展演」的過程。問題、構思、參照過去的記憶、寫作、完成這篇短文,以及心中的體現(embodied)。這個過程應該就是知識產生的模式吧!
因此,我想要回答這個問題的策略是「知識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展演」以學習這種知識呢?
知識,其實是一種腦袋中的「想像」
關於知識到底是什麼,其實眾說紛紜。若你是理性主義者,你會認為「眼見為憑,看得到、摸得到的才是知識」。第一個學派是「轉換學派」:早期,首先對知識定義與分類的知識學派是野中郁次郎,他提出外顯(Explicit)和內隱(tacit)知識的分類;同時,他也提出SECI這4種知識轉換的模式(knowledge conversion Model),這個論述也奠定他在知識管理領域的地位(Nonaka, 1994)。
第二個學派是「實踐學派」:這派學者提出知識是散佈、分散在各處的,得透過實做的過程,才能真正體現知識是什麼(Gherardi, 2000; Orlikowski, 2002; Tsoukas, 1996)。他們區分出實踐中知曉(knowing in practice)與學會一種實務(knowing a practice)的差異;換言之,您在駕訓班學會開車這個實務(knowing a practice),與您在道路實際駕駛所體現的知識是不相同的(knowing in practice)。因此,這派學者主張透過實做(knowing in Practice)中、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您才能體現知識到底是什麼;換言之,執行者有一種會做、卻說不出來的遺憾。就像「於在水中,卻說不出在水中悠游的感覺。」
第三個學派是「展演學派」:近期,有另一派學者重新思索「實踐中知曉」概念的物質性與社會性;於是,他們對知識提出新的看法,即知識是一種展演的概念(knowledge-as-Performative)(Orlikowski, 2006, 2007, 2010)。這派學者認為:「知識本質上具有浮現(emergent)、體現(embodied)、鑲嵌(embedded)及物質(material)等四種特性。因此,實做(knowing-in-Practice)或許可以慢慢學習到這種知識;然而,他們認為「實做型知識」似乎又忽略了什麼?所以,知識得透過「展演」的方式才能呈現而被體現。換言之,行動者透過展演的方式,確實把知識的影像沖洗出來。但是,我們該如何展演才能浮現與體現知識的內涵呢?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質問:學習機制的問題!
所以,若我能把展演的概念、以及如何展演(學習)的脈絡說清楚、講明白。那麼,我便能作為「學習顧問」了!
學習,又該如何進行呢?
基本上,我認為只要每個人願意學習,組織學習便不是問題。因此,我索性就從個人學習的觀點切入探索。過去,關於學習的理論有各種的模式;不過,我就針對上述關於知識本質的三種論述:「內隱與外顯型知識」、「實做型知識」及「展演型知識」,深入探討相對應的學習理論。
轉移式學習(Transferring Learning)
第一種學習方式:轉移式學習。相對於認定知識是「內隱與外顯」的假設;因此,學習過程是一種教學、轉移的過程(learning by teaching learning transferring)。例如:課堂上的教學、師徒制的社會化或外化、內化等方式,這些轉換的模式均假設知識是可以直接被轉換並移轉的。
換言之,這套學習理論的缺點有二:第一、隱含著知識是一種存有、存量概念(being)的假設。第二、這個學習理論的另一項缺點是忽視脈絡(context)、互動(interaction)的力量,以及互動與脈絡對於學習的啟發性。
實做式學習(Practice-Based Learning)
第二種學習方式稱為實做式學習。相對於認定「知識是一種實做(knowing-in- Practice)過程」的假設;因此,學習過程本質上是一種做中學的體驗(learning by doing)。例如: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或實踐社群(COP)學派均強調,學習就是要活生生的置身於現場的脈絡之中,知識是脈絡化、浮現的,而被應用於解決當下所面臨的問題。
因此,情境學習或實踐社群(COP),又被稱為合法的、從周邊參與而逐步進入社群核心的學習歷程。換言之,實踐社群這套學習理論強調社會互動的歷程,彌補轉移式學習中忽視脈絡、互動的缺陷;然而,實踐社群理論卻沒有說明該如何與脈絡、或與人互動?我們處於實踐社群中,對於如何才能加速學習、縮短學習曲線還是模糊的。
展演式學習(Performative Learning)
第三種學習方式稱為「展演式學習」。相對於認定「知識是一種展演(knowledge-as- Performative)」的假設,當我們強調知識是浮現、體現,鑲嵌及物質性的本質時,我們便要設法持續展演(ongoing performative),知識才得以被「展演者」體現與浮現。
因此,展演式學習的根本目的是,透過「展演」讓「實用性知識(actionable knowledge)」蹦出來,解決當下實務性的問題。我的自我反身性(reflectivity)的看法是:這個「展演」概念,似乎欲彌補實踐社群關於如何與人、與脈絡互動的不足;可是,問題又來了,我們到底如何持續展演呢?
「展演」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
如何「展演」,這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嗎?我初步的想像是:透過「敘說型組織」的運作機制,理應可以產生這種展演性知識的主張。換言之,「展演」相當於「知識產生模式」,這也讓我想起HTC的王雪紅,將一群工程師關起來解決問題的影像:問題、討論、創意、解決方案、實做…。
以下,是我對一家建設公司運作及幾次產學合作經驗中,帶著展演的「框架」反思案例所體現(embodied)的知識(Orlikowski, 2006)。我的質問是,倘若知識得靠「展演(performative )」的方式才能具象的話,那麼組織該如何展演呢?也就是hTC這群工程師到底是如何運作的(Schultze & Orlikowski, 2010)?
以下,是我的經驗加上我的想像,所構築的「展演機制」:問題化、資源附著、行動、利益。
啟動展演_「問題化」:對問題的敘說方式!
若沒有問題知識時,我們很難敘說出知識的深層內涵。例如:我一直對展演有興趣,不過卻一直未能整理出什麼脈絡;即使有,也是展演的ABC。因此,真正要產生有用的知識時,我們得透過「展演」讓實用的知識浮現與體現,那麼,我們首先就是要「問題化」。誠如我一直強調「以問帶學」、「問對問題答案就出來」;事實上,當我們提問時,腦才會運作,當下相關的知識才可能因問題而啟動。以這篇文章為例,也是自我提問才展演出來的;換言之,問對問題或始終有問題意識,知識便得以產生。
其次,我們該如何問問題呢?或者問什麼樣的問題,才能產生行動呢?我以「問題的敘說(narrating of the problem)」下錨。如此,我把展演第一步稱之為「問題化」;然而,發問的方式攸關後續知識產生與行動力。例如:假設我對研究很有幹勁,便是我對所面對的問題與敘說,能從不同的「角度」與「關係」看待問題的現狀。例如心中自我敘說的OS:
擔心90分,實際去做10分鐘!
我有沒有浪費時間!
失敗,其實是成功的資產。
問題,便是一種挑戰。
換言之,當一位行動者能夠以正向敘說的方式問問題或自我敘說;那麼,行動者便能持續產生行動(saying is doing),不會停滯不前。
最後,我與一位研究正向心理學的政大博士生樊學良閒聊,它還特別指出:「這種對問題的敘說能力,最好是公開的敘說。」當我們公開敘說我們的問題,才能形成一股力量,例如:友友建設張董事長公開敘說:
友友25年了,公司正要經歷一場成長的蛻變
像張董事這樣的公開敘說,不僅是一種「問題化」動起來的敘說;也是向組織成員及外部關係人的一種公開敘說與承諾。這也提醒我,要將目標問題化,否則目標只是一種陳述,無法進入展演的階段。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