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好熱鬧,中元節最後一台歌台還沒落幕,月餅的廣告就已上場了。中秋月餅可是餐飲業每年不可錯失的商機, 過了農歷八月,下一個賺錢的機會就要等到三、四個月後的聖誕節和過年了。

中秋節自古以來是華人重要傳統節日之一,它本是農民中秋拜月神的祭典,來源好像跟神話傳說沒什麽關系,倒是月亮裏的乾坤如嫦娥、玉兔、砍樹的吳剛和廣寒宮等,有著一些浪漫的故事。慶中秋最不可少的當是月餅,據說從唐高祖李淵開始就有用月餅慶中秋祭月的記載,而過了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月餅也成為了餐飲業的一大商機。可不是嗎,一個大約150克的餅兒,從傳統口味到各種創新內餡到美輪美奐的包裝,賣價可從8新元到天價哩!

回看一個被一片熱鬧的歌台喧鬧聲和一陣陣焚燒冥紙的煙霧,悄悄地掩蓋過去了的七夕,真的是有天壤之別矣。農歷七月初七的“七夕”,又曰“乞巧節”,本是一個民間傳統的浪漫節日,或許就因為搞不出什麽能賺大錢的商業名堂,所以落得目前這個慘慘淒淒的下場!但話又說回來,到了今時今日,人類什麽星球都幾乎能“看透透”了,那裏還會有人相信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會在鵲橋上相會?誰還會去做統計、去算算七月初七晚上的雀鳥是不是少了,因為牠們都加入了鵲團去幫忙搭鵲橋?

記得小時候家裏是有參與慶七夕,拜七姐的活動的。可能因為我是家裏唯一的男丁(除了我老爸不算啦!),所以才有機會參與這些“婆娘”的事情;七月初七的晚上,才有跟著媽媽和姐姐妹妹到樓下參加拜七姐的機會。詳細的情形已記不清了,只記得到處張掛了好多色彩斑斕的漂亮衣服(七姐服),到處還有小桌子,坐滿了在學手工、針黹女紅、刺繡、打繩結之類的少女。其實“乞巧”的意義在於民間婦女想向多才多藝的織女“乞得一巧”,有了一技之長,再嫁個如意郎君,過個美好生活,願望非常積極與樸實。

比較少人註意到的是,七月初七也是魁星誕。魁星是文昌君的侍神,想要考功名、會考順利、進天才班的學梓不得不知。魁星長得面目猙獰,一副兇神惡煞相(像足心目中的考官,一笑),卻享盡人間才子的煙火。看來自古以來,男子以才為貌,不在乎魁星的相貌,但是到了後來和今日,才慢慢地被俊俏的財神爺給比下去了。男子無“才”不要緊,有“財”就夠了。

如果發揮一點想象力和加入一點創意, 社交發展組織大可好好利用七月初七這個浪漫節日,美好時光。我不是提議未婚男女在“七巧節”、“魁星誕”互贈玫瑰花、巧克力或“派克”金筆; 不過主辦單位可把它提倡為“青年學習提升日”,鼓勵大家乘年青多學一門手藝、嗜好、甚至參加義務社區工作,擴大生活圈圈,利己利眾。大家還可乘機為傳承傳統文化間接地出一點力。至少,織女和牛郎的地位,不會只停留在如下的歪詩裏流傳後世:

十九夜月八分光,
七姐下凡會六郎,
五更四處敲三下,
二人共乘一條船。

[早報,言論-09-09-11](更多家明佳作請點擊 http://km-work.blogspot.my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