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者,重慶一郊縣也。又逢,非是在武隆一地重又相見,是說本年曾在太原相見,此番為二度也。蔣子龍者,當代著名作家也。官職種種,不提也罷。

跟子龍先生的這次相逢,是我沒料到的。武隆這地方,過去名不見經傳,近年來,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遂聲名大噪。我與縣文聯主席劉有法先生,有二十年的交往,前不久,他說縣上擬舉辦名家筆會,問我能不能來。我雖不是什麽名家,能趁此機緣,會會老朋友,還是願意的。到重慶的當天,在機場就聽說子龍先生也來了,不由心中一喜。

夏天在太原,是開中國作協的主席團會議,會後曾見子龍一面。他是現任的中國作協領導,我是早就退伍的文壇老兵,按說這一面也沒有見的必要。然而,終其身也難以解脫的一個身份,將彼此捆在一起,要不見也難。三十年前,他是我們的班長,我是他的班員;三十年後,他成了我們的老班長,我成了他的老班員,他到了太原,豈能不見,又在武隆相遇,能不心中一喜?

接機的朋友,聽我說子龍是老班長,問道,你們是一個部隊的?

我說,不是一個部隊的,但確實是我的老班長。

這就要說到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文壇了。其時文學之火爆,說是熱火朝天,說是如醉如癡,一點都不為過。子龍是當年最火的一位作家。不愧叫了“子龍”這麽個名字,真有當年長阪坡上,他的河北同鄉,常山趙子龍的風采。那時我還在中學教書,業余寫點小說之類的東西,於文壇來說,只能算個不起眼的小角色。然而,一個偶然的事件,竟讓我與後來許多成了文壇大佬的人士,有了關聯。

這便是一九八○年春天,中國作家協會意在恢覆久已停辦了的“中央文學講習所”(丁玲任所長),全國遴選三十名學員,於北京東直門外一個叫左家莊的地方,借用朝陽區委黨校的房舍,辦起了一個名為“文學講習所”,為期半年的培訓機構,且延續“中央文學講習所”的序列,名為第五期。其時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剛發表,且獲得首屆全國短篇小說獎,理所當然地便成了這個班的班長。我呢,竟也因緣際會,忝列末座,成了這個培訓班的一員。

子龍也是到了機場,才知道我也來了的。見面則是到了賓館之後。一樣的驚喜,卻要灑脫許多,劈頭便是:“你小子也來了呀!”那天津味的普通話,叫人聽了很是受用。此後兩天,不管是遊芙蓉江,還是逛天生三橋,走在一起,總會絮叨些陳年往事。

一次說起一位逝世多年的作協負責同志,是從天津調去的。子龍說,本來是要調他的,他沒去,後來調了這位先生。說到這兒,子龍說:石山,你還記得嗎,“文講所”後期,中國作協有意調我回北京,有次飯後散步,說起這事,你問是真的讓你管事,還是調來做做樣子,管事就來,做樣子千萬別來,眼下寫作比什麽都要緊。

我說,我說過這樣的話嗎,記不得了。還是你有主見,給了別人,哪有不動心的。

去年中國作協在重慶開過一次主席團會,會議期間曾來武隆遊覽。我問子龍那次可來開會,子龍說這樣的會,他能不參加盡量不參加,虧了那次沒來,若那次來了,這次就不會來了。

只看面相,子龍屬於那種冷面人,遇事不動聲色,時不時還會乜斜你一眼。但我知道,他是個熱心人。即如在“文講所”,所方剛委任他為班長,他說,這個地方要嘛班長呀,都是人精,誰能管得了誰。話是這麽說,遇上這個跟那個起點小糾紛,子龍多半會在散步或聊天時,說句:這是幹嘛呀,過幾天想見都見不上了,值得鬧意見嗎?叫他這麽一說,當事者多半會憬然而悟,和好如初。

這次在武隆,子龍也顯示了這種品格。這樣的筆會,常是誰的名氣大,誰的苦累也就多些。到了哪兒,得走在前面,遇到講話的場合,有話沒話都要說幾句,還要熱情而得體。劉有法先生私下裏問我,這樣做,子龍先生煩不煩。我說,放心吧,他是個熱心腸,再煩也不會涼了場的。

也不是說,多年不見,子龍就變得油滑了。不會的,跟過去一樣,該說的話還是要說。參觀“天生三橋”時,青龍橋旁的石壁上,有條新刻上去的龍,子龍見了,大為鄙夷,說這是嘛呀,龍嘛,應當是見首不見尾,張牙舞爪,氣勢逼人,這叫嘛龍呀,趴在那兒跟條死蛇差不了多少,太煞風景了。陪同人員笑著解釋,當年是怎麽回事,一面嘆息,就是做舊,也改不過來了。

對我這個老下屬,也是一樣的。有次座談,主人要我們就文化建設提些意見。聽介紹,知道這兒唐代屬夜郎,唐朝大臣長孫無忌曾流放此地,且留下衣冠冢。我說,該打出“古代流放地”的牌子,以招攬遊客。且臆想說,李白曾流放夜郎,說不定到過此地呢(回來查過,李白流放夜郎,到巫山即遇赦而返),光有自然景觀,沒有人文歷史,終顯得單薄了些。下來輪到子龍發言,說什麽叫文化,他查過一本書,有一百多個定義。地理、民俗,都是文化,不必生拉硬扯地弄個李白呀,白居易的,來過沒來過,都增加不了這兒的文化含量。沒點我的名,一聽就是奚落我的。

我聽了卻只有喜歡,不是幾十年的老朋友,這樣的場合,你想讓人家說你兩句,誰會犯這個傻呀。

武隆之行,只有短短兩天,山水遊樂之外,能與幾十年的老朋友相伴遊走,互訴衷腸,實在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分手的時候,互道保重,不勝依依,畢竟我們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不是什麽時候都能這樣異地相逢的。(2010年12月20日《文匯報》)

Views: 5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