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張賢亮(1936~),生於南京,當代作家。著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習慣死亡》等。
家長會
兒子帶回通知來,學校要開家長會。兒子再三叮囑:每個家長都要去的!那神情一掃平時的幼稚,十分嚴肅而鄭重。在他那個世界,這個會無疑相當於聯合國大會,是一項大事。我說,好,我一定去。那麼你去不去呢?他說,老師光叫你們,我要在家做作業。看來,這還是一次“背靠背”的會呢。
會在他們的教室裏開。夏天,小小的課堂裏擠滿大人。每個人都蜷縮在自己孩子的座位裏,不但身體縮小了,心靈仿佛也一下子縮小了許多。老師在講臺上睥睨著我們。我們翻開早已放在課桌上的卷子。這是孩子們期中考試的。翻的時候都忐忑不安,好像是關乎自己提級升幹的考卷似的。看到我孩子的成績還不壞,語文八十幾分,算術九十幾分,不免沾沾自喜起來。擡頭看看別人,有的和我一樣,面有得色;有的皺著眉頭,滿臉懊喪。坐在我鄰桌的是位時髦女士,翻卷子時就香風四溢。她還帶著自己的女兒。大約女兒考得很好,母女倆喋喋不休,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我又有點不平了:這分明是次“背靠背”的會,怎麼不遵守規定呢?我兒子和我都老實巴交的,叫怎麼樣就怎麼樣……一時,竟好像體會到時下流行的遵守法紀的吃虧感了。
正想著,老師看人到得差不多了,叫開會。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立,但看見別人紋絲不動,並沒有起來致敬的意思,也就作罷。兩位都是女老師,一位教語文,一位教算術。教語文的是班主任,由她主持會議。她先把我們到會的人表揚了一番,說你們都是關心孩子的好家長,孩子的教育,應該有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配合才行,等等等等。這樣的話平時我也會說,並且肯定說得頭頭是道,但今天在臺下聽老師如此說,像是更加深了自己的認識,不住頷首稱是。又好像這道理是我先發現的,今天得到老師的贊同而心滿意足似的。
表揚完了,老師話鋒一轉,開始批評起家長來:不幫助和檢查孩子做作業的,溺愛孩子的,不督促孩子學習的,放縱孩子不遵守校規的等等。雖是不點名的批評,可一下子搞得人人局促不安。當然,也有無動於衷的。我想,無動於衷的人不是好學生的家長,便是本身就是壞家長吧。而我,幾乎以為每一項批評都針對著自己。這倒不是說我是個好家長,卻是多年形成的毛病。我至今還有在臺上講話仍以為是做坦白交待;在臺下聽批評、特別是不指名的批評總以為有我一份的感覺。有人說我做報告和演講十分坦率,愛講真話,其實那並非生性誠實,不過是一種強迫性的習慣而已。現在檢查自己:要說溺愛孩子,我還不是過分溺愛的,弄不好也打兩下,“撲作教刑”;放縱卻也沒有,這孩子生來性格內向,管束緊了並不適宜;督促嘛,想起來還是喊幾句的。總之,因為自己小時候就缺乏管教,到老來也沒有壞得不可收拾。某些錯誤,倒常常是人家強加給我的。真正屬於我的思想錯誤,又非品質惡劣所致,相反,品質惡劣的人卻與思想錯誤無緣,惡得巧,大奸似忠,說不定還能獲得“思想好”的評語呢。所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孩子我一向主張采取老莊的態度,順其自然。但這分寸也難掌握,因我並不知何謂自然,又常常要用自己的模式來要求他。因而,我管孩子就是在管與不管之間,說得不好聽,其實是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了。唉!給我當兒子大概也是很難的。
老師一邊批評家長,一邊訴說現在為師之難。兩位老師要求家長註意孩子的衛生,說,夏天,五十多個孩子擠在這麼一間小屋裏,光氣味就熏得人頭疼。“不信,你們在這教室裏呆一個小時試試看!”班主任帶著牢騷訓我們。果然,這時我才發覺屋裏彌漫著一股臊味。在《靈與肉》中,我把這種氣味寫成“幹燥的陽光味”,那不過是美文字的修飾罷了,實際上是尿臊夾著汗臭。如此空氣渾濁,一個小時尚且受不了,何況要聞好幾小時,並且天天如此呢!我剛剛說那位女士香風四溢,看來是冤枉她了。她也不過是淡妝素抹。只是在這樣的房間中,不臭,反成了異味了。我兒子既不愛洗頭又不愛洗澡,多好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三天便成了搌布,還沒有當文人卻已有了文人不修邊幅的作風。對別的批評我還不能肯定,這項批評無疑有我一份,看著自己穿得幹幹凈凈,不覺暗自慚愧。
觀察老師,兩人大約都不超過四十歲,但已顯得很憔悴,臉上都表現出平日的辛苦。少年早熟,中年早衰,我們的“超前消費”如果僅指商品而言還不可怕,令人擔憂的是人生命的“超前消費”。於是,對老師們,我不由得產生一種內疚了。讓孩子別散發出臭氣,使老師們呼吸的空氣潔凈一點,這我還是能做到的吧。
然而又想,現在做小學生也不易。孩子每天抱回的家庭作業總是一大堆。到家就伏在小桌上,案牘勞神,一個部級首長批閱文件也沒有這樣辛苦。每在後面看著他聳起瘦削的肩胛骨,就像魯迅在“藥”裏描寫的那樣成一倒8字,也於心不忍。回想自己兒時,只知頑皮,寒暑假作業從沒完成過,也常感生逢其時,幸虧歲數大了點了。
到底還是“背靠背”的會。散會後,班主任告訴我,兒子不愛說話,叫他站起來回答問題或背書,吱吱唔唔地總不開口,十分靦腆。卻也沒有說身上臭的話。
我想,關於靦腆問題,等他大了自然會改變的。像我一樣,到一定歲數臉皮就厚了。但我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
總之,還是隨他去吧。
理髮洗澡
在家長會上挨了老師的訓,又同情老師,想使老師呼吸的空氣潔凈一點,所以我就很註意兒子的衛生。
孩子自小不愛洗澡理發。上幼兒園的時候,為了省事,只好給他留一個所謂的“妹妹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個女孩子。向別人解釋,卻說這是日本男孩流行的發式。這既是自我辯解,又有點“為親者諱”的意思。也常帶嘲諷地想,等他到了要交女朋友的時候,自己就會愛幹凈愛漂亮起來。到那時,恐怕成天頭疼的倒是供不應求於香波香皂名牌時裝之類了。因而也隨他頭發亂長。
我自己小時也不愛理發。那時小孩的發式一律是“和尚頭”,雖不用刀刮,但堅硬的金屬推子直接貼在嫩皮細肉上拱,滋味也難受。理發,總有一種受制於人,令人擺布的感覺。我從沒見過一個愛理發勝過玩耍的孩子,大概是人生來便不願受制於人。到大了,逐漸知道外表的重要性,所謂人活得要像個人,其中就包括有必須經常理發洗澡這一程序,似乎理了發洗了澡人便像個人了。在勞改隊,隊長對犯人實行人道主義最典型的表現,莫過於定期督促犯人理發洗澡;我國的附加工資中還有“洗理費”這一項,更體現出我們國家對人民的家長式的關懷,要使我們國家的這些兒女們個個容光煥發。果然,後來條件稍一具備,不經常理發洗澡,真感覺到不像個人了。孩子在懂得頑皮但不懂得做人的時候,當然沒領會到洗澡理發的必要,更不領會自由有一定限度,做人首先須受制於人的道理,於是,帶他去理發店總須威脅利誘一番。上了理發椅,就像上了美國式的電刑,其表情堪憐堪嘆。但為了使他像個人,也只得橫下一條心來。
先是跟我談條件:光剪發不洗頭。但光剪不洗等於不理,頭仍是臭哄哄的。所謂“幹燥的陽光味”加汗味、頭油味、塵土味等等,熏得人退避三舍。所以我們父子倆常常在理發店就爭論起來。我兒子還有個優點:他是金錢物質不能引誘的。我也從來沒有用“物質刺激”的手段鼓勵過他。一次,他拿了一張“大團結”去跟同學換三張貼畫,可見他還不懂得錢的價值。所以,談判也並非在經濟範圍內進行。他是個自尊心挺強的孩子,已經開始好面子了,針對這種特點,我總是從怎樣別討人嫌這方面來開導他。我並不長於諄諄善誘,本應從衛生學的觀點來闡釋洗頭的必要性的,卻常常過分強調了討人嫌的可怕性。我想,從長遠的觀點看,這是對孩子將來做人沒有好處的。但人總是急功近利,沒有辦法,從小就灌輸了他“他人即地獄”的存在主義思想。
有時是我勝,就洗頭;有時是他勝,就帶著滿頭滿臉發槎回家。他勝也好,說明他居然不怕討人嫌,還有直面他人冷臉的勇氣。看他滿頭滿臉的發槎竟敢招搖過市,也不禁羨慕他活得灑脫,而我們大人倒是活得累且拘謹了。我們大人怕個人影響不好、別人的印象不佳,怕流言,怕蜚語,怕的事情太多。孩子之為孩子,就是什麼都不怕,不是有“初生之犢不怕虎”的成語嗎?什麼都怕的人當然仰慕什麼都不怕的人,因而孩子有時也會成為我仰慕的對象。但是孩子總歸會大的,而我卻是不會再小了。他將來也會變得和我一樣,什麼都怕。他的變。有我的一份所謂教育在內。而我的教育又是要改變他身上令我羨慕的東西,所以我時常迷惑於父教的價值,就像他拿著一張十塊錢的鈔票似的。
父親年紀太大,孩子年紀太小,便會使父親生出許多迷惑來。年輕父親就不管那麼多,只管孩子有吃有穿就行了。他自己對許多世事還搞不清,帶孩子時顧慮便少,孩子多半是他愉悅的玩具。年紀大的父親背著沈重的經驗包袱,對小小的兒子進行教育時常要掂量自己的每一句話,總要付出很大的心理能量開支。
但帶他洗澡卻有不同。替他擦背,翻過來掉過去擺弄他瘦小的胴體,會想起老托爾斯泰描寫安娜抱著他兒子時“感受到一種生理上的愉快”之用語精確。家裏雖有衛生間,可是燒熱水麻煩,冬天我們都是到公共澡堂去洗。牽著兒子的手,兒子拎著盥洗用具,一邊走一邊聊,或是爭辯洗頭不洗頭的問題,還沒進澡堂就好像已經熱水淋身遍體溫暖了。有時我們到政府設的內部澡堂,有時去商業性的澡堂。後者設有雅座,父子倆獨占一間。這時,孩子與我都有渾然無間的感覺,代溝也不存在了——不是他變大了而是我變小了。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重新體驗到兒童的快樂。
平時怕他身上臟,這時反覺得他越臟越好。在他身上搓下的泥垢越多,就感到收獲越大。洗出一澡盆汙水,簡直有一種豐收的愉快。
然而,遺憾的是他逐漸逐漸地要大起來,幾年以後他就不會再和我共洗一個澡盆了,更不用我替他搓澡了。真是人生的樂趣愈來愈少!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