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乙(1935~),北京人,滿族,作家、文學評論家。著有《老舍》、《散記老舍》、《文壇聚寶盆》、《我的風箏》等作品。

“慈母”這個詞講得通,對“慈父”這種詞我老覺著別扭,依我看,上一代中國男人不大能和這個詞掛上鉤,他們大都嚴厲有余而慈愛不足。我的父親,既不是典型意義上的慈父,也不是那種嚴厲得令孩子見而生畏的人,他是個新舊時代交替之際的人,所以他比較復雜,當然,也是個復雜的父親。

我不知道,一個人的記憶力最早是幾歲產生的,科學上好像還沒有定論。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個記憶是一歲多有的。那是在青島,門外來了個老道,什麼也不要,只問有小孩沒有,於是,父親把我抱了出去,看見了我,老道說到十四號那天往小胖子左手腕上系一圈紅線就可以消災避難。我被老道的樣子嚇得哇哇大哭,由此便產生了我的第一個不可磨滅的記憶。父親當時寫了一篇散文,說:“一看胖手腕的紅線,我覺得比寫一本偉大的作品還驕傲,於是上街買了兩尊兔子王,感到老道,紅線,兔子王,都有絕大的意義!”使我遺憾終身的是,在我的第一個記憶裏,在父親稱之為有絕大意義的事情裏,竟沒有父親的形象,我記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鐵門。

我童年時代的記憶裏真正第一次出現父親,是在我兩歲的時候,在濟南齊魯大學常柏路的房子裏。1982年我到濟南開會時去看過那房子,使我驚奇的是,那樓梯,那客廳竟和我記憶中的完全一模一樣,足見兩歲時的記憶已經很可靠了;不過,說起來有點泄氣,這次記憶中的父親正在撒尿。母親帶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親走了進來,做示範,母親說:“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們倆一樣!”於是,我第一次看見了父親,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樣。

在父親1935~1937年寫的幽默小文中,多次提到他有一女一兒,“均狡猾可喜”,他常常要當馬當牛,在地上爬來爬去,還要學牛叫,小胖子常常下令讓他“開步走”,可是永遠不喊“立正”,走起來沒完。無數個剛想起來的好句子好詞就在這些“命令”中飛到了九霄雲外,所以至今也沒成為偉大的莎士比亞。我很抱歉的是,這些情節我竟一丁點兒也記不起來,我只記得他和我一塊兒撒尿,雖然,我很為此而感到驕傲。

在我兩歲零三個月的時候,父親離開濟南南下武漢加入到抗戰洪流中。再見到父親時,我已經八歲。見頭一面時,我覺得父親很蒼老,他剛割完闌尾。腰直不起來,站在那裏兩只手一齊壓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聲“爸”,他擡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頭,叫我“小乙”。他已經不是那個在地上爬來爬去的牛了,我也不是可以任意喊他開步走的胖小子了。對他,對我,爺兒倆彼此都是陌生的。我發現,在家裏他很嚴肅,並不和孩子們隨便說笑,也沒有什麼特別親昵的動作。他當時嚴重貧血,整天抱怨頭昏,但還是天天不離書桌,寫《四世同堂》。他很少到重慶去,最高興的時候是朋友們來北碚看望他,只有這個時候他的話才多,變得非常健談,而且往往是一張嘴就是一串笑話,逗得大家前仰後合。漸漸地,我把聽他說話當成了一種最有吸引力的事,總是靜靜地在一邊旁聽,還免不了跟著傻笑。父親從不趕我走,還常常指著我不無親切地叫我“傻小子”。我發覺,他一定在很仔細地觀察我,因為我老聽見他跟客人們說這個傻小子怎麼樣怎麼樣,鬧得我常常自己納悶,怎麼我就不知道自己身上有這些特點,值得他如此仔細過去和別人討論。他自己從來不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和不應該怎樣做。只有在他和朋友們的談話中,你才間接地知道原來他很喜歡你做了這件事或者那件事。他對孩子們的功課和成績毫無興趣。一次也沒問過,也沒輔導過,完全不放在心上,采取了一種絕對超然的放任自流態度。他表示贊同的,在我當時看來,幾乎都是和玩有關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賞我對畫畫有興趣,對刻圖章有興趣,對收集郵票有興趣,對唱歌有興趣,對參加學生會的社會活動有興趣。他知道我上五年級時被選為小學生會主席時禁不住大笑起來,以為是件很可樂的事情,而且還是那句評語:這個傻小子!我剛到四川時,水土不服,身體很糟,偶爾和小朋友們一起踢一次皮球,他就顯得很興奮,自己站在草場邊上看,還抿著嘴笑,表示他很高興。他常常研究我的北京話,總是等事情過後把我的說法引述給他的朋友們聽,向別人解釋道:“聽聽,這個詞北京話得這麼說,多好聽!”他很愛帶我去訪朋友,坐茶館,上澡堂子,走在路上,總是他拄著手杖在前面,我緊緊地跟在後面,他從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說話。我個子矮,跟在他後面看見的總是他的腿和腳,還有那雙磨歪了後跟的舊皮鞋。就這樣,跟著他的腳印,我走了兩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國。現在,一閉眼,我還能看見那雙歪歪的鞋跟。我願跟著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擔心,不必說話,不必思索,卻能知道整個世界。

再見到父親時,我已經是十五歲的少年了,是個初三學生。他給我由美國帶回來的禮物是一盒礦石標本,裏面有二十多塊可愛的小石頭,閃著各種異樣的光彩,每一塊都有學名,還有簡單的說明。聽他的朋友說,在國外他很想念自己的三個孩子,可是他從沒有給自己的孩子寫過信;雖然他倒是常給朋友們的孩子,譬如冰心先生的孩子們寫過不少有趣的信。

我奇怪地發現,此時此刻的父親已經把我當成了一個獨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種異乎尋常的大人對大人的平等態度。他見到我,不再叫“小乙”,而是稱呼“舒乙”,而且伸出手來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樣。他的手很軟,很秀氣,手掌很紅,握著他伸過來的手,我的心充滿了驚奇,頓時感到自己長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高中畢業後,我通過了留學蘇聯的考試,父親很高興。五年裏,他三次到蘇聯去開會,都要專程到列寧格勒去看我。他仍然沒有給我寫過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對朋友們說:兒子是學理工的,學的是由木頭裏煉酒精!他還把這個寫到文章裏,說自己的晚年有“可喜的寂寞”,兒子閨女和夥伴們談話,爭論得不亦樂乎,他竟一句話也插不上,因為一點也聽不懂!

雖然父親誠心誠意地把我當成大人和朋友對待,還常常和我討論一些嚴肅的問題,我反而常常強烈地感覺到,在他的內心裏我還是他的小孩子。有一次,我要去東北出差,臨行前向他告別,他很關切地問車票帶了嗎?我說帶好了,他說:“拿給我瞧瞧!”直到我由口袋中掏出車票,知道準有車票,放得也是地方,他才放心了。接著又問:“你帶了幾根皮帶?”我說:“一根。”他說:“不成,要兩根!”幹嘛要兩根?他說:“萬一那根斷了呢,非抓瞎不可!來,把我這根也拿上。”父親問的這兩個問題,讓我笑了一路,男人之間的愛,父愛,深厚的父愛表達得竟是如此奇特!

對我的戀愛婚事,父親同樣采取了超然的態度,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選擇。婚禮的當天,他請了兩桌客,招待親家和老友,飯後大家請他表演節目,他說當了公公不再當眾唱戲,改說故事,於是講了他的內蒙之行觀感。他還送給我們一幅親筆寫的大條幅,紅紙上八個大字:“勤儉持家,健康是福,”下署“老舍”,這是續礦石標本之後他送給我的第二份禮物,以後,一直掛在我的床前。可惜,後來紅衛兵把它撕成兩半,扔在地下亂踩,等他們走後,我由地上將它們揀起藏好,保存至今,雖然殘破不堪,卻是我的最珍貴的寶貝。

直到前幾年,我由他的文章中才發現,父親對孩子教育竟有許多獨特的見解,生前他並沒有對我們直接說過,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我終於懂得了他的愛的價值。

父親死後,我一個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過了一個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臉,拉了他的手,把淚撒在他滿是傷痕的身上,我把人間的一點熱氣當作愛回報給他。

我很悲傷,我也很幸運。

Views: 37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