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芳·試論鄉村旅遊原生態文化的本質特征

       內容摘要:鄉村旅遊的核心吸引力是具有原生態特色的地方風土人情,它的特征體現為產品的農耕文化內涵。鄉村旅遊發展中出現的鄉村原生態文化“失真性”的多種表現,主要是由經濟學上的“公地悲劇”現象導致的。本文認為,要实現鄉村旅遊的可持续發展,必須抓住鄉村旅遊原生態文化本質特征,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場引導的機制,切實保護乡村傳統文化及其環境。
 
  隨著我國经濟的快速發展,旅遊者對旅遊產品多樣化的需求也大為增加,鄉村旅遊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興起的。所謂鄉村旅遊,就是利用鄉村風貌、鄉村生產生活場景、鄉村自然和人文社會環境等資源開發旅游項目,吸引旅遊者前往觀光、體驗、娛樂、休閑、度假。但是,隨著鄉村旅遊的深入開發,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特有的鄉村文化和環境正在發生着變化,已經影響到了鄉村旅遊的吸引力。如何保持“乡村”的持久魅力,成為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嚴峻現實問題。本文從乡村的原生態文化和環境特色保持入手,就此問題進行探究。
  
  鄉村旅遊的核心吸引力
  
  “鄉村”是一個相對于城市地域而言的概念。現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節奏緊張,身心受到極大的壓力,需要放松緊张的情緒。在這樣的心理因素驅動下,重返大自然,向往悠閑自得的田園生活,必然更多地引起城市居民對大自然的向往,從而促進了鄉村旅遊的發展。
  鄉村旅遊對旅遊者的吸引力,主要在於遊客的“鄉村體驗”。游客到鄉村旅遊就是暫時從都市喧嚣、快節奏的工作壓力和現代社会淡薄與疏離的人際關系中逃避和解脫,與傳統和自然近距離“親密接觸”,享受宁靜祥和的氛圍,體驗和體會“懷舊”的感覺,即完成“乡村體驗”。所以,吸引遊客的鄉村旅遊目的地,首先要有鄉村場景“真實性”,遊客第一印象就是鄉村;其次要有滿足遊客好玩、好奇和放松的文化和環境,使其進行切實的“鄉村體驗”。
  满足以上兩個條件,成為有吸引力的鄉村旅遊地大致應具备以下三個條件:一是优美的風景。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態,村莊與自然構成一種和諧關系和有機的整體,遊客置身於其中會產生心曠神怡的感受,達到休閑、身心放松和娛樂的目的。二是別致的風俗。保持完好的農村傳統习俗,包括生產、生活方式、民居、宗教、儀式、歌舞、服飾等。三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這些民族特色系自然傳承下來的,而不是像現代社會那些“做出來”的民族村、民俗村,或那些經过人為“設計”出來的景區和景點。較為完整的“異文化”知識體系,能使遊客觀察和了解與自己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態。
  由此可以看出,鄉村旅遊的吸引力構成,即地方的風土人情,不仅包括有鄉村物質存在的外部環境,更包括鄉村傳統文化在內的鄉村人文內涵。這種具有原生態特征的風土人情,自然就成為鄉村旅遊的核心吸引力。
  
  鄉村旅遊原生態文化特征的體現
  
  人們習慣把傳統賦予农耕文化,鄉村自然就成為了傳統文化的載體。在鄉村,農耕文化最具有旅遊價值的是民俗文化。民俗是民間文化中帶有集體性、傳承性和模式性的現象,其主體部分形成于過去,而流傳於現實生活中。它主要由物化民俗、制度民俗和精神民俗構成。物化民俗是指當地人們模式化了的物質产品和創造方式,如饮食、服飾、住宅、特產、田園、牧場及生產交通工具等;制度民俗是當地社會組織體制和運作方式,對個人参與社會活動具有規範性意義,如婚喪民俗、節慶民俗、禮儀民俗等;精神民俗主要是當地集體性意識形态,如道德觀、倫理觀、宗教信仰等心理習慣和語言習慣、民間文學等。
  鄉村旅遊作為民俗文化性產品,其内容涉及民俗文化中的所有層面。一是具有物化民俗的體验性;二是制度民俗的参與性;三是精神民俗的感知性。同時,更重要的是鄉村旅遊本身的民俗文化屬性使遊客從整體上了解、学習我國的傳統文化,形成由体驗“俗文化”到理解“雅文化”的牽引效應。將民俗文化作為鄉村旅遊產品的底蘊,會使此類產品的檔次和品位大大提高。目前一些旅游地開展得非常紅火的鄉村旅游方式,都日益顯示出鄉村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鄉村旅遊開發中,有旅遊吸引力的民俗文化产品,原始性和田園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這也是我國特有的农耕文化生態理念的體現。現代的人們習慣把城市作為現代的标誌,鄉村的原始、自然的概念也就隨之產生,在返朴歸真、回歸自然的理念誘導下,鄉村的原始性和田園性就充當了鄉村旅遊的“吸引物”,因而原生態文化成為鄉村旅遊產品的本質特性。
  
  鄉村旅遊開發中原生態文化“失真性”問題
  
  當旅遊經營者将鄉村文化轉化為旅遊產品时,必然賦予了其“變異迎合性”的文化特征。這是市場導向的結果,也是市場競爭的無奈,破壞鄉村原有的文化內涵,出現文化變異。這些乡村旅遊的原生態文化“失真性”問題,正在危及鄉村旅遊的持續魅力。
  (一)鄉村文化“失真性”的表現
  1.文化交流中的不对稱采借。文化采借大多是相對落後的社會采借發達社會的先進文化元素,而相反的情況十分少見。就廣大的大眾型旅游者而言,他們同當地人的接觸時間短,接觸的範圍也十分有限。而對於當地居民來說,他們同旅遊者的接觸卻是長期不斷的,是持續不斷前來訪問的旅遊者群體。所以,旅遊者所帶來的思想和文化,對鄉村目的地社會的影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長期影響,往往極易使旅遊文化資源所在地區的本位文化產生變異,與外来的客體文化發生趨同性。若不積極采取措施對傳統文化特色加以保護,文化滲透造成的传統文化變異將是無法修復的。
  2.不良的“示範效應”。當旅遊者来到鄉村地區時,不僅仅帶來了購買力,更重要的是帶來了不同的行為。旅遊者的行為可能會動搖旅游地居民長期存在的基本觀念,徹底改變當地的社會習慣,對鄉村旅遊地社會產生“示範效应”。“示範效應”常常通過當地居民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而表現出來,並对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感到不滿,從而在各方面進行盲目模仿。在這方面最典型的是鄉村旅遊地簡單地模仿城市,因而出現了城鎮化、過度商業化甚至庸俗化的傾向,这使得最受遊客青睞的原生態乡村風貌和野趣大打折扣,甚至蕩然無存。
  3.文化喪失本義。鄉村旅遊是當地文化與外來文化交匯與沖撞的窗口,旅遊活動本身就有“消滅文化差異”的作用。由於鄉村旅遊地的農民缺乏“跨文化能力”,極易出現兩個結果:一是封閉保守,不善於利用現代文明給人類生存帶來的方便,使遊客感到隔膜;二是文化趨同,喪失鄉村文化魅力。另外,旅遊活動的組織化,旅游者需要一種文化快餐,以體验當地的“異國風情”,于是產生了文化的前台表演。這種前臺表演为迎合旅遊者的興趣,內容被壓縮和改良,節奏也明顯加快。由於一切服從於經濟的原則,變成以從欣賞角度來引導文化的发展方向,將可能最終导致特有傳統的逐漸丧失。
  (二)鄉村文化“失真性”的原因
  在旅遊開發中,參與式鄉村旅遊由于充分考慮了當地居民的參與,符合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問題。這是鄉村旅遊發展的初衷,肯定是未來鄉村旅遊發展的主流形式。但是,在參與式鄉村旅游中,“公權”與“私權”的混雜,導致鄉村旅遊資源產權屬性復雜。其中,房產及家庭生活是私有產權,而鄉村文化、當地整體自然環境及人文环境、鄉村旅遊品牌都是相關主體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權,他們中的每個成員都可以使用這些資源为自己服務,但都無權排斥其他成員行使同樣權利。這很符合产生“公地悲劇”的客觀條件。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hi138.com  “公地悲劇”是經济學中的專用名詞,通常被用來指理性地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個體在沒有相應制度約束下,其短期行為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損失。在鄉村旅遊的發展過程中,鄉村原生態文化“失真性”是典型的“公地悲劇”現象。其主要表現為鄉村環境的退化、資源使用的過度,進而導致鄉村傳統文化的退化和潛在毁滅等問題,使鄉村旅遊的核心资源——原生態特色的“鄉村性”被削弱,從而影響到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遊發展中的原生態文化保護策略
  
  原生态鄉村既是鄉村旅遊者所向往和追求的對象,也是鄉村旅遊經營管理者所提供的“商品”,它維系著鄉村旅遊活動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在經濟利益上對立的鄉村旅遊者和鄉村旅遊經營管理者的共同旨歸。營造和保持“真實性”的鄉村產品和環境,是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一)建立“政府主導”的保護機制
  傳統文化资源開發和保護與可持續鄉村旅游發展都是一個長期的復雜过程,需要政策支持、引導和適度的管理,因此必須制定規則,建立“政府主導”的機制。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挖掘、整理和保護當地獨特的鄉村文化资源,組織開展有當地特色的文化活動,塑造旅遊地独特的文化形象,也只有通过建立“政府主導”的机制來實現。
  “政府主導”機制的實現,一是通過對旅遊資源調查和評估,掌握可用於鄉村旅遊發展的核心傳統文化資源,找到本地鄉村旅遊的特色及核心吸引力;二是通過綜合評估鄉村旅遊的目標市場,圍繞主要目標市場的需求,結合本地傳统文化的特色,規劃、設計和開發乡村旅遊的輔助產品,使鄉村旅遊的內容不斷丰富完善。
  (二)旅遊開發中实現市場保護
  鄉村旅游為傳統與現代的對比提供了平臺,使之在共時條件下體會传統與現代的分異。現代化城市與典型的傳統農業社區,構成了鄉村旅遊的兩個端點,串聯起傳統與現代的兩個異質文化群,通過食、住、行、遊、娛、購等具體的旅遊項目,在物化層面、制度層面、精神層面進行全方位的對比,用现實的經歷理解傳統與現代的概念體系。
  鄉村旅遊將文化建設、保護與經濟發展結合起来,有力地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复興,使人們意識到傳統文化現實的經濟價值和長遠的發展價值。因此,在鄉村旅遊興起的同時,各地具有文化传統和旅遊開發潛力的鄉村,積極挖掘地方傳統文化和特色文化,作為旅遊資源,開發成旅遊產品。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发展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並逐步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由此可見,鄉村旅遊的效應是牽引了傳統文化的復興,促進鄉村原生態文化的保護。
  (三)實行鄉村文化和環境的生態保護
  鄉村旅遊所關註的“文化生態”,是从自然生態與人的關系、鄉村文化與人的關系入手,研究有關生存於民眾中間,與自然和人類和諧相處的文化現象。當前,就總體而言,許多鄉村旅遊地吸引力的主要因素,還是鄉村原生態環境中傳存的鄉村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具有神秘和獨特的魅力。所以,傳統文化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對鄉村文化生態的保護,從根本上改变視傳統文化為“封建迷信”的根深蒂固的錯誤認识,也要糾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觀念。在做好鄉村原生態保護的基礎上,對傳統文化進行挖掘整理,再加以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這種傳统文化轉變為資源,轉變為优勢資源。
  
  
參考文獻

  1.匡建華.鄉村旅遊著力點:原始的自然生態和古樸的民俗文化.銅仁地委黨校学報,2005(3)
  2.梁行.鄉村旅遊:貴在“村”味 重在體驗.華人时刊,2006(8)
     (收藏自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Views: 10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