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秀·中國人在俄羅斯之麗文和她的農場

伴隨90年代初的赴俄羅斯經商風,普通中國人麗文來到俄羅斯闖蕩,經過重重困難,她以真誠換得了真誠,愛有多深收獲就有多大。她只身一人來到俄羅斯農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和善良,融入到了俄羅斯百姓中,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尊重,也發展了自己的事業,同時還促進了中俄兩國的友好關系。她不愧為一位有成就的實幹家,一位“民間外交家”。
我同麗文是通過她嫂子麗莉相識的。麗莉是莫斯科一家中餐廳的經理,我們常去她那裏就餐。麗莉的餐桌上總有各種各樣的新鮮蔬菜,這在莫斯科是很難做到的。

我好奇地問麗莉,這些蔬菜是從哪裏來的?麗莉告訴我,是她的弟媳麗文種植的。我知道不少中國人在莫斯科經商,卻很少聽說有中國人在這裏種菜。麗莉告訴我們,麗文原先是搞國際貿易的,為了尋求發展,來到莫斯科經商,後來才到俄羅斯農村發展的。幾年前,在俄羅斯朋友介紹下,麗文到了距離莫斯科不遠的伊萬諾夫州一家農場,承包了土地,辦起了家庭農場。麗莉餐廳的蔬菜就是弟媳農場種的,蘑菇也是從農場附近森林裏采的。麗莉建議我們去麗文農場看看,也算是對在俄華人的一次考察。

一個周末,我們在麗莉的帶領下驅車到了麗文的農場。麗文早已在村子外面迎候,見到我們非常高興。她把我們接到她的宅院裏,用自己制作的飲料招待我們。院子裏種了很多果樹,一些漿果結滿了枝頭。房子一共兩大間,裏間是臥室兼辦公室,外間是客廳兼餐廳,裏裏外外幹幹凈凈,很有點像俄羅斯農家的住室。

我問麗文在這裏生活是否習慣,麗文很自豪地對我們說,中國人的生存能力沒的說,在伊萬諾夫鄉下生活這麼多年,一切都習慣了,與村民們用俄語交流也沒有什麼障礙了。她說,應該感謝鄰居們,幫助她很快適應了俄羅斯農村的生活。在這個村裏就麗文一家中國人,村民們一點都沒把她當成外人。

我問麗文,當初為什麼想起在這裏辦農場。麗文講:說來話長,90年代初中國刮起一陣到俄羅斯經商風,我認為做外貿是我的老本行,便懷著滿滿的信心來到了莫斯科。剛來時,中國商品很受歡迎,經常供不應求,確實掙了不少錢。可是,1998年突如其來的一場金融風暴把俄羅斯經濟推到了崩潰的邊緣,幾天內盧布貶值十幾倍,華商的存款和未及兌換成美元的盧布貨款幾乎變成了一堆廢紙,不少華商陷入了破產的邊緣。當時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有家不能回無顏面對父老。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有人向她建議,莫斯科市場上蔬菜緊缺,而周邊農村土地非常肥沃,棄商務農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麗文就憂傷地離開了莫斯科,來到了與莫斯科相鄰的伊萬諾夫州的農村尋找活路。“這裏的農民善良、樸實,接納了危難中的我,並且給了我許多實實在在的幫助。我在這裏開始了農耕生活,當時只圖有碗飯吃,能夠生存下來,根本沒想到會有多大的發展。”

我問,“你(麗文)在國內種過地嗎?”麗文說,“沒有。”我也是城裏人,很難想象她只身一人到異國他鄉的農村打拼需要多麼大的勇氣。麗文講:“是生活所迫,為了有碗飯吃,什麼都得幹。”

我問麗文是如何從外行變為務農高手的。麗文不好意思地回答,她還算不上是高手,只是通過種地明白了一些道理。那就是:要想種好地,只有“科學+勤奮”。要多看書,多請教,多動腦筋,用心去種地。要不怕臟和累,勤勤懇懇,全身心地投入。

我問她種了多少地?麗文講承包了幾公頃(一公頃15畝)。如果在中國農村,這可是一個大數字。她告訴我,俄羅斯地廣人稀,本來人均耕地就很多,這些年農村的年輕人又都去城裏打工了,農村耕地大片荒蕪。如果有人願意幫助耕種,對他們來說是件大好事。再加上俄羅斯農民都非常熱情好客,所以對於麗文的到來都非常歡迎,毫不吝嗇地給了她大塊耕地。

麗文十分感謝樸實善良的伊萬諾夫州農民給予她的幫助。據她講,在農耕和收獲季節,幸虧全農莊的人都來幫忙,要不然莊稼非爛在地裏不可。麗文說,她最近在莫斯科招收了一些像她當年那樣處境困難的中國人,為他們提供食宿,安排他們工作,發給他們工資。這些人在這裏幹活都很賣力氣,幫了她的大忙。

在麗文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她的農場。麗文的農場距離駐地有幾公裏,一邊靠湖,一邊緊挨著一片森林。我們的汽車在一大片菜地邊停了下來。幾棟蔬菜大棚裏,大白蘿蔔和大白菜豐收在望,西紅柿和豆角爬滿了架,還有俄羅斯人的當家菜——土豆和洋蔥——長勢也十分喜人。麗文說,她還種了一點玉米,用於成群成圈的豬牛雞鴨兔的飼養;種了一些小麥,留作自家食用。豬牛和家禽的銷路很好,它們的排泄物又都是上等的肥料,菜地的肥料全靠它們,不需要購買化肥。麗文說,她的蔬菜絕對是綠色環保的。我不由地想到,麗文的理念還真是超前:循環經濟、綠色發展,一舉多得、多方獲益。

在麗文的菜地邊上有一棟木樓,木樓附近有一個高大的、用厚厚的橡膠布搭起的大棚。木樓的上層是工人的臥室,一層是活動間,大棚是他們的廚房和餐廳,下雨時木工師傅還可以在那裏工作。

我好奇地問木工師傅在做什麼?麗文說在建房子。順著麗文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在木樓的後面幾位工人正在忙活。麗文說,準備再建一棟大木樓,請城裏的哥嫂夏天到這兒度假。“我們這裏的夏天可舒服了,到處是青綠,到處是鮮花,林子裏的空氣非常清新。歡迎你們夏天也來住幾天,體驗一下我們的田園生活。”

麗文把我們帶到她的養兔場,只見關在籠子裏的幾百只兔子探頭探腦地向外張望。麗文說,這裏有的是蘿蔔和白菜,兔子很享福。麗文指著遠處說,那是她養的雞,收糧之後都在地裏放養,吃遺留在地裏的糧食,下蛋特勤,哥嫂餐廳的雞蛋都是它們產的。

麗文深有感觸地說:“這塊地就是我的命根子。”除耕地外,草地上的青草可供奶牛一年四季食用,前面森林裏也有許多寶貝,蘑菇、木耳都是很好的食材。

我說:“麗文,你太棒了,簡直像在呼風喚雨,這裏的全部資源都被你調動起來了。我想再補充一點,你們吃魚可以在湖裏捉,鴨子可以在湖裏養,還可以吃到自家樹上摘下的新鮮水果,這些水果還可以做成果醬、果汁去銷售。除了衣服需要到城裏買以外,什麼都不缺了。”

麗文講,缺的是時間。這裏雖然有20多名工人,農忙時還是忙不過來。好在村裏人都很熱情,采收時全村子的人都會主動過來幫忙,農莊的領導還幫助她購買了大型農機。麗文也為農莊做出了很多貢獻。她不僅給村民們送菜、送種子,還向她們傳授耕種技藝。現在,他們也學會了種菜。麗文還把賣菜的錢拿出一部分為集體農莊交納水電費,做些公益事業。她承包的土地年年收成都很好,除去自己食用外,她總是和全體村民共享。麗文講:“不能忘記這些幫助過自己的人,他們把我看成自家人,我也應當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

我說:“麗文你做得很對。吃水不忘打井人,知恩報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之所以有現在的好日子,是善有善報啊。”

不過麗文說,她仍然有些煩惱,那就是收獲的蔬菜不能及時賣出去。有一年白菜大豐收,因為滯銷,許多都爛在地裏。

我們的同誌都為麗文感到著急,大家開始幫她出主意。有的說可以把蘿蔔腌成鹹菜、做成蘿蔔幹,把大白菜做成辣白菜儲存或銷售。有的建議麗文聯系莫斯科的中餐廳,為他們送菜。還有人說我們使館有一兩百號人吃飯,還經常舉辦宴請,需要大量蔬菜,你可以同使館簽訂長期供銷協議。我建議麗文到莫斯科考察一下市場,聯系一些固定客戶,租用一到二輛大卡車,帶上幾個員工將蔬菜配送到各處,既省時間又有準頭。

麗文聽到這些建議非常興奮,提議中午好好喝幾杯,說是已經宰了豬、殺了雞,現在只需再去大棚摘些新鮮蔬菜了。

我們提著籃子跟著麗文走進西紅柿大棚。大棚很高、很深,架子上果實累累。我們撿著紅透了的西紅柿。接著又走進黃瓜大棚、豆角大棚,摘了幾大筐子,滿載而歸地回到了麗文的駐地。駐地幾張大餐桌上已經擺滿了剛出鍋的農家菜,有燉雞、燉魚、燉肉,大籠屜裏是又白又胖的發面饅頭和大肉包子。麗文的兩個女員工笑著向我們打招呼。麗文指著她們說,員工們都很能幹,一天忙到晚,讓她們休息一會都說不累。這麼大一個農場,沒有他們一起努力,不會有這麼好的收成。

麗文指揮著員工把我們帶來的酒打開,為每人斟了一杯。我和同事們、麗文及她的兄嫂,還有麗文的員工們,滿滿坐了幾大桌。麗文說,陪著祖國來的親人,喝著很久沒有喝到的家鄉酒,吃著自己生產的美食,別提有多麼舒心了。相互祝酒後,我問麗文的員工們過得怎樣,他們都回答說挺好,老板很體貼。麗文說,大家能聚在一起很不容易,都是經受過挫折的人,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

看了麗文的農場,聽了麗文的話語,我很是感動。我想,麗文以真誠換得了真誠,愛有多深收獲就有多大。她只身一人來到俄羅斯農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和善良,融入到了俄羅斯百姓中,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尊重,也發展了自己的事業,同時還促進了中俄兩國的友好關系。她不愧為一位有成就的實幹家,一位“民間外交家”。

後來,麗文的蔬菜很快打開了莫斯科的銷路。她還經常到使館送菜,我們見面的機會多了起來。2004年使館舉辦國慶招待會,麗文應邀請來到使館。那一天,她打扮的非常漂亮。她激動地對我說,這是她十幾年來第一次回家過節。

我和麗文分別已近十個年頭。現在麗文的農場應該搞得更加紅火了。我祝願她與所有在俄羅斯打拼的中國人事業成功,為兩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做出更多的貢獻。

(作者為前駐俄羅斯使館外交官王海運的夫人,王海運現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中俄關系史研究會副會長,收藏自 中國國際網 )

Views: 10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