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曲豐國,1967年出生於遼寧,198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他的繪畫飽含了絢爛的色彩和多層級的顏料重疊,以獨特而摒棄畫筆的創作方式展現個人對時間流逝的敏銳感觸。從1990年代初開始,他的作品在國際眾多藝術機構廣泛展出,同時,他亦是上海抽象畫壇非常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近期,曲豐國個展“彌生”正在東畫廊展出,展覽將持續至4月30日。
曲豐國,左上:《四季 春》, 2015,布面油畫,120 x 120 cm;右上:《四季 夏》, 2015,布面油畫,120 x 120 cm;左下:《四季 秋》,2015,布面油畫, 120 x 120 cm;右下:《四季 冬》,2015,布面油畫, 120 x 120 cm.
回想八十年代的上海,很多藝術家都是在學院裏,當時大家面對的現實與北京的藝術家所面對的不同。北京那種生存的反應比較強烈,而學院有一個墻圍在那兒,在上海大家可以去圖書館。記得當年,我在圖書館的時候永遠能看到同一個人,就是李山。他永遠坐在那兒翻書,有時候我跟他交流幾句。李山也是上海戲劇學院的,是我的老師,他對所有的外來文化興趣很大,很關註整個世界到底變化到什麽程度。學院裏面有一點好處就是信息資訊比較發達。那時候意大利策展人阿其列·伯尼托·奧利瓦提出了一個概念叫作超前衛,那種西方的表現主義繪畫的確很打動人。因為很本能,年輕藝術家們也模仿。
我在學院裏一直浸淫在創作和學習藝術史的環境中,其他藝術家也是一樣,所以你會發現很多上海藝術家在那個階段的作品都是回避了現實題材的。我對我自己滿意的一點就是我完全憑借個人的樂趣和興趣來做作品。一開始的時候,我的繪畫創作還是挺本能的,創作基本上都屬於直接進入個人形式。八十年代末的時候,我大量用形象來創造畫面,我的一部分繪畫裏也有中國和西方形象的混雜,比如說上帝啊、孔子啊、撲克牌啊,都交織在一起。實際上那是對文化接收的一種錯覺,也是年輕的一種激情。當然我覺得抽象和有形象之間沒有絕對的區別,好的繪畫、好的藝術是不分抽象和不抽象的。但是,好的作品和不好的作品其實是有區分的。我對藝術不太願意用歸類的方法來分析,藝術創作本身的感覺、思維,以及行動方法才是有意義的。
1993年開始,我畫了一批炭粉材料繪畫,我一直很喜歡粉質的材料,我覺得它本身看上去很古典,這種媒介也很不容易確定,而且很容易被改變。當時我在考慮了一個很本能的繪畫方式,就是痕跡,我希望紀錄我個人的所有思想。但是,在那階段的創作中,我把所有的技藝、技巧、包括對社會的認知都放棄掉。因為那個時期,當個人和社會都處於不確定狀態的時候,我只想用一些痕跡來記錄自己生命的印記,所以做了這樣一些嘗試。那個時候我所有的樂趣還是在繪畫的過程裏,沒有藝術市場,也沒人來看你的作品,但是你就自己感覺很開心。
曾經有一段時期我的碳粉作品常被誤認為是水墨畫。這引起了我的警惕。因為,我認為太東方的那種情趣,太山水、太書法就會墜入另一個陷阱。我對這種情況是有反感的,因為我覺得那不是我要完成的。我想完成的不是一個集體性的演練,而是一個很個人化的印記的東西。2003年,我的工作室搬到M50之後,我的創作發生了一些改變。
這次在東畫廊的展覽,展出的作品是我2015年創作的抽象繪畫,11件作品都出自《四季》系列,而這個系列開始於2005年。每年我的創作都會有一點小變化,相比之前這系列的創作,此次展出的繪畫背景裏穿插了更多的彎曲線條,去調和畫面的硬朗和水平的感覺。對於季節的變化可能每個人的感受都差不多,但是人對時間變化的敏感度,反映到色彩表達的過程裏卻是很豐富很有意思的。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很喜歡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偶然性。具體來說,我創作的每一張畫面都不一樣,我使用的每一管顏料、手工控制吸管擠出顏料的力道、速度也都不同,這樣的變化會滑出一個特別不同的顏色。我不使用畫筆,直接把顏料一條一條地擠在布上,擠完以後再用尺刮掉,然後在畫布上重新擠上顏料,再刮掉、再重復。這種勞作讓我感到很幸福。這樣完成一幅作品大概要畫六到七遍,這對時間的需求量很大,而創作本身就是時間流逝的過程。這樣的繪畫過程每一次都能給我帶來驚奇,我就很期待刮出來的結果。那種感覺就像人活在每一刻時間中的偶然,有一份命運的變化,或者期待。這種樂趣讓我覺得繪畫裏面可以一直有這個反復的期待。
我個人對自然、對生命的概念帶有恐慌或者不安。而關於色彩我喜歡那種絢爛的視覺感受。我覺得絢爛之中有一種悲劇性。其實所有人都一樣,在生命過程裏一直是不太容易去察覺或者說真正去關註生命流失的東西。當你看著一個很漂亮、很美的東西的時候,一個人會幸福,但實際上它表達的悲劇性是藏在後邊的。(文/ 采訪/王懿泉 2016.03.29 http://artforum.com.cn/)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