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錄者言:讀畫如讀人,而題跋尤顯畫家性情。永玉先生作畫喜書題跋,每至興致盎然之時,信筆揮就,長短不一,風格各異。性情才華,盡遣筆端。或詼諧幽默,或瀟灑,或凝重,或深沈,一如其言其行,可圖可點者甚多。故多方搜集輯錄如下,以邀同好細細品賞之。


蘇州拙政園白描長卷(1973年)


  七三年偕梅溪至蘇州,寫拙政園局部。從廊下著手,進拜文揖沈之齋,樓上即看山樓,繞假山登,花樹掩映所在即浮翠閣,閣下扇亭,名與誰同。坐軒花房傍為雷聽閣。再出,過石橋,穿紫籐花下入三十六鴛鴦館,後部為十八曼陀蘿話館,亦即有著名之十八枝茶花處。迴廊上有宜兩亭,據雲取香山詩意也。迴廊邊傍水處遍種鮮黃花,沿山石垂落,散漫極好看。黃永玉補記於北京長安街京新巷,時年五十。


香荷圖(1975年)


  乙卯年夏,圓明園舊址見新開荷塘百十畝,多植白蓮,莖高七八尺,余嘗於荷蔭中寫記其神氣,惜未得也。黃永玉於北京京新巷。


陽秋三絕(1976年)


  秋菊醇醪老蟹,三味通人呼其為秋性命,亦其宜哉。四害伏法,都門肆上蟹貨甚旺,裏巷通衢多插秋菊啖蟹呼酒為慶。傳是時,好事售貨員每將蟹四頭一捆發配顧客,均作會心歡笑。余一忘年友某日至合下小坐,余轉告如是新聞,其忽正襟危坐:不見得都四個一捆,亦有七八個一捆者,四五個一捆者。雲華,即默然危坐不發一言矣。吾友間事精熟過人,忽有此呆話,想系年高懵懂之故,書此以就大雅。湘西黃永玉於北京。


無題


  余作畫少有稱意者,每有會心,終凝於筆墨,手腳失,見識失,從容失,濃摯如身置荒諸無所周旋也。讀陸生文知作畫亦如作詩之艱澀也。湘西黃永玉。時年五十有四,作於丁已夏初,長安街京新巷裡。


留得殘荷聽雨聲


  石頭記有黛玉評商隱詩只得此一佳句,亦雪芹見解也,亦雪芹筆下黛玉之見解也。有雲景中有景,玄機觸發,文章事業作生活,情場中人莫辨。曾憶托爾斯泰病中耳語契訶夫,日:爾作劇極壞,較莎士比亞尤壞。托翁鳴放與雪芹研論,實同一景致耳。子樂魚樂,議論交揉,意趣實在彼而在此也。黃永玉丁已年夏於京新巷。


只恐前呵驚白鷺


  只恐前呵驚白鷺,獨騎款段繞湖歸。余不憂子昂,然其西湖詩此二句甚可嘉也。黃永玉丁巳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


  某年餘經巫峽,舟泊秭歸,見山色空濛,遠處屋脊於水影波光中現層次,雞人聲似在天上。憶屈子於此別秭,且飲奠於江幹,旋即放流處雲夢,徘徊汨羅,行吟洋畔,自沈江底。千百年後,湘中人興斯騷,公認同鄉悲歡與共矣。余乃今之楚人,每誦楚辭,其欣歎斯騷公之強擰典雅,然出此下策,則又未免認真過分,頗有何必何必之感。余鄉裏一耆者,曾有詩獨創見解,雲屈詞固佳妙,惜均悲憤牢騷之作,且以性命換來,捨其人而得其文章,不如合其文章而得其人。耆者年近八十,詩風累贅,余素不看,就此詩論,余讀後,亦甚後悔屈子死去千年。君子遠庖廚之於文章,余未之聞也。死者已矣,文章留下頗不錯了。湘西人黃永玉,丁巳歲暮。


黃山三天子都


  自百步雲梯蓮花溝回觀玉屏峰及天都峰,景象森穆,古呼為三天子都,極得入奧堂之妙。登是峰如期大圖騰與自然融為一體。俗子有雲,登泰嶽而小天下,余所感乃小我耳。丁巳年冬。


故鄉小橋(1978年)


  余少時就讀於巖腦坡玉皇閣之所謂模範小學。晨起自北門出發,經道門口轉南門即過此橋。上石級得見淘洗硃砂,及車銑桃源石玉器車間作坊、絲煙鋪諸光景,然從未留心此橋,四十年後尚不知此橋下河流脈絡也。戊午春三月。


白羊嶺古椿書屋遠眺


  往昔十四五,出遊翰摸場,斯文崔巍徒,以我似班楊。七齡思郎壯,開口味鳳凰。

  七八年春有百粵之行,順道返鄉,以杜詩一節書卷首湊興。黃永玉於椿屋。

  古椿書屋原在北門內文星街孔廟側,祖居已二三百年,五八年因擴建中學,始擇地遷址於白羊嶺,今址二十年矣。五弟於院中遍置花木,每年得果實之急,且風景秀麗,四季變化,各有感人處,亦萬裏魂魄牽繫所在也。


益鳥也


  此鳥數年來閱盡多少人面目,亦堪一哂。聞鳴梟為大大益鳥,四害目之不祥,童稚可解。黃永玉戊午秋日。


貪泉


  晉隆安中廣州石門有貪泉,官吏貪汙,每謂飲此水所致。適吳隱之出刺廣州,先於石門飲此泉數碗,治穗有政聲。其有詩雲: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有女適人,苦貧,乃售家犬以嫁之。千餘年舊事粵人至今尚美談不絕,石門貪泉仍涓涓如昔,亦奇聞也。


墨荷


  白居易京兆府新栽蓮詩:汙溝貯濁水,水上葉田田。我來一長歎,知是東溪蓮。下有清泥汙,馨香無復全。上有紅塵撲,顏色不得鮮。物性猶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棄捐。昔在溪中日,花葉媚清漣,今來不得地,憔悴府門前。

  四害之年遭鴟禍於都門,嘗於夜永讀白氏長慶集,見其京兆府新栽蓮詩,頗吻合時事,然懾於殺伐,僅沈默於會心之歎耳。今天下大白,熙陽照人,數年往事,恍如夢魔,幾不能信其為真。個中意境,自非竊一人所感。人事百年,書此詩於後,以供追溯。

  戊午年鈔,黃永玉補記於北京三裏河南沙溝,時年五十有五。


雙鶴圖


  己未年歲末得舊紙一張,信筆作此機緣,甚不饒人也。


清涼臺


  黃山有清涼臺,余所作清涼臺,未必事先有彼處影子。景隨神移,得後方見分曉,亦即詩人偶爾得句狀況。余曾幾度遊清涼臺,其山霽變化遠非三兩百枝禿筆所能降伏。此作得之廣州迎賓館之大理石屏風,二尺見方,然氣度燦明處令人肝膽肺腑無不透徹。余歎之再三,拜服於造化之工至於斯極也。己未。


二千八百柱(1980年)


  余常為訛傳所苦,枉費腳力,徒增血壓而已,此遊山之累也。聞大庸張家界山水,初亦有如是顧慮。然一訪歸來後則惟恐天下人不知張家界矣。讀此畫者應奮然一遊。庚申夏日。


快雪圖(1981年)


  憶兒時隨家嚴及叔伯輩至城外廿裏處夜觀灘戲,忽大雪,觀眾頂雪而賞,至夜闌,劇終。家嚴攜余踏雪而歸,穿澗傍巖行至半途,忽月出藍天中,無餘片雲。眾隨意坐石上,肅穆而對月,不發一言。屆時也,余忽搜急,家嚴怒餘日:俗不可教,對此景象百年難逢,爾失誌著此,成人後將必後悔。倏忽五十餘載,行遍天涯,果未逢類似景象,然從不後悔也,甚奇。辛西春日。


貳千八百柱


  湘西大庸張家界山水未見載於典冊,然山山皆奇,余揣度古人滯於腳力,陋於見聞,中土風物大可一覽者未必僅十來所在,張家界四十裏辜負甚矣。


曝書圖


  時人讀得三兩本書,亦學東坡搬張椅子太陽下,曝其肚皮,風雅蔓衍,端賴此輩辛勞耳。玉氏辛酉春日於京華三裏河南沙之溝。


墨底紅梅(1982年)


  餘年來作畫有三累,首其一者,朋友為朋友求畫是也。朋友之朋友,余不識,而朋友亦未必深識。不過場合中一時口滑,放言受余恩師或親長或百年老友同學或救命菩薩,如此如彼。耳涼酒醒,過後念余作畫之苦,夏則汗雨傾盆,冬則攝腳呵手,不得開交,亦未嘗不發憐憫心也。然面子莊嚴,金石為開,審余作畫如手搽癢,牛擺頭,對余戴以高帽,賞以糖食,百般景象,排列眼前。余居處素以小巧見稱,前臨道義,後是牆壁,進退兩絕。余微笑就擒矣。余每日有此三微笑,則一年受用不盡矣。望通達如諸公者有以教我。

  余作梅忽書告地狀文,甚不雅觀,時文有雲搭錯錢路,庶幾考之。湘西人黃永玉時壬戌年三伏。


秋荷似枯籐


  人雲秋荷似枯籐,然也。甲子深秋。

  嫁與老夫只一好,凡有好畫留下來。他年翻開箱底看,取為兒孫剪新鞋。打油一首,梅溪老伴一笑。


李逵苦吟圖


  詩詞面前人人平等。鐵牛公忙於行道,隨口所吟詩詞未付棗梨,後人遺恨甚矣。時下逵體雖多,然終不如一讀宗師為快也。甲子夏日,黃永玉作於北京。


好茶


  世上好茶哪能在城裡喝得,只是城裡有好茶價而已。只有鄉下才懂得好茶好水。


阿西西聖方濟備教堂


  阿西西聖方濟各教堂內藏喬托重要壁畫,格局極樸素精確,為世界建築史書上之重要篇章。余離之旅舍,恰在教堂面對。此作為意大利之行中日曬雨淋寫生過程最適意者,因有椅子可坐也。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於阿西西小城。


大風歌


  世人多詛咒牆頭之草,而不敢深究小草搖擺之因由極原大風。大風何其威嚴若是。黃永玉六十有四。


湘荷在水


  雲夢八百裏沃士良田,魚米之鄉,余夢魂牽繫之所在也。此湖多蓮荷,逢花季香聞數十裏,嘗為騷人墨客歌吟讚歎。屈子之采芰荷以為裳,周敦頤之愛蓮說,每得頌吟,則眼前無不展現洞庭荷水景象也。然則愛蓮說之謂,余弱冠即有異見,唯懾於權威思想,轉側難見端倪。及稍長積頑成套(黃先生:可能不是此字?),方悟周某之說實不識蓮花生長根本也。雲夢八百裏湖底儘是汙泥者,滲水之土地也。萬物賴其休養生息。希臘神話中尊之為地母,吮吸母乳,成長後反咬一日,誣為汙泥爛帳,忘恩負義,若荷花有口當大呼上當受騙,吃了迷魂湯七八百年也。如此君子,有何光彩?人民、土地、祖國、故鄉,世人之大母親也,一朝得意,娘老子不認者,即周某言下之君子,世上不可謂無此類君子……


春意鬧


  三五相知,相聚一淘,清茶一壺,海闊天空,無所不談,此情景非為口乾解渴,不言而明也。余幼時於河塘邊見水鳥相聚,亦有類似動作,弄翅呷水,立足水中,恐非為口乾解渴也。乃知萬物生理有超乎口食境界者。故巴蜀多茶館亦高格調之謂也乎。一九八七年冬日。


老梅圖


  丁卯冬日。蹣跚老樹紅爛漫,伊誰栽來獨自看。錯結又盤根,輸它二百春。主人之何去,難寄平安字。枉笑大多情,勿須留姓名。

  畫作畢後,填菩薩蠻詞後,平厭堪疑。然東坡往往失蹄,人則謂滴仙可也。東坡可我為何不可。故肆意不改。法由人定,然皆破法者的法,皆是由我起者,況乎弄文者不可乎耳?黃永玉於京華南沙溝。


洞庭煙水(1989年)


  銷魂是三湘芙蓉洞庭煙水。已巳年春於羊城。


觀世音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惠卿伯母供奉。黃永玉沐手敬繪。端陽己巳。


倒騎圖


  世上多的是這號人,放下前頭好景致不看,乾脆轉過身來,一肚子氣,總認為是過去的都好,如此的耽誤時光,空耗了力氣。靠回憶過日子,苦瓜當飯,黃連煮湯,以為是天下第一味道。可憐可恨還自以為可愛,只累壞了胯下的驢。湘西黃永玉己已秋日。


明月幾時有(1991年)


  明月幾時有。東坡名句,喝醉了酒,哪裡還顧得看月亮。


龍門修史圖


  人們往往要求真的英雄有一幅英武的形象,而忘記了他意誌的那重要的一面,堅強不在他的長相。


難得糊塗


  鄭板橋提倡難得糊塗,其實,真糊塗是天生的,學也學不會。假糊塗卻是很費神,還不如別法為好。


笨龜不壽


  曾畫鴟裊惹是非,再畫菊花螃蟹肥。三十餘年狼藉甚,天涯海角畫烏龜。辛末端午黃永玉六十有七於香港。


蘭緣


  每朝噴點水在葉上青苔面上,保持稍微的濕度,遠遠的光安靜的角落,朋友送我的這缽蘭草,竟然真的開出花來。

  我常常為山裡進城賣蘭草的山民所感動,向他們買會活的蘭草,幾十年來一次也沒有成活,更不用說到開花的境地。當我請教山民栽培方法,他們總說隨便栽都能活。他不知道,這個隨便的道理,我六十八歲才明白過來。

  鳳凰老刁民黃永玉寫生。


難得小心


  板橋夫子提倡難得糊塗,其實是種很費力的打扮。他自己就做不到,並且從來沒有力行。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這哪裡像糊塗人的主張。雖然這也是本分得很的觀點,只是提出了主張,別人就要如此衡量未免作繭自縛了。我倒是認為如今處事,大多因為糊塗上當居首。既要方正,倒不如小心為妙,況且混了一輩子,生活一下子裝起糊塗來,倒是個老奸巨猾的光棍了。


五隻貓頭鷹


  我告訴你,自從用錢買得到一切的那一天起,所謂的道德,就不是原來的味道了。所以,你既不要認真,也不要煩惱,好好過你的日子,就是做人的任何方式都不打緊,當然更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值得到處推廣。我只是奉勸各位。包括世上的一切好人和壞人,都不要灰心,努力賺錢就是。有了錢,不單道德文化情感,就連真理都是您家的。辛末夏日苦熱湘西刁民黃永玉作於香港。


蘭蕙深谷之憶


  田名瑜字個石,湖南鳳凰清沙灣人,幼孤貧,學於南門外洞庭坎上。田興恕先生與家嚴遂同塾焉,且結為金蘭。興恕形聲與個石世伯均為南社詞人,書法詩詞道德文章為湘西增升光耀。鄉人鹹尊為楷模也。

  個石世伯歷任縣率九屆,而世伯母蔽衣素食,紡車於清沙老屋,少與大戶人家往還,鄉人亦罕知其為七品夫人。解放前夕,適為地方紳士推為縣宰,未及半年,大軍入城,世伯即向南下部隊委派之宋之興縣長辦理移交,手續輕簡,大軍經過調查研究,早知其為人,旋即握手同意了結。世伯以灰布小包袱皮裹硯臺一座,毛筆二支,藍布長袍,飄然告別縣衙,借居於北門考棚左廂房內,時為一九五○年夏日。余有幸親睹,且滿懷莊嚴詩意,清介儀容,終生敬仰。

  一九五三年,余自香港歸北,知悉個石世怕為潤之早觀亞子先生邀赴京華,飯食於北海國家文史館,月俸八十元,每日上班下班學習文件,如是念年有餘。

  世伯居平安裡多年,家僅小竈一臺,破床一張,牆如篩眼。一世文學,無桌,無墨,無硯筆,無紙,寥落如此已數年。世伯母骨疾,每日猶撐床沿步來回為炊。余驚慚愧栗,無地自容,運桌椅及紙筆墨硯,以補疏忽。曾聞潤之先生與世伯有舊誼,某日餘詢日:如此光景,何不讓潤之先生知道?世伯聞之一震,正色責餘日:我輩讀書人不興如此!

  世伯有子承尚,幼為全縣品學之冠,解放初因歷史瓜葛遠徒甘肅勞改囚農。近年刑滿釋放,念及不逾矩之年已過。天地雖大而人壽有涯,聞已申請留場工作。個石世伯文革後萬裏遠行,探望親子,逝世於大荒。

  世伯曾有詩贈余:蘭蕙深谷中,寧願人為采。玉渾璞石內,乃光全真宰。又有詩日:神州未覺陸沈夢,不見英雄第一流。誠哉,所書悉遭毀,余不復憶。

  湘西老刁民黃永玉於香港,時在辛未中秋前。


皓月素光


  定律是人類探索自然界的成果,自然規律逐日為人類作更新的探索和適應。人們把這種勞動者稱為發明家,其實叫做發現者可能更好。藝術也是這樣,哪裡存在創新這回事?藝術無新舊,人們在仰韶彩陶及雕刻繪畫面前,在瑪雅文化珍品面前會驚訝於其藝術活動規律探索和發現的出奇的類似。人類近萬年來的藝術活動,逃不出這個劫數,包括只能在規律之內才能得到創作的音樂。創造藝術規律是不可能的,藝術只是一種新形式下的歷史的重複。交響樂對大部分中國人是難嚥的苦果,一個聰明的好友甚至不理解鋼琴演奏欣賞,而事實上他的喉核告訴我,祖先為他留下的這個吞下一半的不肯下肚的頑固的印記正是抽像之極,專講節奏板眼的鑼鼓點子。他精通、欣賞中國音樂,卻忽略了西歐音樂不過是加上音調的鑼鼓點子而已。假山石是亨利·摩爾雕塑的表現而加調了顏色的鑼鼓點子,是可愛的抽像繪畫。藝術無新舊自無創新之可能。藝術有好壞,卻難以新舊角度加以減否。從古到今藝術創作取得快樂是第一出發劑,從而產生交換價值,從而派生出巧取豪奪不事藝術之中間人士,這都是另外的題目了,不值一論矣。

  人到耆年愛發牢騷,只是題於自己畫上,如關窗大蠅,家事一件而已。如仍有人見之生氣者,則任罵誰也沒甚大不了。辛來年五月黃永玉書於山之半居。

  一位領導如果要跟我探討文化民主問題的話,我就會對他說,用不著討論了,我拒絕你的邀請。而你不認為我是大逆不道的話,你已經有一點民主的表情了。

  人急幹去表現和摹擬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照相機的發現出世,給了這個喜訊開了大玩笑。人們氣急敗壞地掙紮著找出幾尺厚的理由申述之間的區別,卻使觀眾增加了雷同的確信,我的這點淺顯啟蒙論調也淺顯可悲。人的悲劇具有十足的喜劇成分,照相機出現之前早在人類偉大的腦中形成的照相機似的腦子才是病根。沒有任何人輕視繪畫和寫實基本功夫,要害在於那種照相機前派的愚忠與忽略世界和自己的智商而已。

  缺乏民主的社會,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跟貧知者的臉色一樣,只要用常識就可以判斷。

  所謂民主也就是在政治生活中講究科學性。科學的發展促使之間的性質和現象越來越明確易懂。

  在文化上民主不是統治者的施與和允諾,而是一種無須明說的宜人的環境和空氣,是一種人從來就有的權利。我曾經不斷地聽人告誡某日開始就不再在文藝上打棍子戴帽子時,我既不信也不幸福,因為他本身既不能自保,且在某種條件轉換之後,首先就是他第一個出來給人戴帽子和打棍子的人……

  此畫上大寫特寫與畫無關的意見,是因為運用自己範圍內的有限自由和民主。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在旭和道,湘西刁民再書。


淡墨白荷條幅


  昨夜夢魂中。黃永玉壬申於山之半居。


大家張伯駒先生印象


  近日讀海粟先生記張伯駒先生文,有大風海濤悲愴莫名之感,張先生絕塞生還,事出僥倖,亦足堪噓也。餘生也晚,然前賢文章鐵事亦有幸涉獵。故於伯駒先生行上極生興趣,乃知今世有如斯大妙人,實千秋江山之福祉也。文化之與文化人,文化人之與家國,極大極深之微妙關係存焉。人自幼及長及衰,天道也。既無從迎接,亦無可逃避,血肉之軀,縱一世英明修養西端,及至老來語言諾諾,思路重疊,自勿須愧慚,向人之理,因人人皆步其歸途也。豪言壯語已失,拳打腳踢難做,唯一叮行者,約三數同齡慌慌掌故,回味藥爐經卷,打點日子而已。惜此中動靜尚不諒於少壯,當今內涵風騷當更難得迴旋尺寸。恥辱榮耀,獎賞懲責,早已顛倒翻轉,張鐵生為金狀元,時傳祥成香元帥。老先生身處風口,自築險境,伯駒先生焉能不倒也,倒也。梁思成林徽因二位焉能不倒也,倒也。

  余弱冠即知世上有張伯駒縣城。知北京有餘叔巖。稍長知故宮有杜牧張好好卷,展子虔遊春圖稀世名跡。知中國有鹽業銀行人事諸般均與張先生結下善緣瓜葛。大見識大手筆,博聞風雅,慷慨大方,京華之張伯駒,言之口舌,蓮花生矣。

  四害伏法,伯駒先生及碌碌眾生得活,月入八十元與潘素夫人相依為命。某日,余偕妻兒赴西郊莫斯科餐廳小作牙祭,忽見伯駒先生蹣跚而來,孤寂索漠坐於小偏桌旁,餐至紅菜湯一盆,麵包四片,果醬小碟,黃油二小塊。先生緩慢從容品味,紅菜湯畢,小心自口袋取出小手巾一方,將抹上果醬及黃油之四片麵包,細心裹就,提小包自人叢緩緩隱去。余目送此莊嚴背影,不忍它移,半月後驚聞伯駒先生逝世。人生常有此如此巧機緣不足怪也。

  余曾對小兒女雲:張先生一生喜愛人間美好食物,嘗盡世上甜酸苦辣,富不驕,貧能安,臨危不懼,見辱不驚,居然能喝此蹩腳紅菜湯,真大忍人也。老人讀書與今人有別,修德與遊玩亦與令人有別,古法也。爾輩他年接觸張先生學問時,當知今日邂逅之意義。

  夫人國畫家音樂家潘素系余同行老人,手中麵包即為其帶回者,情深若是,發人哀思。

  壬申春日後學黃永玉撰文並畫。


荷生於野


  年來余每有放筆,則必生憂思。前有詩雲:相逢莫作喈嗟語,只因淒淒在亂離。信然,壬申初夏黃永玉於山之半居。


起舞墨荷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壬申作蘇軾詞意,湘西黃永玉於山之半居。

  會嘗謂為藝如習射,滿弓中的,不能存稍許僥倖,故每至完成無不自覺十全十美,滿意雀躍,使盡渾身解數也。及長方悟十全十美係一種神聖目標,任何人間幾類所能做盡,昨非令是,步吳剛月中伐桂,斫之又復,復之又斫,永無休寧之日。或自謂每斧皆十全十美,亦未為不可。雖年齡功力所限,然斧斧認真,亦無愧於當時也。千百年,世稱之藝苑巨頭達芬奇、吳道子、莫紮特、張衡、張擇端、顧宏中、曹氏夫子、王希孟諸輩,何曾自命過十全十美,只不過在功夫上做到十全十美而已。是人之先行者,如藝苑太空歷程中閃閃群星,彼輩相互照耀於夜空,運行於宇宙,僅及於道途中,非終極也。終極無極,渺茫至難以想像,明知十全十美之無極,而眾生赴湯蹈火奔赴於茲,其壯亦可觀也。輕率及十全十美理想之天地,哄己騙人,油皮老臉,欺世盜名,日日如過年結婚,蜉蝣之戲耳焉可論此。鳳凰老刁民黃永玉又書當日。


(花間小識)鶴項


  

  大凡作畫寫生,總要先定心看住幾處緊要所在,及縱深走向,迴旋跌宕,抓住不放,然後在筆墨意會上放膽。直幹疏密各方都須見出經營心思,自然瀟灑大方。賦色亦以理清襯托背景,深淺為先,登準火候尺度,則鮮活氣油然而生。千萬勿先為眼前斑瀾景象迷失六神,信手亂抹,訛稱靈感。世上豈有如此便宜好占?許多傻瓜好蒙。苦心修煉,天道酬勤,大自在輕鬆境界,原於眼前也。聰明雲雲,世人原不知出自笨拙潛心所在耳。壬申前日作於山之半居,湘西老刁民黃永玉。

  辛未除少女弟子泰萊莎攜花來捨,余提筆墓之,書日記中所雲於其上。余歷年題記千百,多不復憶,此為之首。零時五分補記。

  念橋邊紅葉年年知為誰生(1997年)

  余去國八年,山海之外夢寐之中,時有湖上橋邊思。今遠遊歸來,故人相逢,憶榮寶齋乃初習水墨套印之殿堂也。套印舊作仍在,老友雕零過半,追憶茫然,作此紀念。時在丁醜元夜後二日。黃永玉七十三。

Views: 9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