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泓《逝去的風韻》降魔變絹畫中的噴火兵器

探尋古代管形射擊火器發明時間的新線索

中國是火藥的故鄉,現代槍械的前身古代管形射擊火器開始出現於戰爭舞臺,也發生在中國。一般認為南宋時陳規守衛德安時用巨竹制造的火槍,是目前確知的世界上使用管形火器作戰的最早實例,時間是南宋紹興三年(1132年)(《宋史陳規傳》)。那末這一紀錄的創造時間,是不是還有可能提前呢?研究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的專家們從一幅在敦煌發現的絹本著彩的佛畫中,尋到一個值得註意的新線索。

絹畫場面宏偉,人物眾多,描繪出釋迦牟尼得道前夕降魔的故事。畫面中心是結跏趺坐於山石上的釋迦,作佛妝,面相莊嚴,兩旁有女侍和天王。無數奇形怪狀的魔鬼們,四面蝟集,蜂擁而至。魔王魔子們持著種種兵器,猖狂進攻。當然魔軍的進攻是以失敗而告終的,所以畫面的右下角畫出惡魔們軍勢潰敗,狼狽翻滾的情狀。在降魔變兩側,又各畫六尊立佛,表現出佛陀的十二姿相,降魔變下部,則繪出七寶,自右向左排列,是神珠寶、馬寶、主兵寶、金輪寶、玉女寶、白象寶和王藏寶。絹畫中的各種佛、神、魔、怪和動物等等,形態各異,傳神生動,蔚為大觀,極盡作者豐富的想象能力。據繪畫的特點和風格,可以斷定是五代至北宋的作品,約繪於公元10世紀中葉以後。令人感興趣的是,畫面右側上方向釋迦襲來的魔眾中,有一個頭頂上生有三條毒蛇頭的惡魔,赤身裸體,只束有一條犢鼻裈。它雙手持著一種形態奇特的噴火兵器,器體筒狀。

前端作展口形,筒體束有幾道箍,筒後安有較細的柄,從筒口噴射出熊熊的烈火。

這幅畫中的兵器,引起了一些西方學者的註意。英國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因此指出:現在卻必須把火槍的發明向前推二百年,因為克萊頌布雷特(ClaylonBredt)在巴黎的基邁博物館(MuseGuimet)裏發現了一張關於佛教的橫幅畫,其年代可確定為約公元950年,上面畫的顯然是一支火槍。他甚至認為這支火槍除了裝有火藥外,裏頭還塞滿金屬彈丸或碎金屬和碎瓷,這些隨著火焰一起射出(李約瑟、魯桂珍《關於中國文化領域內火藥與火器史的新看法》,《科技史譯叢》1982年第2期)。不過僅從畫上看到的圖像,只有火焰,至於什麽金屬彈丸或碎金屬雲雲,僅是想當然而已。盡管如此,這幅畫起碼是為探尋古代管形射擊火器的發明提供了一條新線索。

根據有關的文獻資料,在北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年)成書的《武經總要》中,已經記錄了當時軍隊中裝備有火藥兵器,如毒藥煙球、霹靂火球、蒺藜火球、火藥鞭箭等等,並且開列出火藥的三種配方,即用於毒藥煙球、蒺藜火球的火藥和火炮火藥法。這些雄辯地說明在公元1044年以前,我國北宋的軍隊已經裝備有多種早期的火藥兵器了。火藥兵器的出現,揭開了兵器發展史上的新篇章,人們從使用冷兵器的階段,開始邁向使用火器的階段,同時預示著將引致軍事史上的一系列變革,終將使戰爭的面貌徹底改觀。不過在火藥兵器開始出現的時期,它還是被人視為傳統的火攻戰術的一種手段,一般都把唐哀宗天祐初年,鄭璠攻打豫章城(今江西南昌)時,利用發機飛火,燒毀該城的龍沙門一事,作為火藥兵器最早的戰例(馮家升《火藥的發明和西傳》第17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但是因史籍記述過於簡略,根本無法確定飛火一定是火藥兵器。舍此不論,如果把唐末五代時看成嘗試把火藥用於戰爭的萌芽階段,還是大致無誤的。因為只有經歷一個摸索經驗的嘗試階段以後,才能達到像《武經總要》中列舉的多品種火藥兵器的水平。雖然《武經總要》中的火藥配方和各種火藥兵器,反映出北宋初年火藥和火藥兵器的制造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但都是用黑火藥(主要成分是硫、硝、炭)燃燒爆炸的原理制成的燃燒、爆炸物,還沒有見到有關管形射擊火器的記載,而管形射擊火器最早見於歷史文獻中,已是遲到1132年陳規制造的巨竹火槍。

提到火槍,還應註意到古文獻中記述的這種使用火藥的噴火兵器,有兩類名稱雖同但性質並不相同的兵器。第一類是在一般的長槍的槍頭後部綁縛一個裝有火藥的筒(通常是紙制的),作戰時點燃筒中的火藥,噴出火來用以燒傷前來格鬥的敵軍,火藥燒盡後則可同一般長槍一樣格鬥紮刺。這種槍又稱飛火槍,具體制法《金史蒲察官奴傳》有較詳細的記述。第二類火槍,就與上一類不同了,其最早的就是陳規用巨竹制造的,每支用兩個人扛擡發射,點燃後噴射火焰燒向敵方,但因記載簡略,具體形制和用法無法弄清。這種槍雖仍靠燃燒的火藥噴火作戰,但已與在傳統長槍上附加火藥筒的辦法根本不同,已是一種原始的管形火藥火器。又過了一些時候,於公元1259年在壽春地方制出了突火槍,也用大竹筒制成,內裝火藥,還安有子窠。作戰時點燃火藥,先噴火焰,火焰噴盡後子窠射出,並發巨響。但是子窠到底是什麽?記載得不清楚,有些人認為它是子彈的雛形,如果這一推測正確,那末這種從管中利用火藥燃燒後產生的作用力發射子窠的突火槍,可以算是近代槍械的前身。因突火槍用竹筒制造,故又稱突火筒或火筒,以後逐漸不用突火槍等名目,而火筒的名稱保留了下來,直到元末明初還在沿用,曾參加張士誠起義軍的張憲,寫有五百貔貅誇善守,鐵關不啟火筒焦的詩句,因筒為竹制,故發射稍久即被燒焦。當這種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形火器改用金屬來制造以後,就出現了一個從金旁的新字用來稱呼它,圖2但還是用筒的音,即銃字。據明代邱濬在他的《大學衍義補》中講到銃字時,說過去的字書中無銃字,近世以火藥實銅鐵器中,亦謂之炮,又謂之銃。可見這個新字的出現,正反映出大約在元朝時由竹制的火筒演變為銅鐵制造的火銃的實際情況。現存傳世的紀年最早的銅銃,是內蒙古新發現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銅火銃(圖2),其次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的元至順三年(1332年)銅銃。而從考古發掘中獲得的年代較早銅銃,有1974年於西安東關景龍池巷南口外與元代建築構件同出的銅銃,應為元代遺物。同樣的銅銃,還在黑龍江省阿城縣半拉城子和北京市通縣都出土過。

現在再回到那幅敦煌絹畫降魔變上的那件惡魔所持的噴火兵器來吧!從圖中所畫的形象來觀察,它的形制與出土的早期火銃頗有相近似之處,前有銃體後有銃柄,惡魔手握處似當銃體中部藥室處,前為稍侈的展口。但這件兵器噴出的是火焰而無他物,更與陳規的噴火的竹筒火槍性能一致,體上的幾道箍,當表示竹筒的竹節處。如果這樣去猜想的話,它很有可能是一支竹筒制的噴火兵器,和陳規火槍一樣使用了火藥。假使上述並無實際可靠根據的猜想能夠成立,那麽我們在前面介紹的中國古代發明使用火藥兵器的歷史就必須加以修正了,那就是把管形火藥火器出現的時間,由陳規制造火槍的1132年,又向上推溯了200年左右,提到了公元950年前後。但是上述推測存在許多重大的疑點,例如對各類兵器記述詳盡的《武經總要》中尋不到管形火器的痕跡,以後的戰例中,特別是在宋金戰爭中大量使用火藥兵器,開始都是利用其燃燒爆炸性能,只是到陳規制火槍後才開始有竹制管形火器使用的記錄,但仍極不普遍。因此為什麽早在公元950年時即已出現於邊遠敦煌的畫中的這種兵器,竟在中原消聲匿跡達兩個世紀之久呢?因此當前僅靠一張宗教畫中的想象成分極大的鬼怪圖像,自然得不出科學的結論。不過這幅至少是公元10世紀的噴火兵器圖像,仍不失為探討中國古代管形射擊火器有用的參考資料。今後隨著文物考古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我相信距解決古代管形射擊火器的始創年代問題的時刻,不會太遙遠了。(1986)

 

Views: 1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