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泓《逝去的風韻》漢玉新風

1992年故宮博物院在永壽宮舉辦了一個中國文物精華展覽,所展出的漢代玉器數量不多,但皆精品。其中最引人註目的當屬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承盤高足玉杯和玉盒,與河北定縣東漢中山王墓(可能是中山穆王劉暢的陵墓)出土的透雕玉座屏和玉璧。

廣州市象崗山南越王墓,據出土璽印等判斷,墓主是南越國文帝趙眛,也就是南越國第二代王趙胡。他大約死於漢武帝元朔末或元狩初,估定在公元前122年左右。墓中出土的大量玉器,與全國各地出土的漢代玉器無大區別,僅在造型細部顯現有些標新立異的風格,應是在中原內地的影響之下,由南越宮廷中玉雕作坊所制作。至於玉料,經鑒定有的產地可能在今廣東曲江一帶。因此,南越王墓出土玉器,對於探討漢玉風格的轉變,無疑是一組極為重要的實物標本。

在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中,數量最多的可能是璧,僅在主棺室就放置多達47件。這些與葬殮有關的玉璧,都作傳統的圓孔平圓形狀。墓內發現的另一些玉璧雕飾精美,周緣之外另加一組或幾組透雕動物紋,都作佩飾之用,有的與玉璜等合綴為組玉佩。似乎墓中出土的玉璧,都不具有禮天的禮玉的功能。至於禮玉中具有神秘色彩的玉琮,在墓裏找不到它的蹤影。而南越王墓中最具特色的玉雕,還應是這次展出的承盤高足玉杯和玉盒,以及用整塊青玉雕成的角形玉杯,它們都是首次被發現的新穎的器型。


承盤高足玉杯確是一件古代工藝珍品,制作時別具匠心。玉杯的杯體和高足分別由兩塊青玉雕成,以小竹條上下插聯。下面的承盤為銅質,下有三足。盤上由邊沿伸出三條金首銀身的龍,張口向內,共銜住一個三瓣形狀的玉環托,玉杯就套置在環托之中(圖1)。這種器形獨特、制工精美的銅盤玉杯,原來用絲絹包裹,放置於南越王棺槨的頭端。承孫機同誌見告,應為當時人為求長生的承露盤。據《三輔黃圖》,漢武帝在建章宮造神明臺,上置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雲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圖2玉盒也是一件極精致的玉雕工藝品,蓋頂心有橋形紐,內套絞索紋圓環(圖2)。不僅盒蓋和盒體外表雕飾勾連雷紋、變體雲紋等紋飾,揭起盒蓋,可以看到蓋內裏面還有單線勾勒刻出圓形裝飾圖案,由環轉反顧的兩只高冠鳳鳥所組成。蓋上還有破損後修補的痕跡,表明是長久使用的實用器皿。出土時與玉角杯和銅框玉蓋杯等相鄰放置,可能是一組南越王生前使用的玉雕器皿。


西漢初南越王墓內放置的銅盤玉杯承露盤,與求仙的思想有關。無獨有偶,展覽中展出的東漢透雕玉座屏,也是與神仙思想有關的工藝美術佳作。這件高15.6厘米的玉屏,由四件玉片組成,兩側是兩個支架,其間上下各插接一塊透雕玉屏板,上邊一塊雕出東王公的坐像,下面一塊雕出西王母坐像,東王公和西王母身旁還雕有侍者、日、月和各種神獸(圖3)。1969年出土於河北定縣北陵頭漢墓,可惜墓盜擾嚴重,玉座屏散亂地發現在西後室內,原來放置位置已不清楚,目前也還不清楚其用途。這件別致的小型座屏,正以其獨特的造型特征,顯示著早已突破先秦禮玉藩籬的漢代玉雕新風貌。

與透雕玉座屏同墓出土的青玉璧,雕工更加精美,璧的上緣附雕雙龍銜環紋,鏤空的環孔頗大,正好用為掛系玉璧的穿孔。在璧的左右兩側,又對稱附雕一向上行進的龍紋。在玉璧圓形外輪廓上附雕的三組紋飾,均衡對稱,使全璧造型更富裝飾趣味,成為構圖精巧的佩飾。

在這一次的文物精華展中,還陳列有另一件雕工同樣精美的東漢玉璧,系1982年出土於山東青州。在玉璧上緣雕出的雙龍紋之間,刻出隸書宜子孫銘文(圖4)。

它又使人聯想起在這枚玉璧出土兩年後於江蘇邗江縣甘泉老虎墩東漢墓發現的另一件玉璧,刻有同樣的宜子孫銘文,由於形體較小,所以銘刻的位置稍有不同,宜字刻在璧上緣附雕的鳳鳥紋之下,而子孫二字卻雕於璧上,在圓孔的上下各雕一字。據考證,老虎墩漢墓可能是東漢某一代廣陵侯或其重臣的墳墓(見《文物》1991年第10期)。在玉璧上雕宜子孫吉語銘刻,更雄辯地表明它們與禮儀使用的祭天玉器無涉,只是具有裝飾佩懸的性能,也都是顯示漢玉新風的典型作品。(1992)

漢代小型雕塑

一提起漢代的雕塑藝術,人們首先憶及的不朽傑作,自然是陳設在抗擊匈奴的名將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那些依隨巨石原有輪廓施加雕琢而成的圓雕組像,顯露著雄邁、粗獷的藝術風格,散發著古樸的美,以無窮的魅力吸引著古今多少過客。現在這一組石雕藝術品已遷陳於展覽室中,但是當年它們原是以那如山的巨大墓冢為背景,象征著祁連山的景色,合成一曲贊頌那位有功於漢廷的統帥的豪壯頌歌。以霍去病墓石雕為代表的這些大型的紀念碑式的圓雕,確實突出地反映著那隨著時代迅跑的漢代美術朝氣蓬發的風貌。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它們又宣揚著好大喜功,顯示著淩駕於平民百姓頭上的權勢和地位,誇耀著征伐和武功,缺乏世人向往的和諧歡樂和生活情趣。現在我們在這裏想引導讀者去探尋的,則是漢代雕塑藝術的一個過去不被人註意的角落,介紹的是一些體高不及20厘米的小型雕塑品。它們自然不同於體態龐然的巨大石雕,缺乏紀念碑性質的宏大的氣魄,更缺乏淩駕於人的威嚴和權勢。不過它們卻像是生長於巨木林間的叢叢山葩,形體纖細,但是氣質清新;容貌卑小,但是委婉動人,能夠喚起世人生活的情趣和美的享受。

先介紹幾組小型青銅人像,這些小型漢代藝術品,雖然都是在發掘漢墓時獲得的隨葬品,但不同於專門制作的明器中的偶人俑,看來是將人們生前玩賞或還具有實用價值的物品,隨葬入墳墓中的。在聞名於世的河北省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墳墓內,出土過三件青銅人像,他妻子竇綰的墳墓內也有一件。

體高都不及20厘米,姿態是兩立兩坐。劉勝墓中的一件立像形體最大(圖1),高15.4厘米,作雙手前伸持物的狀態,頭大體矮,西肢頗短,不合比例,形似侏儒,面部的眉目口鼻都刻畫得較細致,但整體造形顯得呆滯而缺乏生趣。竇綰墓的立像與前一件相比,就顯得頗具生趣,他的形體很小,高度不及5厘米,鼓腹拱手,短袴赤足,瞪目撇嘴。與兩件立像的藝術造型風格頗為不同的,是另兩件坐像,都出自劉勝墓中(圖2),體高都在8厘米以下,坐姿不甚正規,一人把雙手放置在兩膝之上,另一人則是右手上舉而左手撫膝。他們頭上梳的發髻頗高聳,身披錯金錦紋衣,舉手的一個袒露胸腹,手放膝上的一個則是斜披衣而右袒,把右肩和右臂完全裸露在衣外。他們都張著嘴,似乎在說唱,因此很可能是模擬著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表演滑稽戲的說唱藝人的形象,頗為生動有趣。值得注意的是,兩個的面部特征都是顴骨隆起,鼻子大而扁平,嘴大唇凸而頜尖。在江西省南昌市東郊的一座西漢時期的墓葬裏,曾發掘出四件可能出自同範的小型銅像,高僅6.5厘米,他們的臉型恰恰和滿城劉勝墓的那兩件一樣,也是高顴骨扁鼻子,圖2只不過嘴巴刻畫成緊閉的形狀,眼睛也瞇成一條縫。不僅臉型是相似的,而且姿態也與滿城那手放膝上的相同,而且衣服同樣斜披在左側,袒著右邊的身子,右臂和右肩裸露著。這裏是四件銅人成為一組,放在墓中,由此推測,滿城的那兩件原本也可能是四件,另外兩件不知什麼原因缺失了。至於他們臉型表露出的特點,是不是反映著族屬方面的特征呢?現在還難以說清楚。


這類四件組合在一起的小銅人像,在別處的漢墓中也常有發現,四川、甘肅、廣西等省區都有出土。其中藝術造詣最高的,當推1974年在甘肅省靈臺縣何家溝西漢墓發現的一組(圖3)。那四個銅人都是合範鑄成,腹腔是中空的,衣紋及眉須等還經刀刻修理,體高不等,約89厘米。也都是男像,他們的坐姿和表情各自不同,或舉手發怒,或俯身嘻笑,或擡手欲語,或斜倚愁悶,體態生動,形象逼真。把四個雕像合置在一處,更可見作者匠心所在,喜怒哀思,各盡其妙;動靜結合,相映成趣,令人無法不嘆服古代匠師技藝之高超。這四個銅人穿衣服的方式,也同滿城那兩個有相近似的地方,兩個人是雙袖穿好,掩襟束帶;另兩個人則是左臂伸入袖內而衣服斜披,右袒而裸露著右肩和右臂。不過他們的面相卻與滿城、南昌的兩組不同,不是高顴骨、扁鼻子的相貌。四川資陽縣出土的銅人和靈臺的類似,廣西的一組則在體態上不那樣靈活,坐姿端正,但也有舉手和撫膝之分,且頭部或俯或仰,表情也各有不同。服飾方面的特點是頭上都戴有較高的冠。

人們不禁要問,這些造型生動而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型銅人是做什麼用的?從他們常在墓中成四個一組出土的情況看,當時並不是光為賞玩的小藝術品,而是有其實用價值。再從這些銅人都呈坐姿,因此形體下大而上小,底部接地面積大,絕難傾倒,造型頗為穩重。這些方面和當時的獸形銅鎮的造型特點相同,而且它們尺寸的大小也相近似。那些獸形銅鎮是用來壓鎮坐席的四角,因此這些四個一組的銅人,也許是一種特殊的鎮,是屬於實用的藝術品。

除了有實用價值的小型青銅雕塑外,專門為隨葬在墳墓裏而制作的偶人俑中,也有不少是小型的,高度不及20厘米,題材則男女兒童都有,其中也不乏頗具情趣的藝術品。但是它們的年代比那些銅人像遲,已經是東漢時期才流行的作品。在洛陽地區的東漢墓裏放置的陶俑,常見這類小型人物雕塑,以表現歌舞雜技題材的最為傳神,這裏介紹兩組。一組是在洛陽澗西七裏河的東漢墓中出土的,大約是公元2世紀時的作品。在墓室裏,它們被放置在一件高大的十三支陶燈的旁邊,面對著一張陶案,案上擺設著耳杯,也許是為了墓內死者坐在案前宴飲時,可以欣賞樂舞和百戲表演。演出的節目可算是豐富多彩,樂隊在最邊的位置,排成兩行,每行三人,他們身穿紅衣,端坐演奏,或鼓瑟,或吹簫,或擊鼓。圖4樂隊前面好幾個節目同時在表演,其中最主要的是舞蹈,演出的是許多古代文獻中贊譽過的七盤舞,演員踏蹬在覆扣於地上的七只盤子和一面鼓上表演優美的舞姿。現在那位頭上雙髻高聳的舞蹈者,正揚臂舒袖,左足踏盤,即將翩然起舞。在她兩側,是表演滑稽說唱和跳丸、翻筋鬥及倒立的演員,他們都是赤祼著上身,有的穿肥大長袴,有的只束有短短的犢鼻裈。表演倒立的是三個童子,穿著紅色短裈,臉上塗有朱粉,其中兩個手扶一個大型圓樽的邊沿,頭向樽內倒立,都把向內的一條腿伸交在一起,而向外的一條腿則曲伸向外。第三個人雙手按扶在前兩個人向內交叉的腿上,雙腿上伸倒立,三人組合在一起,姿態優美而驚險。翻筋鬥的也是一個童子,頭梳圓髻,雙手扶地,正要翻過前面擺放的鼓。跳丸的是一個赤膊的壯漢,挺著大腹,仰首拋丸。另一個比他還胖的表演滑稽的說唱,以右足立地,左足後擡,右手平伸,頭偏向右側,面部表情和身軀姿態都使人感到滑稽可笑。這些氣韻頗為生動的小型陶俑,並不強調身體細部的雕琢,而是靠那準確而簡練的輪廓線,把姿態生動的身體表現出來,因此雖然形體很小,高度多只10余厘米,但小中見大,造型頗覺粗獷有力。連俑的面部也不作細致的刻畫,僅僅鼻部隆起,嘴部明顯,眼部微凹,也是只具大輪廓,但亦顯得粗獷傳神。在洛陽燒溝西側第14號墓也出土有一組類似題材的小陶俑,有樂隊和舞蹈表演者,樂隊的姿態與七裏河的沒有什麼差別,但穿長袖舞衣的女演員的姿態似較七裏河的更生動,同時發髻也梳得比較復雜,她右足也踏一盤,也應是在跳盤舞。男性的演員也是赤裸著上體,右足單足立地,左足上提,但雙手高舉,形態也更為傳神(圖4)。在這些俑的衣袍和袴上也施有朱彩。

Views: 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